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沥广佛国际商贸城片区环境越来越好,图为九龙涌景色。
■大沥“花满沥城”行动硕果累累,图为大镇朝阳花海。
■大沥交通路网不断得到优化,图为太平大道。
空间格局再造,是大沥2018年城市发展的关键词。如今,铺开大沥镇城市发展的壮美画卷,中轴核心区、海北新城、城南片区如山脊般崛起,广佛国际商贸城中心区筑就绚烂广佛城市客厅,“花满沥城”行动从细节处为城梳妆,清亮的香基河、水头涌等尽诉柔情……大沥正推动生态建设从“浅绿”向“深绿”转变,助力构筑“一环生态圈”,打造与“全球创客小镇”“全球采购中心”相匹配的城市环境。
在“全球”战略的号角下,已有越来越多的国际创客、高端人才来这座小镇筑梦。如何留住他们?大沥的答案是继续提升城市品质。今年,大沥将全面开创“一轴两翼同发展,三城多园齐改造”的城市发展新格局。通过一系列举措,这个连接广佛的小镇将对标国内外先进城市,注重品质提升,丰富发展内涵,进一步优化城市布局、产业结构和生态空间,全面增强自身的城市吸引力和发展软实力。
■发展成绩单
“软硬兼施”勾勒城市新形象
1月8日,佛山“一带一路”国际商贸洽谈会在位于大沥镇的广佛国际商贸城举行,在300多名国内外嘉宾面前,大沥自信地展示了自己的城市环境等“家底”。一幢幢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商业大厦,加上周边小桥流水绿树红花的生态环境,为众人呈现出大沥城市建设“样板间”的真实模样。
大沥的土地开发强度是全区最高的,在城市转型方面挑战颇大。通过近年的不断努力,大沥已经初具现代城市的形态和规模,但仍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令人欣慰的是,大沥如今已经有清晰的思路,就是尽快融入千灯湖片区,以及加强跟广州中心城区的衔接。
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千灯湖城市轴大沥段,实现“城市过河”“产业过河”“环境过河”,成为了大沥在城市转型方面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千灯湖城市轴全长12.8公里,其中7公里落在大沥。南海的城变是从千灯湖片区开始的,而如今大沥城市蝶变的落脚地之一,则在于这条7公里的轴线。目前,千灯湖城市轴大沥段已建成多个重要的城市和产业载体,与九龙公园等生态项目一道,勾勒出大沥崭新的城市天际线。
大沥打造城市形象不仅仅只靠“硬件”,还有“软件”的提升。在实施“全球”战略的当下,为树立国际化形象,大沥已发布了城市VI系统,当中包括了以“沥”字作为设计元素的形象标识,形成大沥城市的视觉记忆。仔细观察便不难发现,在这个城市标识的设计中,大沥特意融入了“古钱币”的形象。
除了城市标识,大沥更面向全球自信地打出了“做生意,来大沥”“创新大沥,欢迎您”两大城市品牌口号,向社会传达大沥的巨大商机和财富效应,展现大沥开拓进取、海纳百川的人文精神。今后,这个城市VI系统将会全面应用于招商、宣传、社会管理等各个方面,勾勒大沥这个城市浓重的商贸气质。
用缤纷花色装点美丽家园
从今年1月开始,白沙社区居民林凤兰便爱上了到家附近的沿江路散步,因为这里有了崭新的休闲步道,在这里与家人看着江景聊着天,感觉分外惬意。
经过去年密锣紧鼓的建设,大沥镇沿江路(白沙段)滨河景观工程终于揭开了面纱。该工程面积约6.5万平方米,如今该路段内已配备了人行休闲步道、公厕等基础设施,还有可供游人休息、观赏滨河风光的景观平台。这个项目的落实,意味着“南海外滩”项目的推进迈进了一大步。“南海外滩”项目位于大沥海北金沙洲片区东部,包括沿江路道路工程和景观工程两部分的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成为白沙这个“老藤乡”的标志性景观。
为了给市民营造一个更宜居的城市生态环境,大沥去年动作频频,建成了南海外滩一期、雅瑶湿地公园等4个景观项目,全镇新增、改造绿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
除了大面积的生态建设外,大沥也致力从细节处为人们装点美丽家园。“这本画册很精美,我要好好收藏。”3月13日,拿到首发的《花满沥城》画册,大沥市民张慧晶爱不释手。这本画册以五个不同的篇章,集纳了大沥从大街到小巷、从社区到庭院的精致花景。这本画册记录的,正是大沥在过去一年多来“花满沥城”的成果。
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大沥今年的春天比以往点缀了更多各色花卉,也洋溢着更多文明的气息:多个样板社区与多条样板道路,让“一路一品种,一季一花色”有了初步的轮廓;位于盐步社区和大镇社区的灿烂花海,让人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缤纷景色;镇和社区分别组建起了种花协会,潜移默化之下,在街头巷尾和微信群上,人们热议各种种花养花的知识……“花满沥城”这场美丽行动,渐渐为大沥这个过往有着“硬朗”形象的经济重镇,注入了更多浪漫、温情、文明的色彩,改变着这里的城与人。
在美化环境之余,大沥还勤补短板,让整个生态环境大为改观。2018年,大沥环保督察案件落实整改,更启动了废旧金属回收行业专项整治;通过河长制的落实,如今九村涌、谢边涌水质明显改善;城南、城西污水处理厂完成提标改造,工业废水处理厂开始试运行,新增截污管网23公里。此外,大沥更通过扎实开展乡村振兴“三清理”工作,让“洁净大沥”不断升级。
提升出入口形象扮靓城市“脸面”
3月12日是植树节,这一天,大沥镇机关干部、驻军部队以及学生团体来到太平社区的新规划道路,种下了一棵棵树苗,为道路环境美化添绿。这条道路就是2018年新建成的富康北路,这条双向六车道的全新市政路南接太平大道、北连体育南路,通过打通断头路的方式完善大沥西部的路网,为市民出行提供更多便捷选择。
富康北路通车只是大沥城市建设配套工程的一个缩影。2018年,大沥在轨道交通、旧城活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其中,广佛出口放射线二期、佛江高速大沥段、横滘道口平改立等项目均取得新突破。为了进一步完善镇内现状路网结构,充分打通镇内交通的“毛细血管”,发挥次干道和支路配套道路的作用,大沥一直利用政策红利刺激社区参与路网贯通,开展环境整治。据统计,2018年全镇新建、改造道路总长超10公里,完成富康北路二期、明爱东路等道路新建,穗盐东路、泌冲路等道路改造效果明显。
扮靓城市的“脸面”也至关重要。在2018年,大沥积极提升城市出入口形象设计,从建筑形态、外立面以及城市灯光、色彩、绿化、标识等多方面进行整体提升,包括高标准完成广佛路沥东段外立面提升,谢边立交综合整治成为佛山门户亮点工程,让市民、外来投资者对大沥有更好的感官认识,彰显城市魅力。
其中,谢边立交综合整治尤为受到外界关注。如今,这片区域被人们称赞拥有“最美岭南风”。大沥对谢边立交周边建筑物进行翻新改造,对谢边立交高速出入口两侧及匝道进行绿化,并且还对广佛高速大沥出入口节点的沿街建筑墙身进行翻新喷漆、外立面线条装饰、增加亮化饰灯等,让其统一换装为岭南建筑风格。
各类城市配套设施的建设和投用,进一步方便了市民的生活。2018年,渔业社区综合停车楼已投入使用,9座公厕、11个地埋式垃圾压缩站建成投用,7座人行天桥建设有序实施……这一个个看似不大的项目汇聚起来,正在让大沥的城市功能逐步完善。
■追梦新征程
优化城市布局加速区域融合
驱车从南海大道一路往北走,当驶过桂江立交桥后,密密麻麻的小区开始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大型的在建楼盘、高端写字楼和传统的工业区。南海的城市中轴线正由南往北延伸,南海城市中心区在沥桂一体化中显露雏形,预示着南海城市的未来走向。
区域融合,是大沥今年城市发展的一大“重头戏”。在广佛国际商贸城打造崭新“城市样板间”的同时,河西沿江片区改造项目(南海之眼),则被视作千灯湖城市中轴北延的重要节点。
努力推动南海中心城区从桂城北拓,是大沥在城市转型升级上的一个重要方向。今年大沥将加速与禅桂片区对接,推动千灯湖“北延过河”,将城市中轴打造为“城产人文”融合发展示范区。此外,大沥计划积极承接广州中心城区辐射,以广佛道路贯通为抓手,推进广佛新城、海北新城建设。
今年,大沥还要通过环境、道路的提升改造,尽快融入中心城区。以广州地铁28号线接入佛山西站为契机,大沥将进一步优化城市交通路网,重点推进一批重大工程,建设多条城市动脉,积极贯通道路网路,构建畅顺便捷的交通体系。大沥计划对标广州、禅城和桂城,加快推动桂和路、桂澜路北延线以及广佛路、广佛新干线、穗盐路“两纵三横”道路改造升级。通过同步实施规划、设计、建设,实现沥桂两地道路、绿化、景观一体化,以道路提升衔接沥桂一体的“脉络”。
大沥今年还将继续完善市政设施,包括推进慢行系统建设,增加人行天桥数量,为市民营造一个更便于出行的环境;实施亮化工程,开展路灯智能化改造,亮化重要节点、桥梁、楼体、公园和滨河岸线,让灯光照亮城市夜空。此外,大沥还计划构建智能停车系统,推动公共停车位、社区停车楼、商业停车场建设,缓解停车难问题。
片区改造与微改造有机结合
区域改造,是大沥今年空间格局再造的一个重要举措。大沥计划加快河西沿江片区、聚豪片区、奇槎水头片区的旧改步伐,推动沥中、沥北、大镇、太平等工业区改造。此举不仅能提升城市的面貌,更可为产业发展腾出空间。
此外,大沥计划实施城市微改造,如打造大沥城南花园式商业街区等。同时启动活化工程,选取一批历史比较悠久的街道进行活化提升,在留住历史记忆之余,更能展现人文风貌。
大沥今年还计划从细节处打造城市亮点,营造特色城市印记。如推进一批滨河岸线景观项目,实施河心岛生态修复,营造怡人亲水环境;通过实施主干道路沿线、高速路出入口形象提升,增设街头小景和人文雕塑,持续美化城市容貌;应用城市VI系统,注重色彩协调,运用灯影艺术,结合造型美学,打造魅力多彩之城。
2019年,大沥的城市将变得更美,市民的家园也将变得更精致。大沥将继续深化“公园化”战略,扎实开展“花满沥城”行动,建设特色花海,打造美丽街区、美丽庭院、美丽阳台;继续深入推进美丽文明村居建设,改造公园景观,拓宽休闲空间,美化农村环境;优化大市政管理,提升环卫保洁和绿化养护水平,营造“村净城美”的宜居环境。
文/珠江时报记者李翠贞通讯员关艳娟
图/珠江时报记者章佳琳
新闻推荐
老人幼童走失 警民合力助团聚禅城警方提醒,市民可给老人孩子佩戴防走失定位手表
珠江时报讯(记者/郭美欢通讯员/叶家俊李景睿)近日,禅城有多起老人和幼童走失,所幸被热心市民发现后报警求助。经过佛山禅城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