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边立交周边地区经过综合治理后,环境大大改善。(通讯员供图)
珠江时报讯(记者/刘永亮通讯员/黄素娴)记者从南海区有关部门了解到,作为南海区城市治理和城市形态提升的重点工程之一,谢边立交周边地区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大部分项目已经完成。其中谢边立交周边地段排水设施提升、重要节点绿化景观提升、佛山大道沿街建筑外立面改造、立交桥亮化提升等项目全面完工,2018年9月25日改造后的谢边收费站也已全面通车使用。
打造城市更新亮点工程
在3月15日召开的南海区政府全体会议暨城市治理、村级工业园整治提升工作会议上,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黄志豪提出要以抢占高点、消除黑点、创建亮点、打通痛点这“四点”加快落实全区城市治理、中心城区城市形态提升和村级工业园整治相关工作。
谢边立交周边地区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作为佛山市打造中心城区北门户的重点工程,不单是城市重要节点景观提升项目,更是一个政府引导、市场跟进的村级工业园整体改造项目。为此,南海区从一开始便将其视为城市更新的亮点工程,从2017年4月就启动改造。
项目改造范围东到谢边涌、西达禅西大道、南至乐安牌坊、北临机场路口,总面积约25公顷,涵盖产业升级、生态环境提升、交通疏解、市政设施改造、环保治理、治安环境改善、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等多个方面。
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黄志豪多次了解项目情况,区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亲自抓进度,及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问题。区长顾耀辉、副区长陈绍文多次赴广佛高速公路公司协调问题,促使项目能按进度推进完成。
目前,谢边立交周边地段排水设施提升、重要节点绿化景观提升、佛山大道沿街建筑外立面改造、立交桥亮化提升等项目全面完工,2018年9月25日改造后的谢边收费站全面通车使用。
创新激发市场改造动力
项目负责人表示,谢边立交周边地区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突破了以往简单的景观工程改造思维,而是定位为造福群众的民生工程,把城市的景观提升工作升级为集交通疏导、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人居环境整治、生态环境提升等为一体的村级工业园治理工程。
据悉,为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在项目实施前,相关部门和单位对片区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研,了解存在的问题、群众的需求,针对性地提出适合当地的措施。其中,核心区改造成公园,是充分听取了村民的意见;复建区采取承租土地而不是征收土地的模式,也是尊重村集体意见。
“谢边立交周边地区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是村级工业园改造方式方法的有效探索。”项目负责人表示,此次改造采取政府引导、公有资产投入、市场跟进的模式,“其中政府主动承担完善公共配套设施等基础性投入,避免将基础投入的成本转嫁到市场中,使投资企业因成本收益的平衡而无止境地提高地块开发强度,为村级工业园改造及城市更新提供了一个"以生态环境与服务环境体现品质与价值,不以高强度开发论英雄"的科学、可复制的模式。”
项目改造成效
●完成谢边收费站改造
通过改造,拆除大型广告牌,消除安全隐患;挖掘本地文化,采用钢结构方式改造收费站,使城市门户体现地方特色;收费系统对接省交通集团最新的系统进行升级提升,新增两条ETC通道,对收费广场的标线进行重新标画,提高车辆通行能力,一定程度上缓解周边片区交通压力。
●完成谢边立交绿化、亮化提升工程
通过对立交桥底安装灯具,清理立交桥底垃圾,更换安装高速路匝道及桥底安全格网,采用疏林草地的绿化改造模式改造周边原有的密集灌木林,减小隐蔽空间,提升周边安全性,消除治安隐患点,提升立交周边及城市整体的安全性。
●完成佛山大道沿街五位一体提升工程
对沿线建筑外立面粉刷,修缮窗户防盗网,拆除违规广告招牌;对周边积水内涝路段改造排水管道,加装排水泵站,解决过去暴雨天气因排水不畅积水内涝而加剧周边交通拥堵的情况。
●推动谢边立交核心区公园改造工程
将核心区规划设计成一个对公众开放的休闲体育公园。拆除核心区内低产值的工业厂房,腾出空间建设公园绿地,提升环境品质,完善周边公共服务设施。
●推动东西村级工业园改造升级项目
政府与村集体协商,以政府承租、公有资产运营、1:1复建形式,将原来产业附加值低、污染严重、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村级工业园改造成为高端产业载体,东片区复建改造为岭南文创院落空间,西片区复建改造为高端物流仓储中心。
新闻推荐
南海召开2018年殡葬管理工作总结暨2019年清明保障工作会议建议错峰出行倡导文明祭扫
珠江时报讯(记者/戴欢婷通讯员/李力)昨日,。会议透露,清明期间各墓园周边路段均有交通管制,各墓园均设有鲜花祭扫区,请市民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