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点击
把民营“企二代” 纳入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
区政协委员钟景荣提出,目前,顺德第一代民营企业家的子女已经长大成人,并从国内外的高校毕业,参加工作,且逐步按照父辈的安排,从企业经营管理入手,走上实践和领导的工作岗位,并迈步走上接班的旅程。
但民营“企二代”在成长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学历层次较高,但对国情和社情缺乏深层次的认识;工作热情高,创新意识强,但缺乏管理经验和规避风险的能力;注重人脉关系发展,但社会政治参与意识有待加强。
对此,钟景荣建议,首先要加强统筹规划,形成长效的培养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中,要把民营“企二代”纳入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成立联席会议协调机制;其次加强教育培训,尤其是党情、国情和乡情的思想教育,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举办经济知识的专业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再次搭建参政议政的平台,增强社会责任感。
早晚高峰期增加公共交通优先通道
区政协委员夏楠杨提出,当下,顺德区正处于公交体系提速、治理交通拥堵的关键节点,同时进一步治理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也刻不容缓。因此,夏楠杨建议顺德结合国际国内城市的成功做法,一是优化公共交通线路和站点设置,逐步提高覆盖率和运行速度,改善公共交通通达性和便捷性;二是保障公共交通路权优先。在早晚高峰期增加公共交通优先车道,扩大信号优先范围,逐步形成公共交通优先通行网络,集约利用城市道路资源,允许机场巴士、校车、班车使用公共交通优先车道;三是在中心城区的东南西北位置合理建立公共交通枢纽,整合优化各类交通模式的换乘衔接,压缩换乘时间。
社工人才流失增多要保证薪酬具有竞争力
2015年顺德区社工人才总流失率为17.6%,2016年这一数据为20.3%,到了2017年则为28.14%。由此可见,社工人才流失形势较为严峻。
区政协委员蔡小琼建议,建立区社工薪酬与市/区平均薪酬的长期联动机制,突破原有社工薪酬指导价更新不及时无法与市场水平匹配的困境,保证社工薪酬的市场竞争力,具备成长性。第一,出台社会工作领域高层次人才认定办法,引进高层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让社工更有价值感。第二,厘清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功能定位,让社工发挥应有的作用。第三,优化现有社工服务项目的购买流程,让优秀的机构、优秀的项目、优秀的人才得以延续下去。第四,社工机构要有一套适合本机构社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和人性化管理激励机制。
绿化保洁车辆也应错峰作业
目前上下班高峰期(上午7:30-8:40,下午17:30-19:00),顺德区内各道路均不时出现拥堵情况。区政协委员余焯文认为,造成拥堵的原因很多,但是其中发现有时候在上下班高峰期环卫洒水车、绿化保洁车刚好在道路上进行作业,从而造成道路拥堵影响通行的现象,给群众出行造成不便。
因此,余焯文建议科学安排、合理调度、错峰作业以避让出行高峰时段,从而减少出行矛盾,提升政府精细化管理的能力。
在全区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推行工间操
当前,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长期久坐办公室或车间是工作的常态。据相关资料介绍,长期久坐容易导致颈椎病、腰椎病、肥胖、便秘、心血管疾病、精神不振等不良影响。目前中国“亚健康”人群比例达70%,覆盖各个年龄阶段,各类疾病也呈现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这一现象与居民健康知识匮乏、“重治轻防”意识根深蒂固有很大关系,因此,加快居民健康知识普及、推进各项全民健身活动,已经迫在眉睫。
区政协委员林小清、蓝文娟、严丽建议在全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推行工间操,把工间操作为一项制度性的体育活动长期坚持,提高广大职工群众身体素质,更好地服务于顺德高质量的发展。据区总工会对区内各机关、企事业单位调研结果显示,当前全区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基本上都未开展工间操活动,企业中则有极少数有做工间操传统。
上述三位政协委员建议政府出台规范工间操活动的制度,首先在机关、事业单位进行推广,将实施工间操作为各单位文明创建的一项考核内容,明确各单位抓工间操活动的责任人,落实人员、时间、场地、经费。同时,政府可组织成立工间操推广服务队,对服务队予以经费支持,为各单位开展工间操提供培训服务,服务队可根据各单位不同情况指导采取不同的工间操形式。在推广的同时每年度组织开展全区性工间操比赛,增强职工参与工间操活动的热情。
文/珠江商报记者邵姮 黄琨
新闻推荐
曾辉明(右)与梁朝伟合影——记明·咏春拳馆的总教练曾辉明□本报记者潘伟璘他,是国际巨星李小龙师兄梁绍鸿的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