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沥沥北社区湖马工业园1号楼项目招商基本进入尾声。/佛山日报记者符诗贺摄
文/佛山日报记者丘媚实习生黎明
前日,南海大沥镇召开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提出今年要加快141个村级工业园改造,盘活近2万亩工业用地,建设多个主题产业社区。
会议刚刚闭幕,大沥沥北社区的湖马工业区就响起机器轰鸣声——随着前期准备工作完结,2号地块正式启动建设,施工团队开始清理场地、测量定位、压桩……“这里会建成住宿楼和商业配套,3号楼也在加紧开发,一旦两栋大楼建成投用,沥北将崛起首个现代化产业社区。”沥北社区经联社社长彭小伟对沥北的未来充满期待。
曾经,人们提到沥北时,首先想到的是混乱的治安和低端产业;而现在,随着乡村建设和村级工业园改造提速,沥北的面貌焕然一新,居民幸福感亦与日俱增。
一个普通的农村社区缘何发生这般变化?其发展路径能否为其他村居带来启示?近日,佛山日报记者走进沥北社区,深度挖掘其蜕变和振兴的密码。
升级:旧厂房变身高端产业载体
在沥北湖马村,一栋现代五层建筑傲然挺立,与周围破旧的厂房形成鲜明对比。“这里是湖马工业区改造项目的起点。”沥北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孔伟颂介绍,该建筑的前身是大沥一家纳税超千万元的优质企业——理想卫浴。由于厂房陈旧且安全隐患密集,该企业发展备受限制,最终选择外迁。
理想卫浴出走刺痛了沥北社区班子成员的心,进而掀开了湖马工业区改造的序幕。2016年前后,在区、镇相继出台村级工业园改造方案的背景下,沥北将湖马工业区到期的66.9亩土地整合立项,拟拆除重建新的产业载体。
2017年,项目1号楼竣工并进入招商阶段。经过一年多的运作,该项目吸引了一批“金凤凰”进驻,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开始凸显。“1号楼原来的租金是80万元/年,改造后的首期租金是230万元/年。”孔伟颂说,该项收益还将每三年递增10%。
改造带来的第一桶金也让村民切实受益。“过去分红只有三四千元,现在增加到了一万多元。”湖马的村民陈锡华说,除了“腰包鼓起来”,废旧塑料等低端产业也在改造过程中被淘汰出局,村居环境日益改善。
彭小伟介绍,接下来该项目还将启动两个板块建设,其中2号板块将建住宿和商业等配套设施,3号楼则供企业生产和办公使用。待该产业社区成形后,沥北将有望与周边社区形成全新的“前店后厂”模式,带动当地产业转型升级。
更令人欣喜的是,看到湖马的变化后,越来越多村组迸发出主动改造的意愿,一场由表及里的产业变革正在沥北悄然上演。
路径:党建引领凝聚改造合力
村级工业园改造向来被视作难啃的硬骨头,但沥北不仅啃下了这块骨头,还以此带动了经济和环境的提升。一个普通的农村社区为何能实现这番蜕变?沥北给出了答案:党建引领。
该社区干部决定从党建工作入手,对社区进行全面规范建设。“对我们而言最核心的就是抓党组织的建设。”沥北社区第一书记欧旦荣介绍,沥北社区通过组织党员学习、制定激励措施等方式,不断提升党员的综合素质,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
在党建引领下,沥北社区178名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完善小区管理机制,同时开展卫生清洁、见缝插绿、规划车位等环境提升行动。
党建不仅催生了社区环境的变化,还为村级工业园改造提供了保障。欧旦荣介绍,湖马工业园改造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得知村集体需为项目1号楼“埋单”后,一些村民心里犯起了嘀咕。为转变观念和统一思路,社区组织辖区党员签订“党员承诺书”,鼓励他们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向村民剖析村级工业园改造的规划和成效。得益于此,项目顺利通过经联社股东投票表决。
为凝聚改造合力,沥北社区还从党员、群众、村小组领导中选取9名代表组成监督小组,全程参与项目决策并监督建设进度。由于过程公开透明,该项目得到了村民的支持,1号楼从打桩到封顶仅用了3个月。
如今,湖马工业园2、3号地块正在有序开发。在项目规划、报建和建设的过程中,沥北党员的身影无处不在。
新闻推荐
姚景源为佛山企业转型升级支招。佛山日报讯记者王春艳摄影报道:昨日,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