2018年祖庙街道经济总量保持禅城区第一,社会治理、民生服务和党的建设等方面均可圈可点。戴嘉信摄
“打造高品质现代化中心城区核心街区,建设产业、资本和人才集聚区,将是祖庙今后的长期任务。”昨天下午,禅城区祖庙街道举行2018年度工作总结会,对标中共佛山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上禅城被赋予的一系列新使命,总结会明确今后一段时期的任务目标。
一直以来,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内底蕴深厚、城市化程度较高的片区,发展稳健的老街区,是祖庙街道留给外界的印象,但事实上,稳健并不等于慢,祖庙街道也并不完全与“老城区”画上等号。
2018年,祖庙街道经济总量保持全区第一,预计增速更是在近十年来首次领先该区各镇街,社会治理、民生服务和党的建设等方面全面开花。面向未来,作为中心城区核心街区的祖庙街道,将全面加强党的引领,从信息化先行、中心区位、文化与商业中心、公共配套五大优势出发,加速产业、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的集聚,为中心城区的首位度、集聚力和辐射力贡献应有的使命与担当。
●阎锋李宗胤
明确任务目标激发核心街区五大优势
“打造高品质现代化中心城区核心街区,建设产业、资本和人才集聚区就是祖庙今后的长期任务。”昨天下午,祖庙街道党工委书记唐旭明的表态掷地有声。祖庙街道将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把党的建设贯穿到实实在在的工作当中,把各项工作放到党建的大框架中进行思考谋划。
事实上,过去一段时间,如何充分借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接市、区重大发展规划和平台,不断巩固和强化中心城区核心街区的优势和功能,为“一环创新圈”建设发挥应有的作为与担当,是祖庙街道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充分发挥中心城区功能,正是前不久召开的市委全会赋予禅城的重要使命,佛山市委书记鲁毅在作全会报告时强调,禅城、南海、顺德三区要形成合力,推动佛山中心城区建设,以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形态,不断提升中心城区的首位度、集聚力和辐射力。
“建设产业、资本和人才集聚区,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树立大局观念、整体思维去推动。”唐旭明表示。集聚区的服务辐射半径将是佛山全市。以更宽广的视野,以全面开放的勇气和魄力,把集聚区的建设置于市、区发展层面去思考谋划,祖庙将在“强市、活区、实镇”的改革当中找准对接点,加强与周边区域的联动。
这显然不是祖庙的“一厢情愿”,以金融服务为例,祖庙辖区的金融产值占禅城全区四成以上,四大国有银行有三家分行都设在祖庙,祖庙辖区内金融机构的服务辐射范围,涵盖“一环创新圈”内的大多数企业。创新金融,也因此成为祖庙街道深耕“金科产”融合试验田的重要抓手,更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服务佛山打造制造业创新中心的有力支撑。
同时,“把脉”自身在新一轮竞合发展中的优势时,祖庙街道用五个方面来总结,即信息化先行优势、中心区位优势、文化核心优势、商业中心优势和公共配套优势。政务服务改革走在前面、辖区50个社区探索共享社区建设、祖庙商圈业态快速更新成财富“蓄水池”和新零售“试验场”……这些优势当之无愧成为祖庙街道打造产业、资本和人才集聚区的竞争力。新的一年,祖庙街道将继续深化五大优势与产业城市发展的结合,提升城市吸引力与竞争力。
瞄准功能性平台的建设与现代产业体系的完善,充分尊重市场的主体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产业和城市转型所急需的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要素,正加快汇入核心街区的“创新池”里。祖庙街道果断摒弃“老城”的标签,为人们展示出一个青春的祖庙、创新创业的祖庙、改革再出发的祖庙。
过去一年,祖庙街道创新驱动可圈可点,科创“答卷”引人关注。数据显示,祖庙街道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90家,仅2018年就新增37家。在平台载体方面,2018年,包括北大数研航遥基地、中开院佛山孵化中心和乐怡海创文华荟在内的三大载体,通过佛山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立项公示,实现祖庙辖区内市级科技孵化器“零的突破”。仅丰收街创新创业社区去年引入人才600多人,其中博士12人、研究生55人。
实施创新驱动路径落实“1+3+4”工作部署
围绕打造高品质现代化中心城区核心街区这一目标任务,当天总结会也明确了实施路线图。面对2018年经济总量保持全区第一,增速在近十年来首次领先全区各镇街的“成绩单”,祖庙街道认为,政策扶持、科技创新、招商引资这“三驾马车”起到了有力的拉动作用。
让外界印象深刻的是2018年7月,祖庙街道召集辖区百家企业宣布瞄准高质量发展进行“1+3+4”工作部署。这既是街道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祭出的诚意,也是未来落实高品质现代化中心城区核心街区建设、构建符合中心区定位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实施路径。
其中的“3”是指三大片区,以产业发展地图为引领,祖庙街道聚焦建设城北科创中部文创南部双创三大片区,加快构建“三带协同、资源集聚、辐射一环”的产业发展新格局。“4”就是四大行动,通过实施产链融合行动、融通一环行动、海纳英才行动、品质祖庙行动,构建起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
辖区企业耳熟能详的稳商扶商政策“祖七条”,是在禅城区产业扶持奖励政策“禅十条”上的加码政策。祖庙街道每年将派发的“政策红包”超过亿元,全力支持企业的技术改造、科技研发和智能提升。
良好的营商环境正在形成良性健康的政企生态,目前,辖区已有49家企业通过审批,将获得奖励资金超过470万元,涉及高管人才超过200人。而这49家企业,为街道贡献了超过500亿元的销售收入和超过22亿元的税收数据,它们中七成以上企业纳税总额超千万。
祖庙街道办事处主任李仕亨表示,在服务企业行业创新驱动的基础上,辖区三大片区的创新着力点又各有侧重,打造高品质现代化中心城区核心街区,产业、资本和人才的集聚与流动,背后就是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聚集。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重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未来可期。
具体而言,城北科创片区全力实施“创芯”行动,推动海天味业、佛塑、佛照明、欧司朗等骨干企业加强研发创新,加快布局科创产业园,全面对接“一环创新圈”东北科创环。南部双创片区则围绕丰收街的建设,加强创新人才和创新资源的引进培育,推动新产业孵化壮大,对接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
在中部文创片区,丰富的岭南文化底蕴是祖庙最宝贵的资源,是祖庙区别于其他地方无法复制的吸引力。按照市、区建设高品质文化导向型城市、打造“博物馆之城”、建设“城市之心”、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等一系列重大工作部署,祖庙街道将围绕文商旅融合发展路径,通过对老城绣花功夫式的“微改造”,全力建设充满活力的岭南文化历史街区。
■关注
增速首次领先禅城区
祖庙街道亮出创新家底
在总结会上,祖庙街道亮出了经济发展的“成绩单”,2018年1月—11月,祖庙街道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9.1%,全社会消费品完成352.42亿元,同比增长9.7%。经济家底的背后,更是辖区持续汇聚创新要素的底气。
2018年的统计显示,辖区内平均每天有21个经济户口开业,这些经济户口大都集中在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租赁和商业服务业,也就是说,你身边每天会诞生21个零售服务业的“小老板”。这是祖庙街道创新创业经济活跃度的直观指标。
值得注意的是祖庙街道的服务业比重,在2018年就已经高达72%,业内人士透露,这一数据把第二梯队远远甩在后面。同时,过去的一年,海天味业、燃气集团、佛山照明、佛塑科技四家企业入选“2018广东省企业竞争力500强”,占全区的半壁江山。此外,辖区内上市企业8家,超过百家企业成为“禅城区纳税大户”,纳税超亿元以上企业15家,占全区纳税大户超过四成。
新闻推荐
禅城承担中心城区使命要回答好的三个命题 改革再深化 平台再创新 服务制造业
禅城区正立足于打造成高端制造业创新中心和新兴产业创新中心。南方日报记者戴嘉信摄对标佛山市委全会赋予禅城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