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城城管广场开幕暨桂城城市管理局成立15周年庆典上,市民在参与城市管理飞行棋大赛。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摄
■桂城城市管理局在城管广场举办广场舞交流赛。(桂城城管局供图)
■机床厂小区改造后,小区换上雪白亮丽的楼道和崭新的不锈钢护栏。(桂城城管局供图)
走在桂城中心城区,靓丽整洁的城市环境、井然有序的商铺、非机动车整齐划一摆放,让人眼前一亮。在城区每条道路,都有城管执法人员管理,从开始的“强行入轨”到现在的“主动自觉”,“桂城秩序”已经形成,同时也带动沿街店铺业主参与其中。
对于桂城城市管理局而言,过去一年过得充实并且硕果累累:数字案件“互联网+”模式成熟,高效率承接和处理市区两级及市民各类城市管理案件;常规案件处罚额再翻一番,渣土管理实现“三个一”;创新城管阵地,打造佛山首个城管广场;推动“创熟”社区建设,加快推进旧居民社区改造工程,以及科技管控能力同步提升。
美丽源自精细。桂城城市管理局用精确细致的“绣花”手法,完善城市管理措施,提升城市品质,让桂城这座70万人口的城市变得更有颜值、更具气质,成为“远者来,近者悦”的和谐之地。
精准▲
渣土管理实现“三个一”
2018年是桂城城市管理局成立15周年。桂城强化管理基础,对违法建设、安全生产隐患、工地渣土扬尘、餐饮油烟污染等顽疾精准打击,通过联动部署、多重巡查、反复回头等措施对准发力,持续发力,发挥执法成效。
根据《佛山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文件精神,桂城城市管理局围绕工地渣土管理六个百分百标准,抓扬尘源头、查扬尘路径,罚扬尘行为,以“三个一”成效挤压大气污染生存空间。
“三个一”包括,一是新型环保车排区第一,自2018年4月桂城新型环保车启动使用以来,桂城率先垂范,现有15个车队拥有新型环保车239辆,新型环保车从源头上防止超高撒漏,保障安全运输,从源头防治扬尘;二是夜间查车频率第一,自2018年4月起,桂城城市管理局每晚持续开展夜间查车,渣土办于沙尾桥、海怡大桥、五丫口大桥等广佛交界处设卡查车,并于沙尾桥设公安城管执法岗亭,增强执法合力;三是对违规工地一直罚,对落实六个百分百不达标的工地进行整改复查,复查不到位则层层加重处罚。
此外,在数字案件“互联网+”成熟模式下,桂城城市管理局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案件数为2083宗,罚款总额为4289325.64元,处罚金额同比上年增长44.37%,执法案件“质”、“量”继续保持高增长率。
创新▲
打造佛山首个城管广场
粉色篮球架、城市管理飞行棋地画、知识展示栏、城管工作回顾墙……在城管广场内,这些别开生面的设置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观看。这是佛山第一个以城市管理为主题理念搭建的广场,是城管直面群众,直面社会,展现城市管理执法和服务变迁、展现城管人新时代风采的重要阵地。
城管广场内设置了一系列知识展示栏,让市民了解桂城城市管理最新动态。另外,为表现城管柔性管理的一面,广场以粉红色为主调打造了一个“梦幻粉系”的篮球场。自城管广场启用后,桂城城市管理局以城管广场为宣传阵地开展“跳一场舞,打一场球,下一盘棋”系列活动,搭建城管广场志愿服务新平台,壮大桂城城管志愿服务队伍,现桂城城管志愿服务队共7支,累计服务志愿时数4600小时。
“城市管理要积极动员宣传,人人参与方能共建共享。”桂城街道党工委委员黄健鹏表示,要多角度利用好城管广场这一阵地,继续把城市管理理念融入社区、学校和各类团体中去,让文明、志愿服务日常化,引导市民参与城市共治共管,促进桂城城市环境品质提升。
惠民▲
加快推进旧居民社区改造
“没想到我们的小区经过改造后,可以这么整洁美丽。”桂南住宅小区居民平叔早上散完步后,站在小区门口发出这样的感叹。去年桂城街道投入250多万元对桂南住宅小区实施改造升级,该小区如今旧貌换新颜,实现从“脏乱差”到“洁净美”的华丽转身。
去年8月15日上午,由市城管办组织市、区相关单位、第三方专家评审团等对南海区第一批城中村和旧居民社区改造升级进行验收工作,其中桂城街道桂一社区桂南住宅小区便是其中一个。桂南住宅小区在多方合力下,成功将环保沥青引入旧小区,使其成为桂城街道首个“环保沥青+透水混凝土”的旧小区改造成功案例。同时,为缓解停车难,重新划定车位70个,有效改善小区内乱停放现象。
不仅仅是升级小区的硬件设施,在桂城城管、社区管理处等多部门的牵头下,桂南住宅小区还建立“楼长制”管理模式,以“创熟”为抓手,推动小区自治志愿服务。如今,在18名楼长的齐心协力管理下,这个老旧小区变得人情味十足。
推动“创熟”社区,加快推进旧居民社区改造工程,这是桂城城市管理局落实市、区关于城中村和旧居民社区改造升级实施方案的直接体现。不仅是桂一社区桂南住宅小区,桂雅社区机床厂宿舍和桂园社区物资局大院也被选取为2017-2019年佛山市改造示范点,桂城街道和桂城城管以党建工作引领,指导机床厂宿舍居民和物资大院居民开展志愿服务,搭建恒常协商议事平台,积极推动小区改造工程。
计划▲
提升市容助力高质量发展
城市要有颜值,更加要有实力。桂城作为南海中心城区,同时坐拥粤港澳大湾区、广佛超级城市群核心区、三龙湾创新集聚区先行区的发展机遇,桂城城市管理局将应时代发展要求,致力打造生活环境舒适的气质城市,为桂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新的一年,桂城城市管理局将以更加积极的态度,联动各部门形成合力,以高标准、高质量的精细化、常态化管理灯湖东路、南海大道和南港路,力争通过亮点示范、以点带面,推动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全面提升;围绕平洲特色玉器小镇、千灯湖创投小镇等发展要求,打造与平洲玉器街、39°空间等各特色小镇匹配的市容环境秩序,提升城市品质。同时,以城管广场为宣传阵地,定期开展城管日展示活动,举办城市影展、评选文明商铺等方式,扩大城市文明宣传面。
“城市三分靠建、七分靠管,要以问题为导向,对标一流城市标准,在精细化管理和精准化治理上下功夫,细化并完善市容市貌等作业标准;探索组建联合执法大队,着力破解基层城市治理的"建管分离"、协同不完善等顽症难题。”在1月25日召开的桂城街道2018年工作总结大会上,桂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岑灼雄表示,桂城要不断提升城市智能化、数字化管理水平,加快推进5G应用,将三山—千灯湖片区打造成集安全、休闲、便捷、低碳、信息化为一体的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区,擦亮城市管家品牌。
亮点
引导市民参与城管志愿服务
在2018年的夏天,“桂城城市管理局15周年系列活动之二——文明娱乐,舞出风彩”广场舞交流赛如期在桂城城管广场举行。活动为6支有意愿参与志愿服务的社区舞蹈队伍颁发“桂城城市管理志愿服务队”牌匾,以此壮大城管志愿服务队伍,并将管理对象转变为管理助手,共同传播文明共识。
“这次广场舞比赛跟我们以往参加的都不一样,在这个舞台上,我们除了是参赛者以外,从今往后还将增多一个身份——城管志愿服务队队员。”灯湖社区舞蹈队领队阎青拿着活动颁发的牌匾开心地说,当得知桂城城市管理局招募志愿者的消息,舞蹈队的队员纷纷积极报名。她表示,以后她们除了要以身作则,用行动引导公共广场舞向文明方向发展外,还会配合城管执法人员的安排,利用空余时间从更多方面劝导城市中的不文明行为,积极参与到城市管理工作中去。
“这样的广场舞比赛,由城管部门在城管广场举办,我认为是具有其特殊意义的举措,比赛以个体带动群体,让文明健康的娱乐意识带动社会舆论风气,继而传承文明、舞出和谐。”南海区城管办专职副主任邱伟健充分肯定了桂城城市管理局在广场舞管理中的创新举措。他认为,桂城在城市管理宣传上,城市管理者贴近群众,走进群众,融合更多丰富多彩的互动形式,进而让更多市民接受。
机床厂小区升级改造“大变身”
舒适的休闲公共空间,雪白亮丽的楼道,还有崭新的不锈钢护栏……这里是经过改造提升后机床厂小区1、2幢的二楼平台。今年1月,走进桂城桂雅社区机床厂小区,发现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是桂城城管办、桂城社区管理处及桂雅社区多方牵头配合,对小区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提升,脏乱差的小区面貌得以焕然一新。
“现在小区变整洁漂亮了,住在这里感觉舒服多了。”居住在机床厂小区的居民张丽琴高兴地说,小区重新铺了地砖,安装了防盗网,还增加了一些娱乐设施,大家有空时就走下鹅卵石,聚在一起聊天沟通,非常感谢政府和社区党委的支持,如今与街坊邻里聚在鹅卵石旁聊天说事成为了她每天的习惯。
机床厂小区位于南海大道边,建于上世纪80年代,现有8梯96户,是广东省机床厂职工宿舍。自2005年机床厂解散后,住宅小区一直处于无人管理状态,小区卫生、治安、出租屋管理难等问题日益严重,甚至不少公共区域被住户占用搭棚、养鸡、种菜等,造成杂物乱堆放,积水严重的情况。
2018年9月,桂城城管办联合多部门,对机床厂小区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提升。包括对小区楼宇外墙进行了翻新,粉刷公共楼梯间、新增了自行车推车道和不锈钢扶手;加装了2楼平台不锈钢护栏,对弱电管线实现入槽规整;对排水系统进行了清疏并新增了排水管道;对闲置的公共平台进行了改造提升,重新铺设地面、增设鹅卵石,增加了可供休闲娱乐的台凳。
观察
用“绣花功夫”提升城市颜值
2018年,桂城城市管理局刚好成立15周年,在周年庆典活动上,“灯湖放歌”表演团表演了开场舞蹈《相逢春天》,它有什么特别之处?特别在于它从“无规矩”跳进了“有序管理”,体现了桂城城市管理工作取得的成效,并成为市民认识城市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窗口。
从2017年开始,桂城城市管理局加大了对千灯湖的噪音整治力度,通过派发场地准许证和免费借用音响设备的方式,有效降低了千灯湖音量。其中,“灯湖放歌”就是其中积极配合千灯湖噪音整治行动的团体之一。
然而,对千灯湖进行噪音整治,只是桂城城市管理局的其中一项工作。15年来,桂城的城市管理工作在摸索中进步,在创新中进取。为营造整治有序的宜居、宜商环境而不断努力,从第一个社区工作站的建立、第一个临时摆卖点的设置,到现在渣土车的规范管理、旧居民社区的升级改造,他们从未停止过创新和进步,着力解决影响市民生活的管理问题。
经过努力,有些志愿者进驻了临时摆卖点,从乱摆卖的商贩变成城市文明的风景线;有些无物业小区在城管的推动下进行了改造美化,实现“洁净美”;有些商铺经营者经过执法人员的反复劝导遵守门前三包规定……这些都是城市管理工作者在摸爬滚打中总结,在失败挫折中反思的成果。
未来,桂城城市管理局将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及时捕捉城市管理“盲点”,准确理清城市发展脉络,提升城市提升建设管理与运行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发展质量。而这一切,也离不开居住在这座城里的人民共同加入,希望大家用“绣花式”的一丝不苟、细致入微和“城市是我家”的使命感,群策群力,共同提升城市建设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水平。
文/特约通讯员李冬冬通讯员郑映芳
新闻推荐
南海要打造怎样的民营经济乐园?企业家建议应从政策精准性、人才吸引力、环境营造等方面继续配齐要素
■隐形冠军企业之一、位于三山片区的广东星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佛山市安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操作机器。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