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政协南海区十三届四次会议开幕,委员们聆听政协工作报告。南都记者郑仲摄
2019佛山各区两会
南海正式进入“两会时间”。昨日上午,政协南海区十三届四次会议开幕,南海区政协主席张辉明作区政协十三届常委会工作报告。
张辉明在报告中指出,去年,南海区政协向区政府交办提案123件,评选出优秀提案25件,提案办复率100%,委员满意率99.2%.今年,区政协将发挥人民政协参政议政职能,重点聚焦高质量发展,围绕“一环两站”建设创新集聚区,助力南海推进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南海片区、粤港澳大湾区西部枢纽新城、广东金融高新区北延东拓建设三大工程,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充分发挥政协委员智慧密集、联系广泛、行业精英的优势,围绕聚焦“两高四新”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南海传统产业转型和民营企业腾飞,提高南海的竞争实力;通过提案信息、视察调研等途径,持续推动村级工业园改造、水环境整治和特色小镇建设,不断探索具有南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和协调性。
在昨日的大会发言中,政协委员们围绕村级工业园改造、产业发展等热点积极抢麦,为重振南海虎威,再造高质量发展新南海建言献策。南海区委副书记、南海区区长顾耀辉携南海区政府班子成员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进行现场回应。
关键词:村级工业园
今年清拆整理土地5000亩
推动6-8个千亩连片村级工业园改造升级
当前,佛山全市有1000多个村级工业园,其中南海区就占了612个。村级工业园已经成为南海发展的最大瓶颈。作为南海今年重点推进的工作之一,昨日的发言大会上,不少委员也提出了关于村级工业园整治的建议。
南海区政协委员、佛山市和美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政协狮山镇工委会副主任谢达海提出:“打造智慧村级工业园,从基础做起。”他表示,南海600多个村级工业园要全面提升改造不可能1-2年就可以解决,可能要有8-10年规划,但在这个时期,村级工业园仍每时每刻在运转,安全、消防、环保意外仍然每一分每一秒存在。他建议要加强提升全员培训力度,利用中介培训机构针对行业、岗位制定不同培训教材,以集中培训,中型、标杆企业树立示范点,统一竖立工业园宣传栏等形式加强培训,提升员工的意识。
对此,南海区政协委员、佛山市南方鞋材有限公司董事长、南海区鞋业行业协会会长、政协桂城工委会副主任伦永谦也提到,目前南海传统产业面临着搬迁之痛、环保之痛、融合之痛。旧的工业园区改造,企业必须拆迁搬离,寻找新的经营场地;传统产业都普遍存在环保方面的短板和制约;如何融入城市化进程,传统产业无论是技术人才还是先进生产力都面临着困境。
那么如何“对症下药”?伦永谦建议,在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中可结合传统产业集聚转型升级发展做好“三个典范”:建设高标准的现代化产业园区,实施行业规划,设立准入制度,让传统产业进园上楼实现转型升级;通过建设环保集中处理中心等形式实施产业统筹集中规划治理,推动传统产业环保治理达标;切实加快金融、地产业反哺实体经济的步伐,推动金、科、产、城、研的高度融合,推动传统产业与城市共生共融。
“村级工业园对南海的影响是全局性的,不仅阻碍产业转型升级,影响城市发展空间和环境质量提升,而且带来消防、环保、治安、安全生产等严重的社会治理问题。”针对南海村级工业园改造的话题,南海区委副书记、南海区区长顾耀辉也重点做出回应。
他表示,今年南海必须做好五个坚持,在村级工业园整治上力争突破。首先就是要坚持政策驱动,充分释放国家和省赋予的系列土地改革政策红利,及时研究制定和修改完善相关政策,进一步提升村级工业园改造动力。当前,南海计划在集体土地整备、混合开发、集体和国有建设用地空间调整、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等方面进行探索。
此外,南海今年将继续大力推进60个合计2.48万亩的已认定改造提升试点,今年将力争清拆整理土地5000亩,新建成产业载体45万平方米,并重点推动6-8个千亩连片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项目。在此基础上,再谋划一批、推动一批、提升一批,形成全面推进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的工作合力。同时,南海将政府主导、公资先行、靶向招商。尤其是结合主题产业社区建设,进一步明晰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后的产业发展定位,锁定创新、绿色、智造等高端产业项目,高起点开展定向招商,凸显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的成效,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提升。
建议
关键词:“两高四新”产业
大力推进商业化加氢站建设
整体输出南海物联网解决方案
今年举行的南海区第十三届党代会第四次会议报告提出,南海将聚集“两高四新”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先走一步。而在昨日举行的政协南海区十三届四次会议的“抢麦环节”,不少委员围绕“两高四新”产业提出了建议。
所谓“两高四新”,即为高技术制造业、高品质服务业,以及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型生物医药产业、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
作为南海区“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一环,南海区近年在新能源产业上动作频频。南海区政协委员、佛山南海力合星空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峰在发言中表示,南海未来氢能源产业的发展,需要从完善氢能产业政策保障体系、引进产业化应用开发和检测等技术服务机构、超前规划重点区域、推动氢能科普及示范应用性能的推广和使用以及加强资源协同合作等五方面着手。
“作为氢能产业的先行者和实践者,南海应制定金融产业发展战略及实施路线图,大力推进商业化加氢站建设,补齐经济存储运输等产业链。”刘峰说,“氢能产业链长撬动资金巨大,可通过建立产业创新联盟,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整合优质资源,共同推进氢能产业发展。”
同时,亦有政协委员关注电子信息产业。来自南海数据统筹局的黄思华认为,万物互联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重点推进的一个战略方向,2016年中国工业物联网产值达1896亿元,预计到2020年工业物联网的产值将达到4500亿元,而工业互联网只占物联网产业中不到1/3的产值,物联网产业的未来大有可为。
她从物联网应用的硬件、软件和研发这三方面,为南海发展物联网产业“支招”:“一是发展物联网模块芯片,提升核心基础硬件的供给能力;二是开发互联网的软件系统,整体输出南海区物联网的解决方案;三是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增强物联网应用创新能力。”
履职以来撰写了多份有关金融的提案或信息的南海区政协委员、经融学博士秦伟新,今年准备了《构建制造业金融景气指数体系,擦亮南海制造业金融品牌》提案,着重强调为南海制造业提供金融服务。
“制造业景气指数建议由区金融办主办,利用大数据理念,把数据统计出来,定期向社会发布出来。制造业景气指数体系可以细分为先进制造业金融、传统制造业金融以及智能制造业金融等子体系。以科学反映制造业发展情况,助推实体经济发展。”秦伟新认为,制造业金融景气指数体系在操作上具有现实的可行性。
秦伟新着重介绍了构建制造业金融景气指数的“三个有利于”。他认为,一是有利于擦亮南海制造业金融的品牌。通过定期向全社会发布广东制造业金融景气指数,有利于提升南海在制造业和金融业的区域话语权,擦亮制造业金融这个品牌。二是有利于进一步做实金融高新区。十年来,金融高新区获得长足发展,制造业金融景气指数的定期发布有利于提升广东金融高新区的内涵。三是有利于本土制造业经济的持续发展。景气指数的构建与发布必将进一步提升南海产业经济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号召力与集聚力,助推产业升级和持续发展。
采写:南都记者关婉灵何国劲通讯员邹永榆叶宁
新闻推荐
南海区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开幕黄志豪、唐冬生、顾耀辉等到会祝贺,张辉明作区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佛山市南海区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开幕。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摄聚焦2019南海两会珠江时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