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踊跃建言,为顺德高质量发展支招
建设智能制造高地 多些关爱中小企业
珠江商报讯 记者赵鹏 陈培仪报道:改革开放四十年顺德成功的关键在哪里,未来四十年顺德应着重在哪方面发力?如何通过做强机器人产业提升顺德智能制造的整体水平?跳出顺德看顺德,跳出佛山看佛山,既抛出问题更提出解决方法。昨日下午,在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的顺德区分组讨论会上,各位政协委员积极发言,为地区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智能制造是顺德经济的一个发力点
市政协委员、顺德区副区长蔡伟表示,过去四十年顺德紧紧抓住工业化这条主线,形成了产业聚集,经济水平提升迅猛,经济总量多年位列同区域前茅;同时,敢为天下先,不断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激发了企业家的创造力和活力。展望下一个四十年,顺德将从规模性经济迈向创新型经济,他表示,与周边一些城市比较,顺德城市化进程需要提速,通过提升城市品质,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吸引人才聚集。“之前我们将医疗教育当做辅助的产业,我们现在是主力事业,包括建设轨道交通,这些都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蔡伟认为,旧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接下来要通过村级工业园改造、培育新兴产业、企业智能化改造等途径推进高质量发展。“着力做强做大机器人产业,要将其培育成汽车产业那样的规模,将顺德打造成智能制造的高地。”蔡伟分析,机器人作为一种生产工具,除了本身可以创造价值外,也可以提升带动相关产业的升级。他指出,顺德在推动智能制造的过程中,相对来讲,大企业动力足,投入大。现有模式下,中小企业品控和成本控制接近极限,未来只能通过智能制造提升企业竞争力,这也是顺德经济的一个发力点。
?农业企业不能甘做分包商
市政协委员、广东维生温室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华养前段时间到顺德对口扶贫的凉山地区考察,发现那边有很多顺德人经营的农业企业。他在同其他委员分享这段考察经历时感叹,大家都觉得顺德制造业很强,但农业也不弱。他也坦言,顺德农业企业虽然掌握着非常先进的技术,企业家发展的劲头也很足,但相比深圳等地,资本化运营方面是短板,整体实力不足,这就造成很多大的项目被上市公司垄断,顺德企业只能做分包商,赚取的利润不高。针对这种情况,他建议政府部门要从政策、融资等方面大力推动农业企业工业化、智能化,推动企业积极股改上市。此外,顺德农业用地不多,发展农业经济可以向荷兰、丹麦等国家学习,提升单位面积产出率。
高质量发展不能忽视中小企业
市政协委员、顺德区经科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主任何斌表示,大企业和中小企业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大企业帮助小企业进步,小企业促进大企业发展。改革开放40年来,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是顺德经济取得高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有很多中小企业是潜龙企业,掌握着关键的核心技术或优秀的设计理念,但他们缺乏人才、资金、市场,需要政府给予更多的关注,出台更加系统的扶持政策,为中小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在推动顺德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路上,既要发挥重大项目的引领作用,也要帮助中小企业稳步成长,发挥中小企业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新闻推荐
昨日,美的集团员工站成一个“吉”字,庆祝节后开工。/企业供图A01文/佛山日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