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市民网上投票,10名“我最喜爱的南海人民警察”揭晓。盛正挺摄
平安南海背后是南海民警在负重前行。
南海公安供图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唯担当。我们将继续挖掘市民最喜爱的南海民警的事迹,向全社会弘扬他们志向崇高、英勇无畏、一心为民、忠诚奉献的精神品质,激发全区警辅人员投身新时代公安工作的豪情。”在日前举行的“我最喜爱的南海人民警察”事迹报告会上,南海区副区长、南海公安分局局长夏化冰的几句话,指明了南海公安努力的方向。
2018年,南海公安用智慧与汗水护航新时代品牌南海建设,实现了新跨越。一年来,社会治安持续稳定,全区接报刑事警情同比下降29.9%,近20年来首次降至万宗以内;刑事警情、治安警情降幅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两抢”“两入”“两车”警情分别下降55.9%、51.9%、61.5%,“两抢”零发案275天再创新高;群众安全感连续8年提升,达90.11%,创历史新高。
“我最喜爱的南海人民警察”的评选活动,让一部分南海民警走上了舞台,让市民感受到了他们的风采;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有更多南海民警负重前行的故事。
●盛正挺南公宣
打击有力?75%的抢案在48小时内告破
2018年12月6日晚,九江派出所值班室响起110指挥中心传来的警情指令:西圣路潭涌口一市民的摩托车被盗。
九江所立即启动“破小案”机制,情报、勘查、技术等警种同时上案,很快就发现了两名嫌疑男子作案过程和行动轨迹。经过六小时作战,民警先后识破了嫌疑人换装、换车等一系列伎俩,锁定作案车辆后直扑落脚点,以“守株待兔”方式抓获两名再次作案的嫌疑人,当场搜获六角匙、扳手等作案工具。
这是南海公安“破小案”的生动体现。“摩托车、电动车不仅是简单的交通工具,而且是很多群众的谋生工具。公安机关千万不可小看"电动车、摩托车、自行车"案件,必须精准发力,穷追猛打!”在佛山市公安机关专项工作推进会上,佛山市副市长、市公安局长邓建伟一再强调。
“南海公安要全力做到露头就打,逢案必破!”在夏化冰看来,“小案”更直接关系到群众最在乎的安全感。
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牵引,南海公安深化打击犯罪新机制建设,高压严打各类突出违法犯罪。“飓风2018”“三打击一整治”“破小案”“护航金融利剑行动”“粤剑”扫毒行动等专项打击行动一个接一个,打击高潮一浪接一浪,打出了南海速度、打出了南海效率、打出了南海平安,打出了南海品牌,“大案必破、小案多破”成为南海公安一张亮丽的名片。
2018年,南海全区破案7217宗、打掉各类犯罪团伙1081个,抓获在逃人员619人;“两抢”案件破案率高达98.9%,75%的抢案在48小时内告破。
防控有招?“智慧新警务”夯实全区治安
2018年11月30日,平洲派出所接110指令:位于太平路的某游艺城窗户被撬开,里面的香烟和现金被盗损失价值约22000元。
技术民警通过提取现场痕迹,结合线索,在2018年新研发的情报综合研判大数据库支撑下,迅速获得嫌疑人的身份信息、外貌特征和活动轨迹。当晚11时许,民警在平西某出租屋抓获2名盗窃嫌疑人,起获作案工具及赃物。
情报综合研判大数据库是南海公安“智慧新警务”的一个重要内容。2018年以来,南海公安大力推进“智慧新警务”建设,坚持以智慧新警务和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为抓手,全面提升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不断夯实全区治安防控基础。
南海公安着力推动智慧新警务四大赋能工程基础、八大应用体系建设,大力推进视频云、云网端、大数据工程建设,完成全区“视频云平台”6大类2.4万路社会公共视频、1300多个重点娱乐场所8632路视频联网布局,为全区公安机关打防管控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南海公安还扎实推进治安防控“铸盾”行动,以精准情报主导分类巡逻防控,在主干道路全面推行路长制,建立“四级”交叉叠加驻警、联勤联动用警工作机制,构建动中备勤、路面巡控、设卡查缉巡防新模式;完善“社区警务+网格治理”模式,优化两级考核制度,强化村居治安基础管控;大力发展群防群治力量,共发展“摩的”义务巡逻员3896人、平安南海护航志愿者1.3万人;推广安全员制度,出台统一标准和规范,组织引导12.96万家厂企、行业场所、物业小区等设立安全员14.89万名;主动联合民政、妇联、义工联等政府组织,依托“平安南海大巡讲”平台,开展各类安全防范巡讲1800多场,受众达30万人次。
执法有情?“有力度,更有温度”
2018年5月21日,桂城派出所民警李志坚和同事一起在南海区某医院执行巡查任务时,发现了一名全国在逃人员。当得知嫌疑人正在带孩子看病时,李志坚没有立即实施抓捕,不仅为嫌疑人争取到快速就诊的绿色通道,还安排同事帮嫌疑人取药,为孩子喂药。
李志坚的暖心举动感动了嫌疑人,他承认了自己的犯罪事实。在社区民警中队,嫌疑人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我犯了罪,你们还这么尊重我。如果你们当场对我抓捕的话,我恐怕这辈子在孩子面前都抬不起头了。”
南海公安这样的人性化执法被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等多个国家级媒体称赞为“有力度,更有温度”。
2018年5月,南海公安通过DNA技术为被拐三十年的林珍妹找回亲生父母,圆了她30年的回家梦。这是科技强警的体现,更是为民服务的初心。
南海公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大力推进各项公安“放管服”改革措施,户籍、车管、出入境42项改革事项全面落地,16项业务实现“零跑动”,26项实现“最多跑一次”;深化“指尖服务”网上办事改革,公安“一网”服务模式更加完善,新增36项公安行政服务事项,年内办理业务267.6万份,同比上升20.5%;深化“家门口式”服务,全区建成“一门式”区级综合服务大厅2个、镇街级20个、村居级47个,153项公安业务延伸到家门口,自助终端办理业务155.5万人次,同比上升16.5%,群众办事更便捷、更高效。
南海公安创新轻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模式,全区设立5个快处快赔服务点,接报快处快赔7.3万宗,事故在线快速无责直赔9895宗,有效提升交通事故处置率;创新性成立由公安、法院、司法和保险公司组成的全市首家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一体化处理中心,形成跨部门调解、标准化理赔、一站式化解格局,有效带动此类公安信访案件、法院诉讼案件同比分别下降21%、12.97%。
南海公安还建立完善“情指行督”一体化警务机制、失踪人口查找机制,规范处置流程,救助危难群众4200多人,找回各类报失人员4800人,找回率达97%。
■后记
平安南海背后是他们的负重前行
2018年10月,佛山市公安局南海分局联合“南方+”客户端、珠江时报社联合举办“我最喜爱的南海人民警察”评选活动。10天时间,有超过200万网民为25名候选人进行网络投票,警队正能量唱响网络,也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民警冯国明在台风天不顾个人安危,只身趟水逐辆检查被洪水淹没的车辆是否有被困群众,感动了无数网民;民警朱国雄带着一家人11年无私照顾辖区孤寡老人感动全城,被群众称为“孝德警官”;民警黎倍君两次远赴海外执勤,展示了南海公安良好形象,被网民亲切称为佛山“战狼”……他们用平凡的举动上演了一出出小城大爱,生动诠释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2018年的最后一天,大沥派出所教导员温镜明经抢救无效不幸逝世,年仅45岁。在入院抢救之前,正值分局二级勤务期间,温镜明同志在岗位上连续奋战36小时后,倒在了上班途中,永远离开了他至亲的家人和无限热爱的公安工作与亲密战友。
金色盾牌,热血铸就。一项项成绩的背后,凝聚着全区民警无数的心血与汗水,2018年,全区公安机关经历了高达118天的等级勤务,民警人均加班超1500小时;一场场胜利的背后,全区民警承受了无数的困难与危险,经历了无数回生死与考验,2018年,1名民警因公牺牲、369名警辅人员因公受伤、32名民警积劳成疾;一个个日夜的背后,充满着民警对家人无数的愧疚与亏欠,他们错过了孩子的成长、缺少了对爱人的关心、疏忽了对父母的照顾。
平安南海的背后,忠诚警魂,巍巍伫立!
新闻推荐
佛山日报讯记者王春艳报道:近日,南海区鞋业行业协会一连举行6场春节前慰问活动,向100多户困难户送上价值4.5万元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