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总工会送演出到大富“职工快乐大舞台”。/佛山日报资料图片
市总工会举办大型文艺晚会送进基层。
外来务工人员收到书法家书写的福字,喜笑颜开。/佛山日报资料图片
市总工会举办职工大讲堂活动,一位职工向主讲人提问。
市总工会每年都举行职工子女冬夏令营活动。图为去年活动现场。
99对新人在南风古灶举行集体婚礼。/佛山日报资料图片
文/佛山日报记者周珊莹通讯员霍嘉琪
图/市总工会提供(署名除外)
舒适的阅读环境、琳琅满目的书籍、高科技VR体验、多功能活动中心……走进佛山市工人文化宫,犹如来到一个多彩的文化空间。“这里环境舒适、设备齐全、图书种类多,非常方便。”每逢周末,市工人文化宫里都有不少像罗薇一样前来休闲放松的职工。
从开展职工文化节(产业工人文化节)、青年作家走基层、“乐活禅城·SHOW我风采”等活动,到创新探索建成狮山“创思驿站”、乐平“家100产业社区服务中心”等产业工人服务平台,市总工会不断丰富产业工人的文化生活,为产业工人构建了一个有活力的本土生活圈。据统计,市总工会每年组织开展面向全市工业园区(员工村)、企业的流动文化活动多达1000余场。
佛山是制造业大市,产业工人作为佛山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提升产业工人文化素养,保障其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促进城产人文融合发展,成为佛山工会工作的重要内容。
去年5月,佛山出台《关于加强产业工人公共文化服务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面实现产业工人平等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文化服务。2018年以来,市总工会着力加强产业工人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全面推进产业工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创新工作,大力推动公共文化活动蓬勃开展,不断丰富满足产业工人精神文化需求,努力为佛山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工会+阵地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
“哇!快来看看我做的姜饼人可不可爱!”2018年12月15日,由市总工会新城职工服务中心主办的“"姜"幸福进行到底”在佛山新城职工服务中心拉开帷幕,近50名职工一起学习制作姜饼,职工夏翠玉做完手工姜饼,忍不住录一段视频发给朋友看。
“我是新城职工服务中心的忠实粉丝,参加过我们的摄影培训课程,也有朋友参加过烘焙课,请的老师很专业又很风趣,真感谢这样免费学习的机会。”网友@阿明在市总工会新城职工服务中心微信后台留言说,在佛山生活工作很幸福,有公平友好的工作环境,还有这么为职工着想的“娘家”……
为进一步活跃和丰富基层广大职工的文化生活,精准联系服务产业工人,市总工会积极探索构建“企业—产业园区(社区)—镇街”圈层式文化服务阵地,着力打造直面产业工人的“十分钟文化圈层”,切实打通服务产业工人的“最后一公里”,实现对全部镇街和园区文化服务阵地的全覆盖。目前,全市46家职工服务中心都由当地政府直接提供或租赁物业的方式解决服务场地,提供日常运营费用,并基本配备联合图书馆(职工书屋)、职工影院、职工快乐大舞台、篮球场、职工夜校、智能文化+、心灵驿站、舞蹈健身中心等职工文体设施。
“职工需要什么服务,我们就提供什么服务。”市总工会宣教部部长袁斌介绍,市总工会主动因应新时代产业工人的差异化、多元化精神文化需求,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识别机制,优化完善公共文化供给结构,大力推进定制式、订单式、自主式等特色文化服务,着力打造文体竞技、外来工文化关爱、最美劳动者、职业技能竞赛等“六大职工文化品牌”,推动产业工人精神文化活动蓬勃开展。
与此同时,依托工人文化宫、职工服务活动中心、辐射和带动功能,通过协调公共文化设施联盟、文化馆站联盟、阅读联盟等一批向基层企业延伸的文化服务网络体系,整合优化资源,建设一批直接面向产业工人的职工之(小)家、建设者之家、职工(电子)书屋等基层文化阵地。目前,全市已建成市级以上职工之(小)家821个、建设者之家66个、职工(电子)书屋865个。
2018年以来,市总工会坚持党建引领,进一步整合工会组织的各方资源,建立起全市各级工会上下联动、线上线下互动联系职工群众的工作机制,架起服务职工群众的“连心桥”。
工会+社工
助推劳动关系和谐发展
广东华兴玻璃“华之梦”合唱团创新形式,以合唱剧还原历史场景,获得评委一致好评……去年6月底,2018年广东省产业工人合唱邀请赛在佛山南海区狮山镇举行,在佛山制造业一线产业工人当中掀起一股合唱热潮。
来自不同公司,但有着共同的爱好,在工会社工帮助下,他们组建乐团、瑜伽舞蹈队,甚至成立剧团表演小品、情景剧。“感谢工会和社工,让我们工作之余有机会发展自己的爱好。”来自狮山工业园的职工小静说道。
近年来,市总工会通过“文化创投”和购买服务,多元化、多渠道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积极培育扶持基层文化社团,不断加大优质文化服务供给,强化文化社团培育发展,推进公共文化供给社会化、内生化。以南海区狮山镇总工会为例,过去4届文化创投中,狮山镇总工会共资助180多家企业工会,建立产业工人文化队伍500多支,培育注册文体社团360多个,推动文化社团组织开展大量形色各异、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活动。
这是市总工会探索促进产业工人融入的缩影。据悉,自2013年起,佛山市各区、镇(街道)工会便尝试通过引入企业社会工作探索工会服务,通过近几年发展,工会社工在职工心理疏导、职业健康、困难职工帮扶、职业发展等方面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目前,佛山全市约24家社工机构,近200名工会社工为职工提供服务。
去年,为进一步推动全市工会社会工作和人才的发展,市总工会面向全市征选工会社工服务之星、优秀工会社工服务案例,最终,来自全市五区的14名社工获评“工会社工服务之星”,6名工会社工服务之星获评“最具人气工会社工”,15篇服务案例入选为“2018年度优秀工会社工服务案例”。
“我们主要为工伤异地务工人员提供社会化服务,从情感关怀、心理治疗、慰问解困、法律服务等六方面进行关怀探视服务,得到企业和员工的一致好评。”作为2018年度优秀工会社工服务案例,顺德区总工会工伤探视管理服务项目负责人,来自一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社工唐丽娜认为,工会+社工的服务模式有助于协调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有利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去年12月25日,由市总工会主办的“新时代新服务新风采”2018年度工会社会工作服务成果展在市工人文化宫举行,职工们以歌唱、舞蹈、小品等多种生动有趣、活泼多样的舞台表演,展示了佛山职工积极向上、热心服务的精神面貌,更展现了专业社会化服务的介入对职工素质提升、企业服务发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推动力量。
工会+竞赛
多措并举提升职工素质
“感谢市总工会组织开展全市职工重点工程劳动竞赛,让我有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这个舞台使我备感压力,但更多的是给我不断进步的动力。”去年12月26日,在市总工会举行的2018年度佛山市职工劳动竞赛工作成果分享会上,获得“2018年佛山市职工重点工程劳动竞赛先进建设者”称号,来自佛山市广佛肇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工程和质安部的罗国民手握奖杯,难掩激动。
据统计,去年全市各级劳动竞赛委员会和总工会组织开展职工劳动竞赛超过200项,参赛企事业单位超过3.5万家,带动职工参赛或技能培训超过240万人次,外来农民工达135万人次;各工种赛出市级职工技术状元17名、技术能手194名、创新标兵10名,更有优秀职工代表参加粤港澳大湾区首届职业技能大赛获得城市团体金奖2个。
职工的职业技能水平关乎佛山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局。市总工会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为龙头深化劳动竞赛活动,助推佛山经济高质量发展。2018年,结合《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市总工会进一步完善产业工人培养、使用、激励机制,加快推动佛山建成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以联动互动为纽带,以劳模工匠精神为内涵,以制造业工种、高技术工种技能竞赛为重点,市总工会充分发挥劳动竞赛平台载体作用,加强竞赛组织领导和分工协作,推动智能制造、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的工匠式技能人才队伍。
“我们树立新发展理念,深化重点工程、行业发展重点领域立功竞赛活动,加强部门合作联动,不断提升竞赛质量和效能。”市劳动竞赛委员会副主任、市总工会副主席杨玉瑞表示,市总工会组织开展的市级职工劳动竞赛立足佛山制造业特点,结合中国智造工业强国战略和佛山打造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发展战略,以“学习十九大·建功十三五”为主题开展了20多项职工竞赛活动,涉及制造业及助推制造业发展的职工技能竞赛项目占60%以上,推动竞赛活动沉入企业、深入班组,实现竞赛常态化,积极探索在新产业新业态新组织中开展竞赛,提升职工参与率和受益度。
值得一提的是,市总工会坚持实施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发挥工会“大学校”的优势,2018年审核通过400名一线职工申领学历提升补贴,发放补贴40万元;700多名一线职工申领技能提升补贴,发放补贴近30多万元。通过培育“大城工匠”、职工创新成果转化、开展职工素质提升教育等途径,多措并举加快产业工人技能技术的形成与提升,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工会+联谊
拓展单身青年职工朋友圈
除了以竞赛提升职工技能水平外,工会组织作为职工的“娘家”,也非常关心职工的生活需求。经过前期对职工的需求调研,市总工会发现,生活圈子窄、婚恋交友需求大,是佛山很多青年职工的现实问题。市总工会工作人员也经常在工会网上职工服务平台收到职工留言,称因工作关系和社交圈局限,少有机会交友互动。
为满足佛山广大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市总工会根据职工的需求和意见,去年创新打造了6场具有职工行业特色的大型联谊交友活动,分别走进军营、警营、产业园、工地、银行和学校,在佛山形成较大的反响。其中,首场进军营联谊活动更登上《中国青年报》、新华网等央媒,成功打造了工会联谊交友活动品牌,为职工提供实实在在的婚恋服务。在品牌效应的带动下,各区均以市总工会活动方案为蓝本开展了多场大型联谊交友活动,惠及单身青年职工3000多人次,成功牵手的达180多对。
去年12月16日,“牵手佛山·相约鹊桥”2018佛山工会鹊桥网联谊交友系列活动(建设者专场)在佛山地铁三号线大墩站建设工地如约举行。根据“建设者专场”特点,市总工会设置了参观地铁建设工地及安全生产体验馆,近距离了解地铁建设者工作的环节,还在游戏环节中增设“部落图腾”游戏,展现各位建设者的聪明才智。
“每场活动都受到职工的欢迎,常常是活动消息一放出去,报名名额瞬间就被抢光了。”市总工会相关活动负责人表示,每场联谊活动都会通过前期报名数据进行分析,按照兴趣、爱好、年龄等将现场200位嘉宾分为4个队伍,分开4个不同游戏区域进行现场互动。活动现场还特别设有“缘分墙”,将男女嘉宾的基本资料以及微信二维码展示出来,让每一位到场的嘉宾都能从第一眼找寻心仪对象。
“我觉得这些环节的设置都很好,既能让陌生嘉宾迅速熟悉起来,还能让我们走进"建设者"这一群体,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参加当天联谊活动的女嘉宾王玉婷表示,无论最后能否成功牵手,市总工会都为广大单身职工提供了更广阔的交友平台。那一日,在参加了“桃花朵朵开”“部落图腾”等多个游戏后,不少职工之间的关系迅速升温,共有13对男女嘉宾牵手成功。
去年年初,市总工会牵头成立了职工婚恋服务联盟,开设佛山工会鹊桥网,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积极为各行各业、各个层次的职工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服务活动。如今,“牵手佛山·相约鹊桥”佛山工会鹊桥网联谊交友系列活动已成为市总工会联谊交友活动品牌。“之后我们还将协调各部门、群团组织、部队及社会资源,不断创新和改进职工交友的活动和方法,为青年职工创造更多相亲交友的机会,争取把交友联谊的活动打造成最受职工欢迎的活动,让他们有更好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市总工会相关活动负责人告诉记者。
新闻推荐
佛山日报讯记者吴蓉通讯员陈淑仪、朱嘉泳报道:昨日,南海区里水镇召开实施乡村振兴·深入开展全域人居环境整治推进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