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讯 记者张闻、通讯员杨嘉烨报道:2018年投入50亿元推动广佛跨界河涌160项工程;今年投入再次“加码”,除工程外,今年还要推动广佛跨界河涌主河道入河排污口清理,保留的排污口都必须要有二维码“身份证”。这是记者昨日从佛山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的信息。
机动车成为首要大气污染源
在城市空气质量上,2018年佛山市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分别为11微克/立方米、41微克/立方米、60微克/立方米、35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CO)浓度的第95百分位数为1.2毫克/立方米,臭氧(O3)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浓度的第90百分位数为172微克/立方米,考核关键指标PM2.5实现有监测数据以来历史性首次达标。
与上年同期相比,PM2.5、PM10、SO2和NO2年均浓度、全年臭氧(O3)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浓度的第90百分位数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降幅分别为12.5%、4.8%、15.4%、6.8%和1.1%;全年CO浓度的第95百分位数同比持平。2018年度全市优良天数为293天,优良天数占比为80.3%,与上年同期相比,优良天数比例上升0.8个百分点。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为O3和NO2。
而在污染源解析上,分析发现,机动车尾气源超越工业污染源,成为PM2.5因子的首要污染源,占 41.8%;燃煤源、工业工艺源和二次无机源依次排名第二至第四,占比分别为 14.8%、12.8%和10.2%。其余污染源占比均在 10%以下,分别为扬尘9.0%, 生物质燃烧 6.0%,其他5.4%。
河涌排污口全部要有“身份证”
广佛跨界河涌治理是水环境治理的重要方面。2019年,佛山市生态环境局以及各区环境部门将坚持“四源共治”,将消除广佛跨界河涌劣Ⅴ类水体作为重中之重。在生活污染源的治理上,环境部门将新建300公里污水管网,3间污水处理厂要新建、扩建;佛山还将在每个区选择2个楼盘为试点,对小区的雨污分流进一步完善,解决多年以来因洗衣机放在阳台,洗衣水流进雨水管道的“尴尬”。
在工业污染治理上,2019年,佛山要完成广佛跨界河涌沿线53个村级工业区治理,并在今年9月完成1400家散乱污企业整治;规范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同时,佛山将继续推动广佛跨界联合执法专项行动,重要排水企业要进行明管化改造。在重点流域支涌整治上,佛山将完成广佛跨界河涌主河道的排污口清淤整治,要求主河道必须要有保留的排污口、排水口“身份证”。
据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赵颖介绍,2018年,佛山在广佛跨界河涌工程项目总投入达到50亿元。根据目前透露的信息,2019年,仅南海区就将在广佛跨界河涌污染治理工程项目中投入35亿元。
新闻推荐
购房者签订购房合同时要认真看清补充协议的内容。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钰凤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枫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