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30年
从香港回村参加行神
在塘肚村石砚坊,今年70岁的村民严海发与妻子刘凤环,提前一天从香港坐车3个小时左右回到高明,稍作休息后,又赶回村里提前准备行神活动。“每年村里都是正月十五最热闹的,亲戚朋友都会来,我们也要回村参加这场盛事。”严海发说。
严海发在40岁时,就跟随打工的父亲前往香港,随后在香港定居,与妻子、儿子、儿媳共同生活。由于自小被行神的习俗感染,严海发从40岁到70岁都回村参加行神活动,其间也教导儿子、儿媳等要熟知村中习俗,经常回村联络亲情,与家人团聚等。
近些年,严海发退休后,每个月他和老伴都会回高明。他说,塘肚行神是村里最大的喜事,无论身在何处,他都会心念家乡的习俗和亲人,日后他会多回村参加活动。
凝聚各方力量
传递浓浓乡情
在巡游队伍中,来自塘肚村石砚坊的醒狮队一路助兴,为“行神”增添了浓浓的气氛。今年32岁的严海勋是石砚坊的村民,也是石砚坊醒狮队的负责人之一。
严海勋表示,为了迎接今年的“行神”仪式,30多名狮队成员从春节前就着手策划和训练。近几年,“行神”醒狮也吸引到更多年轻人积极参与。
“不少村民平日都在中心城区居住,到了正月十五"行神",便是村中人气最旺的时候。”严海勋希望,通过“行神”这一隆重的仪式,凝聚起村民的力量,将浓浓的乡情传递下去。
严海勋所在的石砚坊,今年也将迎来村容村貌的升级。从村中道路的修建到环境卫生条件的改善,乡村的诸多变化都为村民带来新的期盼。严海勋希望,通过凝聚力的提升,石砚坊拥有更充足的人气,有更多的村民积极投身于乡村的建设中,齐心实现乡村振兴。
外地市民
也赶来塘肚“行神”
2004年,顺成集团行政总经理霍建荣来到高明投资建厂。住在禅城的霍建荣对高明的塘肚行神有着浓厚的兴趣,今年已是他第3年参加塘肚行神活动。
“来塘肚行神是受好朋友邀请的,今天各方朋友都会团聚在一桌吃饭,感觉很热闹。”霍建荣表示,他今年由于工作的事情迟了一些来到行神现场,错过了巡游的盛况。他认为,塘肚行神这项民俗活动保留了完整的地方特色,既能让市民前来祈福,又能让村民与在外的亲戚朋友团聚,是难得一见的民间盛事,值得前来参与。
霍建荣希望塘肚村继续保留这项传统特色活动,日后只要有空闲,他都会来到塘肚村参加行神活动,感受这里热闹的气氛。
文/佛山日报记者严晓莹、黎翠怡
新闻推荐
市民踊跃捐善款献爱心。/甘建华摄2019年通济慈善行爱心募捐活动2月19日至20日在通济桥广场进行,所得善款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