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山联星直涌经过整治后水体转为清澈,两岸景观焕然一新。/佛山日报记者王伟楠摄
策划/罗聪灵赵岚
文/佛山日报记者丘媚实习生黎明
在桂城,一条条河涌实现了从污水横流到水清岸绿的“逆袭”;在狮山,一个困扰居民多时的噪音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在丹灶,一批废弃危险化学品工业企业被强制“退休”……
每隔几天,南海各镇街都会涌现出一些令人惊喜的新变化。若认真追根溯源,人们会发现这些变化背后有着共同的“推手”——“三进三查九严管”制度。
作为制造业大区,南海拥有数量庞大的村级工业园和企业,监管力量不足的矛盾一直突出。为破解这一难题,南海区在2016年底启动“三进三查九严管”行动,主动搭建政府、企业、群众协商沟通平台,构建全链条部门联合体系。由此,一个群众参与、部门协作、企业主动的基层共治格局加速成型,助力南海从根本上化解了一批“老大难”问题,在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同时,也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扫清了障碍。
破除监管不力制度创新应运而生
几年前,桂城居民梁伯每次途经旧公路坑涌时,都要捂紧鼻子才能躲过阵阵恶臭。而如今,他惊奇地发现这条河涌的水体已由黑臭转为清澈,两岸景观也焕然一新,附近街坊越来越乐意来这里散步闲聊。
从污水横流到水清岸绿,旧公路坑涌的“换装”秘诀源自南海区的一项创新制度。
2016年12月底,南海区首次高规格召开环境整治千人动员会,提出“六个轮子一起转,生态经济齐发展”的思路。在这次大会上,南海一口气启动了数项创新行动,“三进三查九严管”就是其中之一。
“三进三查九严管”是一项多方力量联动的工作机制。其中,“三进”指的是驻点团队进企业、企业高管进村居、村居代表进企业;“三查九严管”指的是环保、安监、公安“三查”工作机制,以及工商、国土、规划、住建、地税、国税、城管、人社、质监九个部门严格监管措施。
在南海区环保局环境监察分局副局长邹汝力看来,“三进三查九严管”制度的出现有着其必然性——南海在早期粗放型发展中积累了大量财富,但也遗留下生态环保和安全生产的历史欠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发展。尤其是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新小区包围老厂房的现象愈发凸显,而群众对自身健康安全也更为关注,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呈现激化趋势。
与此同时,作为监管方的环保、安监、公安等部门却存在人力不足的问题。仅以环保领域为例,目前南海辖区登记在册的工业企业约有3.1万家,但环境监管人员却只有367人,相当于每人要监管163家工业企业,压力不言而喻。
在此背景下,以群众参与基层共治、部门联动监管执法为核心的“三进三查九严管”制度也就应运而生。
群众主动参与将问题化解在基层
“三进”“三查”“九严管”既环环相扣又各有侧重。其中,“三进”环节通过搭建平台,促进企业和社区、群众沟通协商,从而建立起激励企业与周边群众互动、自觉解决问题的机制。
“如今人们对影响自身的公共决策的关注和参与要求越来越强烈,"三进"工作能够让群众主动参与到基层治理中,也能让企业更加了解群众的诉求。”在邹汝力看来,“三进”工作促进了政府、企业和群众三方的良好互动,有助于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快速化解在基层。以2016年的广珠铁路噪声扰民事件为例,接到狮山镇居民的投诉后,佛山市、南海区环保部门快速将有关情况上报至省环保厅。随后,省环保厅组织召开广珠铁路噪声扰民问题协调会,让部门、市民、企业面对面沟通交谈,最终推动铁路建设单位安装隔音屏,消除了噪音污染。
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发生企业不主动或者拒绝让驻点团队、村居代表进企业,说明其可能存在一定的违法问题,按照流程即进入“三查”环节,由环保、安监、公安三部门共同介入,强化监管和执法。
2018年3月,南海区环保部门接到投诉称狮山镇罗村下柏工业区有一家企业长期偷排重金属废水,对当地的河涌造成污染。然而,当村居工作人员来到该厂时,却发现其大门紧紧关闭,拍门也无人应答。面对这种情况,村居工作人员马上联系环保局等部门对该企业进行检查和执法。经搜查,该作坊员工在隐蔽地方进行电镀作业,且现场未配套污水治理设施,生产废水直接流入生活污水下管道。最终,环保部门依法对该作坊相关负责人进行处罚。
“三查”环节强调通过监督执法促进企业自行整改。若企业不主动整改,则启动“九严管”程序,通过政府各部门的联动,进一步强化对违法违规企业的严厉监管,打击环保等违法行为,提升监管制裁的成效。
促进产业更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2016年底至今,“三进三查九严管”制度逐步完善,成为南海化解环保、安全生产等“老大难”问题的有力抓手。
数据显示,两年多以来,南海共组织实施“三进”行动16100多场次,发现有问题的企业484家,梳理问题958个,企业自主整改率是46%;进入“三查九严管”环节的企业37家,要求整改的问题521个,整改完成率达94%。通过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南海妥善处理了中央环保督察此前交办给的所有案件,大沥镇中南铝污染周边群众案、九江固业码头占用饮用水源保护区等一批社会关心的重点案件得到圆满解决。
在南海区环保局相关负责人看来,“三进三查九严管”的作用并不仅限于解决个别问题,其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推动一批落后产能退出南海,为优质产业腾挪发展空间。
近年来,南海以大沥镇为核心铺开废旧金属(塑料)回收行业整治工作。通过实施“三进三查九严管”,数百个存在环境污染、消防问题、无证经营等违法行为的经营单位在短短两个月内被清理或关停。除此之外,南海还多次组织环保、安监、消防、工商等部门对村级工业园及废气危险化学品企业等单位进行查治。
当前,南海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谋求高质量发展既需要土地空间的支撑,更离不开一批高品质、高技术产业的扎根成长。通过深入实施“三进三查九严管”,南海有望加速新旧产业更替,构建起全新的经济发展格局。
南海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南海将结合实际需求,进一步优化“三进三查九严管”工作机制。一方面,南海将在试点基础上推广多元化解协调难案处理机制,通过专家介入等方式,把矛盾化解在基层一线。此外,南海将以成立三查九严管工作领导小组为契机,统筹部署村级工业园区3+9部门综合管理工作,从而加快村级工业园的整治改造。
数读
“三进三查九严管”工作成果
截至目前,南海共组织实施“三进”行动16100多场次,梳理问题958个;进入“三查九严管”环节的企业37家,要求整改的问题521个,整改完成率达94%。
新闻推荐
1.区域品牌近年来,南海区积极引导铝型材、内衣、陶瓷、半导体照明、梭织面料等产业创建“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