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今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这一战略定位,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热议。
■ 张 畅刘立波
规划纲要落地,多领域迎来发展新机遇
沿着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澎湃动力不断迸发。 数据显示,2018年,广东研发经费支出2600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达2.65%,区域创新综合能力保持全国第一;新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25%;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4万家。
据了解,大湾区不仅拥有大量高新技术产业,还拥有实力雄厚的传统制造业,这些都为先进技术与传统工业结合奠定了基础。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人、工业互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等行业有望在大湾区率先实现突破和产业化应用。
1月7日,《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发布。“启动实施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共建重大创新平台和成果转化基地,共同开展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一系列新措施加快落地,让粤港澳三地的创新者倍感振奋,将加速大湾区内创新要素的流动。
与此同时,与前沿产业相关的研发设计、现代物流、金融信息、商务服务、法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也将有广阔空间。此外,休闲旅游、养老、教育、文化娱乐等现代服务业也将迎来良好机遇。
科创赋能企业,科技智慧小镇崛起
据了解,广州明确将深度参与建设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佛山提出要围绕装备制造、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等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深圳则明确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合作示范区”、建设粤港澳青年创业区。
当前,在粤港澳大湾区,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关键要素正加速流转——拥有国际一流大学及全国高等院校170多所;共有40余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伙伴实验室以及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聚华为、腾讯等一批领先世界的创新型企业。
在华为、腾讯等创新型企业带动之下,传统企业也纷纷转型升级,大力推动自主创新。以碧桂园为首的领先房企“高科技综合性企业”的新定位,则为先进科技赋能产品与服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
2018年9月,碧桂园对外宣布正式进军机器人领域,旗下博智林机器人公司开始在顺德打造10平方公里的机器人谷项目,计划在5年投资800亿元引进上万名国际一流研发人才,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平台,打造覆盖机器人全产业链的生态圈。
与科技创新相对应的是科技智慧小镇的崛起。据悉,目前,碧桂园在大湾区已落地多个产城项目。碧桂园潼湖科技小镇2018年9月底一期开园后,吸引了一批物联网科技企业和创新载体进驻,共同打造物联网生态圈和智慧科技小镇。顺德新能源汽车小镇已有二十余家汽车创新领域龙头企业签约入驻。
随着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加快布局建设,一条融研发、转化、制造于一体的创新通道正在粤港澳大湾区快速打通,新技术、新思维迅速跨界融合。
新闻推荐
红椿煎蛋冷冻海鲜的合理解冻是保证质量的关键咸骨浸洱海菜何谓尖上尖?有两重含义。一是顺德人叫吃得精为吃得尖;第二重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