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带着早早复诊。
出生时不过巴掌大小,皮肤还是胶冻状,无法正常呼吸,面色发绀,心率仅为正常新生儿一半……当“早早”去年10月20日在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出生时,体重仅530克。而比他早一点来到这个世界的哥哥也不过才900克。日前,这对早产双胞胎经过医护人员130多天的精心呵护,哥哥还需在医院继续接受治疗,体重已经增加到5斤多的早早已经顺利出院。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马俊贤通讯员陈琳
惊奇:
双胞胎早产只有巴掌大
昨日上午,记者在禅城区中心医院见到了早早,当天是妈妈带着他来医院复诊。早早躺在妈妈怀里喝奶时而安静时而啼哭,非常可爱。如今已经长到5斤多的早早,4个多月前出生,出生时的体重仅530克。“他还有个哥哥,营养生长稍充足,出生时体重也才900克”。该院新生儿科主任莫文辉告诉记者。
据介绍,双胞胎母亲刘女士是一位43岁的“二孩”产妇,“去年4月发现怀孕双胞胎,当时医生就提醒可能有点危险,会出现早产”。去年10月20日,刘女士检查时被发现胎膜早破、羊水过少,自己还有妊娠合并糖尿病。看见如此情况,莫文辉当天就马上为刘女士安排生产,不久便顺产出一巴掌大男婴,皮肤还是胶冻状,约10分钟后娩出另一更“迷你”的小男婴早早。“该双胞胎是单绒双羊,即一个绒毛膜两个羊膜囊腔,共用一个胎盘。生下来时胎龄只有26周,小的评估才24周,都没发育完全就生下来了。”
救治:
130多天精心呵护治疗
出生后的双胞胎无法正常呼吸,面色发绀,心率也较正常新生儿低得多,出生后立即就插上了气管插管,住进了重症监护病房。“早早这种出生时体重小于1000克、胎龄还小于28周的属于超低体重的极早产儿,很快就出现了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部发育不良,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和反复感染等,治疗一点都不能疏忽大意。”“早早”其实是医护人员给他起的小名,为了救护这个“小天使”,莫文辉与医护团队制定周密的治疗方案,并根据早早的病情细致调整。委派有经验的护士24小时全天照护到每一时刻血压、心率的监测跟踪,“包括呼吸机辅助呼吸、先进的婴儿保暖箱,最大限度还原妈妈子宫内的温暖环境,还要静脉营养和抗感染治疗。”
据莫文辉介绍,早产儿最难过的是呼吸关,肺部发育不良的早早刚出生就得通过呼吸机辅助呼吸,还要用一些促进肺成熟的药物。莫文辉告诉记者,早产两个月后,早早才逐渐脱离呼吸机自主呼吸。还有消化关,莫文辉表示早早刚开始只能通过静脉注射和胃管打入吸收营养,“开始时每次就只能注射几毫升,过2个月后开始喂奶,能吃20~30毫升。”早早还要过感染关,莫文辉提到早产儿身体各器官系统还未发育完成,抵抗力很弱,就要通过保暖箱和药物辅助,也是2个月后随着肺部功能的增强,早早的感染情况就逐渐减少了。
出院:
开展袋鼠式护理指导
除了医院多学科协作诊疗和连续性护理,该院还让刘女士参与到治疗中,“临近出院时,我们开展了开创性的袋鼠式护理指导,通过接触、抚摸、哼唱歌谣等方式进行亲子交流”。莫文辉表示这可以让早产儿得到温暖及安全感,有利促进发育,同时也能有效缓解父母的焦虑,满足亲子需求,为后续喂养护理提供详细具体指导。
经过130多天的治疗,一切指标正常的早早于上月28日出院。刘女士表示,早早现在能吃70~80毫升奶了,发育挺不错。“他会听声音辨人,有人喊他就会看过去。睡觉时眯着的眼睛还不时睁开,看见旁边是妈妈才又安心睡去。”谈起平常的趣事,刘女士很开心。不过,早早的哥哥因为肺部发育还不完全,动脉导管未闭,长到7斤多的他还得在医院再治疗起码1个月。据了解,刘女士是本地人,家庭经济条件一般。面对两个早产儿的治疗费用,该院也通过联系社会机构和筹款等为刘女士尽量减轻负担。
提醒
孕妇要重产检防早产
情绪稳定防过度劳累
据莫文辉介绍,去年该院接生了4000个新生儿,其中有大概300多例属于不到37周的早产儿,还有十多例是属于超早产,“这些婴儿里有不少都来自高龄产妇。”记者了解到,两年前,禅城区中心医院也曾经出现一名出生体重仅560克的宝宝“点点”,当时也是莫文辉负责救治,母亲也是高龄产妇,87天治疗后点点就出院回家了,“医院对他也在定期追踪,现在点点都1岁多了,在点点爸妈发来的视频里,点点已是生龙活虎”。
据莫文辉介绍,孕妇年龄过小或年龄过大、体重不够、多次的人流等问题以及孕妇在怀孕期间的一些不良的生活行为,比如情绪不稳、滥用药物、过度劳累等都有可能产生早产。莫文辉提醒,孕妇需要加强产检,在怀孕期间就要学习基本的孕婴安全小知识,避免造成早产,发现问题就要及早和医生沟通及时治疗。但她也表示,因为技术进步,就算是极早产儿也有很大的概率救治成功,通过后期治疗也会成长得很好,孕妇不要轻易丢失信心。
莫文辉提到,目前医院已形成多个科室的闭环处理通道,孕妇从进医院到最后生产出院和后续康复都有涉及,“比如早早出院3天就要回院复诊,头一个月每周一次,以后医院也会定期追踪宝宝的生长情况,保证宝宝的健康成长。”
早产宝宝闯关记
2017年,顺德妇幼保健院一位接受试管婴儿的40岁孕妇早产了600克的手掌宝宝,宝宝胎龄只有6个月,经过近三周的抢救与观察后恢复正常;
2017年,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也诞生了一个孕28周、出生体重仅800克的早产宝宝,经过近3个月救治后出院;
2018年,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一位38岁产妇早产3胞胎,大儿子出生时体重为960克,小儿子体重为870克,最小的女儿体重仅为815克,三胞胎体重加起来才5.29斤。经过医护人员十余天的细心照料,情况趋于稳定。
新闻推荐
石湾举办庆“三八”妇女节趣味运动会500名妇女代表运动场上展风采
■选手们正在玩传送瑜伽球的游戏。珠江时报讯(记者/楚琴摄影报道)昨日,半月岛湿地公园足球场上的趣味运动比赛十分精彩,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