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区人大代表视察珠三角工匠精神展示馆,参观坚美铝材展馆内展出的铝材和铝窗产品。
■人大代表观看南海的历史照片。
■人大代表观看南海企业生产的各种工业产品。
这两天,珠三角工匠精神展示馆火了。
继南海区政协委员视察珠三角工匠精神展示馆之后,昨日,逾300位南海区人大代表也踏入这一展示馆,并围绕“工匠精神”这一话题积极建言献策。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南海提出要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全方位为民营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两会期间,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先后“探馆”,将“工匠精神”这一话题推向高潮,形成推崇工匠精神的良好社会氛围,也展现了南海瞄准高质量发展这一方向,推动民营经济再创辉煌的信心和决心。
现场
人大代表感慨工匠精神从未缺席
遥看西樵山下岭南文明的星火,聆听“洗脚上田”“靓女先嫁”等时代声音,零距离接触极地科考号“雪龙号”的共轨单元……在昨天的区人大代表视察活动中,300多名代表认真走完了珠三角工匠精神展示馆,不少代表感慨,从远古时代岭南文明起源,到参与新时代大国重器建造,珠三角的工匠精神从未缺席。
2016年,全国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工匠精神”,并迅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词。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南海涌现出一批具备精湛技术和专注精神的匠人。在不少区人大代表看来,工匠精神既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提炼总结,更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行为自觉。
区人大代表、佛山市智星铝合金制品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志伟以自己的公司为例,“我们公司一直专注生产和研发各款铝箱产品,积极开发和优化新老产品,逐渐成为铝箱行业的领头羊。”他认为,公司之所以能发展得这么好,就是因为专业、专注和坚持,这也是他理解的工匠精神。
在高志伟看来,专业才能做出好的产品,好产品才能带来好口碑,专注会令企业把事情做得更好;而只有坚持,企业才会做得更好更长久。“以前我们只是做好自己的事情,得益于政府的总结提炼和宣传引导,我们才意识到,这么多年来的做法,其实就是工匠精神的朴素体现。”高志伟说。
“工匠精神就是制造业精神,是对技术精益求精、不断追求创新的精神。”区人大代表,大沥镇沥东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潘启业认为,南海的民营经济占比大,而工匠精神正是民营企业需要的精神。
区人大代表、盐步第三中学校长黄永津对此表示赞同,同时他还认为,不仅是民企,高新技术企业也需要工匠精神,“以前很多企业为了寻求短期经济效益,忽视了长远发展,如今南海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很多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需要做得更精细,这就需要工匠精神,需要朝着一个方向,将一件事做到极致。要花心思研究,精益求精。”
“我是第一次参观珠三角工匠精神展示馆,以前都是从媒体上了解到。”区人大代表、民进南海总支委员、南海艺术高中教师何敏标表示,展馆的设计很吸引人,整体很震撼,“这是个好地方,以后会带学生、家人来看。”
感悟
工匠精神蕴含创新
“很新鲜,写得这么好。”在珠三角工匠精神展示馆维尚家具的写字机器人面前,看到机器人大笔一挥写出“福”字,区人大代表王雪连连赞叹,“从这一小处就能窥见南海产业发展的水平。”
从桑基鱼塘到制造业重镇,南海工业腾飞的背后,离不开工匠精神的支撑。如今,南海经济发展已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南海制造”也逐步向“南海智造”跨越。那么,工匠精神对南海来说,又蕴含着怎样的深刻内涵和意义?
在未参观珠三角工匠精神展示馆之前,区人大代表、广东瑞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朱崇静对工匠精神的理解还停留在“要对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品质有高要求”。但是参观后,他认为,对制造业来说,工匠精神就是其灵魂所在,“如果产品没有顶尖技术,就很难被市场接受,也不会在市场上立于不败地位。”
如朱崇静一样,很多区人大代表在珠三角工匠精神展示馆认真转了一圈后,都对工匠精神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他们认为,在这座工业类展馆折射出的不仅是一座城市弘扬工匠精神的决心,更是一座城市加快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决心。
“从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很多民营企业走入了困境,就是因为创新动力不足,致使企业很难走下去,由此可见,创新很重要。而弘扬工匠精神就是弘扬创新精神,就是鼓励技术进步。”区人大代表,鸿晖集团党总支委、董事、副总经理张波文说。
“工匠精神除了专注和钻研,还蕴含着创新。”区人大代表、狮山镇镇长黄伟明认为,如今,单一地从产品的角度去理解工匠精神,已远远不能概括其含义,“这种精神还体现在社会各行业各领域,无论是企业家管理企业,还是政府干部建设和管理城市,都需要具备这样的精神。”
区人大代表、九江镇阿里顺林家具有限公司O2O事业部副总经理崔杰慧以自己公司的案例来阐述工匠精神。他介绍,其所在的公司已在践行“创新”的工匠精神上先走一步,建立了一个新的总部,布设了一条4.0的智能生产家具制造线,作为源头为上下游企业输出家具制造标准。
建议
汲取工匠精神养分“雕琢”实体经济
南海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全方位为民营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在实地视察珠三角工匠精神展示馆后,对于如何弘扬工匠精神,人大代表们有了更为深入的思考。
“视察珠三角工匠精神展示馆后,我最深切的体会就是我们要用工匠精神来服务和发展地方,对既定目标锲而不舍,一代接着一代,一届接着一届去干,再造政府服务。”区人大代表、九江镇委书记徐永强表示,只有汲取工匠精神的养分,不断创新,不断“雕琢”实体经济,才能在新时代更好地走上新征程。
针对如何弘扬工匠精神这个话题,徐永强认为,南海区针对工匠的扶持政策可以更多、更精准,甚至具体到工匠个人,“这样可以让工匠有很强的获得感、自豪感,比如给予大城工匠高级人才认定,激励更多人专心专注本职工作。”
有代表认为,除了出台更多政策,覆盖面也要更广泛。“比如在选拔大城工匠时,不只是局限在制造业,而是着眼于更多行业。”崔杰慧建议道。
朱崇静表示,目前许多中小企业仍对工匠精神不太了解,所以建议除了政府部门评选外,各企业也可以自发开展工匠评选,既能激励员工,又能秀出企业实力。他介绍,广东瑞洲科技有限公司去年启动“瑞洲工匠”评选活动,除表彰获评工匠,还会在宣传栏等展示工匠成就、技术水平,“这也是留住人才的一个妙招,对于激励员工非常有用。”
张波文则建议,企业要弘扬工匠精神,要先激励员工成为工匠,“企业要改变观念,以员工持股的股权激励机制等形式,激励员工积极奋发,精益求精。”
统筹/珠江时报记者程虹文/珠江时报记者杨慧程虹黄晴雯通讯员黄毅雄图/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
新闻推荐
■区政协委员潘伟接受记者采访。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摄近几天,一条“打造无狗社区”的新闻引起了很多市民的关注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