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城区高能激光应用推介暨特种光纤技术重大成果发布会,激光产业应用合作项目签约。/佛山日报记者符诗贺摄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刘焕彬接受媒体采访。/佛山日报记者符诗贺摄
昨日上午,全市举行2019年上半年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投产活动,禅城区11个开工项目中,华南高能激光产业园(佛山光城)尤为引人瞩目。当天下午,在各界高朋的见证下,作为激光产业园的组成部分,华南高能激光研究院正式揭牌。
过去多年,越来越多的行业尖兵、高端人才选择禅城作为放飞梦想之地。聚焦智能、节能、高端装备和健康等四大产业。仅2018年,禅城就新增意向、签约、动工项目91个,投资额超600亿元,其中不乏宝光新宇、科力远等引领行业风向的翘楚。
随着它们的进驻,禅城的新经济森林效应愈发生动,禅城高质量发展之路愈发宽阔。
每一个选择,可能就意味着放弃另一个可能。纷至沓来的“金凤”们,为何能抵御其他选择的诱惑,栖在禅城的枝头?
打开新经济发展城市空间
禅城一手以交通为抓手,打开东西南北的城市门户,打破城市孤岛效应,融入珠三角乃至粤港澳大湾区,拓展城市空间;一手以园区经济为抓手,突破经济纵深不足限制,打造一批新载体、新平台,打开创新空间。
作为写入禅城区委全会报告且肩负新兴产业“成木成林”使命的重磅项目,华南高能激光研究院就坐落于禅西——佛山市高新区禅城园,与它相邻的,是奥利地老牌工业巨头——安德里茨新落成不久的中国总部大楼。
华南高能激光研究院落地前,主要牵头建设单位——佛山市宝光新宇实业有限公司也曾“绕树三匝”,直到来到禅城、发现禅西后,最终敲定选址。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宝光就在禅城。”禅城区委书记刘东豪感慨,当年禅城下大力气推进禅西片区建设,腾出发展空间后,就一直在等,因为要实实在在地引入有巨大影响力的项目,支撑整个城市发展,改变城市形态、经济形态。
禅西的变化,正是禅城区城变的投影。
过去多年,面对城市边缘化、产业空心化的隐忧,禅城一手以交通为抓手,打开东西南北的城市门户,打破城市孤岛效应,融入珠三角乃至粤港澳大湾区,拓展城市空间;一手以园区经济为抓手,突破经济纵深不足限制,打造一批新载体、新平台,打开创新空间。
正因如此,禅城才能以二线城市的资源禀赋,打造了一线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城市服务配套;也正因如此,禅城才能营造具有成本等比较优势的创业、创新环境,让各种新生力量在禅城这片土地蓬勃生长。
开工项目华南科技装备产业园(一期),正是华南高能激光产业园生产平台所在地。
作为一个脱胎于村居工业园的生态产业园,这一园区于去年6月启动,随后就引入一批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项目。中心城区的公共服务、城市环境配套,成为这个园区从一出生就被瞩目的关键砝码。
链接传统制造转型大市场
身处大湾区,且作为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试点的佛山,对激光等先进技术运用来说,意味着更广阔的市场、更丰富的应用场景。
“为什么选择禅城、选择佛山?排第一的原因,是佛山制造的基础。”华南高能激光研究院执行院长李昊锦认为,身处大湾区,且作为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试点的佛山,对激光等先进技术运用来说,意味着更广阔的市场、更丰富的应用场景。
禅城的可贵,正在于此。作为佛山中心城区,禅城也是佛山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汇聚之地。从禅城出发,链接佛山乃至珠三角传统制造向先进制造转型的庞大市场,让新技术的种子开花结果,成就企业梦想、发展禅城经济,正是众望所归。
这在禅城区28日开工的4个产业项目中也得到体现。以抓项目、抓平台,做大做优中心城区功能为己任,禅城无论是引入高端制造,还是发力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项目,焦点都在于汇聚大湾区高端创新资源,推动佛山制造行业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
刘东豪表示,在佛山制造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禅城希望以华南高能激光产业园、科力远等重点项目为依托,既跨界推动传统产业降成本、提品质,实现增量变革;也带动上下游产业集聚,构建新的产业链、新的产业集群、新的平台生态。
把营商环境作为生产力
禅城区将依托企业服务中心,在构建企业服务的办事清单、办事指南,把个案变成经验、数据的基础上,搭建一个聚集政府部门及企业家、专家、机构、中介等第三方机构的服务平台,打造一个企业服务的“大众点评”体系。
尽管早就听闻禅城政务服务的效率,但真正领略到时,李昊锦还是吃了一惊:利用远程微信系统、人脸识别软件,禅城成功帮助华南高能激光研究院解决部分人员的异地办理问题,不到两个小时,就办理完毕研究院主体注册手续——同样的手续,在其他地方需要15天。
类似惊叹,在禅城并不鲜见。过去几年,禅城以信息化为突破口,从自然人一门式改革起步,一年一个台阶,治理信息化和现代化融合共进,相继推出法人一门式、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以及商事主题办等企业政务服务新举,逐步构建起高效率、低成本的国际化营商环境。
把营商环境作为重要生产力、重要招商砝码,打造大湾区一流营商环境,禅城的改变还在继续。去年12月,禅城区启用企业服务中心,打破政企信息不对称痛点,努力开创“一个门户找政策、一个入口解诉求、一个平台做申报、一套数据分析经济”超预期服务新模式。
根据计划,禅城区将依托企业服务中心,在构建企业服务的办事清单、办事指南,把个案变成经验、数据的基础上,搭建一个聚集政府部门及企业家、专家、机构、中介等第三方机构的服务平台,打造一个企业服务的“大众点评”体系。
不仅如此,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2016年禅城推出“禅十条”系列产业扶持政策,全面助力产业发展。过去三年累计兑现各类扶持资金16.88亿元,受惠企业5106家(次),为企业雪中送炭,推动企业营收和效益双提升。
(佛山日报记者邓磊)
新闻推荐
禅城对全区百家农贸市场进行评级,评为B级或以上的占八成15家农贸市场获评A级市场
珠江时报讯(记者/黄瑶通讯员/叶家骅)记者昨日从佛山市禅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2018~2019年度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管理量化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