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禅城区行政服务中心智慧新城大厅,工作人员指引市民办事。珠江时报记者/谭兼之摄
■塔坡社区共享空间里,居民在一起做点心迎新春。(通讯员供图)
统筹/珠江时报记者刘宏波文/珠江时报记者刘宏波曾雪莹
作为佛山的中心城区,2018年,禅城区进一步提高站位、强化担当,牢固树立全局意识、服务意识、标杆意识、卓越意识、品质意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深化改革,创新社会治理,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果转化为经济发展新动能,反哺和改善民生福祉。
通过理念变革和技术创新提升治理能力,提高治理效率,禅城的治理逐步从粗放式日常维护转向更高效的精细化治理,城市能级水平得以提升,中心城区的首位度进一步凸显。
●改革塑造优势十大“国字号”荣誉背后的改革逻辑
1月11日,2018年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颁奖暨经验分享活动在重庆市永川区召开,禅城区创建“共享社区”案例成功入选“2018年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十佳案例”。这是继入选“第四届中国互联网+政务优秀实践案例50强”“改革开放40年地方40案例”之后,“共享社区”获得的第3个“国字号”荣誉,这也是禅城区全面深化改革的几年时间内,获得改革领域的第十个“国字号”荣誉。
回眸建区以来的改革史,禅城少有如今这般鲜明的辨识度。系列“国字号”荣誉提升了禅城区的辨识度,禅城因此频繁进入全国的视线。
数据往往比荣誉更有说服力。2018年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研究报告出炉,禅城跃居全国百强区第16名。这一排名较2017年度的18位上升了2位,这也是禅城区连续6年入围全国百强区榜单。2018年禅城首次进入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榜单。
从以往改革领域的“学生”到如今成为改革领域的“老师”,禅城实现了“逆袭”。以往是禅城的团队往外地考察学习多,如今,从全国各地来禅城的考察团络绎不绝,仅来考察一门式政务改革的团队至今便超过1000多批次,其中不乏港澳先进地区的取经者。
禅城,仅有154平方公里面积的“弹丸之地”,不知不觉间,成为改革路上的一个新焦点。五年前的禅城,还是默默无闻的跟跑者,如今已闯先一程。
要了解“禅城之变”,首先要明白“禅城之困”。禅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体现在中心城区首位度不高,影响力和辐射力还不强;现代产业体系尚未完善,新旧动能转换隐忧尚存;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城市形态和品质依然需要进一步优化提升。
正视发展的系列隐忧,禅城决策层积极践行中央顶层设计下的基层探索,在机制创新中谋新招。
禅城区决策层清晰地认识到,禅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扬长避短,紧扣“效率、成本和机制”这三个关键词发力。一是效率,只有效率高的地区才能在竞争当中赢得优势;二是成本,只有成本低的地区才能集聚更好的产业,产生更多更高的价值;三是机制,这能确保区域发展长期平稳,巩固优势和成果。
而要塑造“效率最高、成本最优、机制最活”的区域发展优势,必须找到一把改革的“钥匙”。在中央提出“数字强国”的战略背景下,禅城区勇于做出基层实践,率先拿起大数据、信息化的工具,陆续实施了一门式、云平台、区块链政务应用等系列改革,奠定了现代治理的基石。
禅城的“一门式”改革,以信息化手段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营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禅城的云平台建设,实现了“一张图管理一座城”,市民反映问题,政府秒级响应,由静态、被动的管理向动态、主动的治理转变;禅城区的政务区块链应用项目逐一推出,运用区块链等信息化技术,推出更多公共服务应用,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腿,构建新型智慧城市和新型信用体系,打造智信禅城。
如今,禅城正用好用活“信息化”这把钥匙,持续探索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摩擦更小的现代化治理新模式,助力塑造中心城区的发展新优势,提升中心城区的首位度。
禅城改革领域
“国字号”荣誉盘点
2018年5月,一门式改革获国办、中办发文推广
2018年,“共享社区”项目入选“第四届中国互联网+政务优秀实践案例50强”
2018年,“共享社区”项目成功入选“改革开放40年地方40案例”
“共享社区”项目成功入选“2018年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十佳案例”
一门式改革成功入选2015年全国创新社会治理最佳案例2017年禅城一门式改革受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获得国务院“免督查”奖励
2017年,云平台被评为“2013-2016年度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
2017年,禅城区“数字公民项目——禅城区自然人库建设项目”荣获第三届中国“互联网+政务”50强荣誉
2017年,云平台获住建部颁发“2017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基层党建创新在2017年获评全国基层党建创新优秀案例,禅城成为全省仅有的获此殊荣的两个县区之一
●改革助推发展
激发市场活力去年新增市场主体2.9万户
2018年9月19日上午,做五金生意的黄先生拿到了全省首张通过手机自主申请、24小时智能商事登记系统审核通过的营业执照,全过程只需5分钟。此举也标志着全省首个移动版24小时智能商事登记系统在禅城启用。
改革后,在禅城办理营业执照可实现“随时办”“自助办”,申请人在智能终端机上无需预约、无需排队、无需提交纸质材料,实现商事登记“全智能”“无费用”“无纸化”“零见面”“24小时办”,真正实现了“数据高速跑、群众免跑腿”。
24小时智能商事登记系统的启用,是禅城深化改革助力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2018年以来,禅城在积极落实国家、省、市商事制度改革各项“指定动作”的同时,深入推进法人一门式改革的“自选动作”,法人一门式改革再进阶,陆续推出了“主题办”“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等创新实践。
2018年9月25日,禅城区法人主题办(证照联办)揭开面纱。商事经营主题办(证照联办)在部门协同并联审批的基础上,以开办餐馆等5个代表性主题办(证照联办)为试点,探索“一次采集、协同联办”办事模式,解决企业“准入不准营”的困局,实现市场主体准入“审批更简、服务更优、监管更强”及中央提出的“企业开办时间再减少一半”目标。
2018年年底,禅城区再推出5项主题办,涉及“开办货运公司”“开办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办房地产经纪机构”“开办旅行社分社”及“开办包装装潢印刷企业”事项,改革后的审批时限相较以往大大缩减,最多不超过15天。需要提交的材料也大为减少,最少的减少13份材料,最多的减少20份材料。截至目前,禅城区推出的商事经营主题办(证照联办)已达10项。
禅城探索的商事经营主题办解决了企业“准入不准营”“办证易开业难”等难题,打造商事经营主题办(证照联办)“心”模式,实现最多跑一次,审批零壁垒,服务零距离,使企业省心、部门宽心、市场放心,创新便民利企的审批服务方式,有力助推了国际化营商环境的打造。
2018年底,禅城区市民足不出户点开手机就能办的“零跑腿”事项又新增20个,“点点指尖”就可办的事项总共达到79个。值得一提的是,人才综合服务事项共有26个事项,其中禅城区户籍高校毕业生(调档)等10项事项实现申请材料零提交,“金禅卡”持有人资格核准等29项事项实现材料少提交,共减少市民网上提交材料61份。
此举正真响应了禅城区四届三次全会提出的“要以人才为"第一资源",打造尊才聚才用才新生态”,为各类人才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从而进一步提高区域吸引力和竞争力,为禅城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禅城区通过加快简政放权、深化“放管服”改革,“零跑腿”、证照联办、同城通办让企业得到实惠,大数据服务平台实现政企对接更精准,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
2018年禅城新登记市场主体29105户、总量达到142698户;新增“四上”企业462家,3家企业入选“2018广东省百强民营企业”,4家企业入选“广东制造业百强”;全区工业技改投资达到27.6亿元,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401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到
51.4%。
●改革反哺民生
“共享社区”让社区越来越有人情味
“李叔,早上好,带孙子啊?”“李叔,又去别人家帮忙?要不要帮你买菜啊?”昨日早上,李可琛走在禅城区祖庙街道塔坡社区鸿业新天地的小区路上,迎面而来的街坊热情地跟李叔打着招呼。
“共享社区项目开展后,小区很多人都认识我了,大家都叫我"李叔",但估计没多少人知道我的全名。”李可琛乐呵呵地告诉记者,自己年轻的时候曾经从事水电维修工作,退休后,也会义务帮邻居做一些简单的水电维修。
2018年年初,塔坡社区作为祖庙街道试点,开展以党建为引领的“共享社区”项目,作为社区退休党员,李叔当仁不让地主动提出把自己水电维修的技能拿出来“共享”,只要社区内的居民到居委提出需求,李叔总是二话不说上门服务。
渐渐地,越来越多人知道塔坡社区有位维修技能“共享达人”李叔,尤其是在2018年6月,塔坡社区“共享小屋”启用后,前来找李叔的居民越来越多。李叔回忆,2018年5月至8月,几乎每天都有居民来找他,高峰时一天甚至有三、四个活,“我们社区很多都是老居民,他们提出的需求虽然都是换水龙头、换电灯开关等小问题,但自己跟孩子都不会换,请人又贵,现在我帮助了他们,他们都非常感谢我。”
李叔的热心感染了许多居民加入“共享社区”项目,共享自己的技能或家里的闲置物品,甚至小区的物业管理人员也在李叔的带领下加入了“共享”的队伍。“现在只要居民有需求,物管的保安也会上门帮居民做一些简单的水电维修,居民跟物业管理之间的关系也和谐了许多。”鸿业新天地物管相关负责人说。
其实,李叔今年已经73岁了,但他只要有空,都会坐在塔坡社区内的“共享小屋”,让街坊们有事能够及时找到自己。“虽然"共享社区"开展后,我比以前忙了,但非常开心,一方面,街坊邻里都认识我、认可我,另一方面,我也影响了不少人参与"共享社区"项目。”
作为鸿业新天地的老居民,也是鸿业新天地首届业委会主任,李叔见证者小区邻里关系的转变,他告诉记者,在“共享社区”开展前,小区内一栋住宅楼的电梯需要更换,“当时大家互不认识,互不信任,都害怕被骗。”多次举行住户签名都不成功,前后拉锯了两年多,后来在居委会的多方协调下才终于收集到全部用户的签名。
而去年年底,小区又一栋住宅楼要换电梯,“居委会组织大家在"共享小屋"开了两次说明会,大家都很认同,不到一个月,所有住户都签了名,新电梯很快就换上了。”李叔说,有了“共享社区”,技能、物品交换的活动多了起来,街坊邻里间渐渐熟悉起来,社区的和谐氛围慢慢建立起来,而自己通过共享维修技能也获得了许多街坊的信任,“现在,街坊们看到我要去帮别人维修,都会主动问我要不要帮忙带孙女,买菜什么的,社区越来越有人情味。”
目前禅城区以区块链为底层技术的“共享社区”已在全区铺开建设,类似李叔这样的“共享达人”越来越多。近日记者走进塔坡社区、兰桂社区的共享空间内,邻里之间一起动手置办年货的场景屡见不鲜。居民在共享的同时,既充实了自己,又帮助了他人,让昔日的温情社区得以重现。
而在与市民利益息息相关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领域,改革也向纵深推进。禅城区在前期开展视频监控式、透明式“阳光厨房”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阳光厨房”的升级版——“阳光餐饮”:消费者只需通过手机就可实时查看商家后厨情况,实现餐饮安全“一键即看”。市民更加直观地参与到食品安全共治工作中,引导餐饮单位将厨房“晒在阳光底下”,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禅城区以信息惠民为引领,运用大数据精准对接民生需求,擦亮“大数据+”“区块链+”等系列特色服务品牌,努力把改革发展成果转化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改出了温情,反哺了民生,改出了中心城区应有的担当。
新闻推荐
禅城区城乡规划部门牵头落实自然生态文明建设专项工作,推动禅城绿色发展让市民在家门口尽享“绿色福利”
■绿意盎然的石湾大雾岗森林公园。■王借岗森林公园鸟瞰图。■文华公园。■绿岛湖。“这里就像"绿肺",郁郁葱葱,让人神清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