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拿着手中的平板电脑,跟老师一起用“全景学习平台”学地理。戴嘉信摄
学生们以传统节日为题材制作的轻粘土作品展示。朱苏娇摄
石门实验学校校长阳智平接受采访。戴嘉信摄
大小朋友“齐上阵”,用pH试纸检测溶液的酸碱度;学生变“戏精”,身穿不同的服饰cosplay,共同演绎一台大戏;师生共同走遍英国,品红茶、做茶点,做优雅的“吃货”;人手一部iPAD,游览埃及的“全景学习平台”进行探究……在3月23日石门实验学校教育教学开放日上,“扬长教育”的核心课程体系按十大类共112节课程进行展示,让前来参观的学生家长直呼“原来课堂可以这样玩”。
一边是平板电脑、人工智能和VR体验,让人体验了一把“未来学校”的黑科技,另一边汉服秀、书法展、“中国古典美女”地图、中国传统节日和24节气被学生们做成精美的轻粘土作品等让人眼前一亮。科技赋能课堂的同时,石门实验学校也更注重在教育过程中不断渗透和传承优秀中华文化的意识与情怀,让学生们在学习知识本领的同时,成长为一个既有家国情怀,也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112门特色体验课程线上评价满意度100%
早上不到7时,虽然下起毛毛细雨,但是陆陆续续有家长带孩子走进石门实验学校进行开放日参观,有的甚至从清远、云浮、肇庆等不同地区赶来。还有阳江、惠州、中山、江门、英德等地学校的教育同行包大巴组团来观摩。“我们是今天一早从云浮过来的,小孩昨天晚上已经兴奋得睡不着觉了。”钟女士说。
以尊重、发挥学生的个性为出发点,本次“扬长教育”课程类展示有十大类112门课程。其中包括SMES素养课程、名师特色课、石门大讲堂、深度学习技术展示课、竞赛辅导课、体验式课堂、校本选修课、智慧学习、石门心育、特色班活动课等,涵盖了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各个方面。
走进语文科组刘明丽老师的课堂,没有印象中的语文课那般,拿着书本让学生分段写中心思想,而是让学生分组以擅长的方式,解读优秀书文的经典片段、人物、环境等,体现作品的魅力和自己的理解,唤起大家对阅读的热爱。
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前提下,石门实验学校颠覆传统模板式的课堂结构,注重师生交流互动和小组合作探究,增强分享与理解意识。在物理组朱迪安、宋玲玲两位青年教师的课上,学生们用鸡蛋、广口瓶、饮水桶等常见物品结合自行设计的学生活动卡,很好地进行课堂体验猜想,探究、讨论、分析,最后总结结论。在学到科学知识的同时,又能提高创新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街舞课、化学神秘之旅课、3d打印课程、学习钟表的设计与制作……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用新方式玩转课堂,每节课的课室后面都围坐一大批家长和学生,没有位置的只好在课室窗外围观。还有的学生拿着课表,准备对感兴趣的课程逐一打卡。前来参观的学生怀着期望在“录取通知书”上签名板写上自己的名字。
“小学的学姐在石门实验学校上学,她们都说石门的师资很好,学习虽然紧张但是校园活动很多,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兴趣特长。”来自禅城的六年级学生叶景天说。
在现代的“扬长教育”全课程体系中,体验式课堂就是让学生在实践探究中获取知识、提升感悟的一种主要课堂结构模式。老师们精心设计的体验环节不仅让上课的学生学习欲望大大增强,也让不少来参观的家长和学生踊跃参与其中。
“石门实验中学是孩子梦寐以求的学校。我们今天特地来看看同龄人在这所学校就读的情况,听听同学们最真实的感受。”来自桂城的李先生说,教育是为了孩子们的快乐成长,这次借开放日契机和孩子踏进校门,全方位了解石门实验学校“扬长教育”的办学文化和价值追求,让孩子有更快乐的成长环境。
石门实验学校在2018年开放日首次启用听课家长线上评价反馈系统,获得了全课程100%好评率。
“今年开放日也不例外,后台显示约有2.6万人参与线上评价反馈,满意率再次达到100%。”据该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天还没到9时,每个家庭只能领取一份的1.8万份开放日资料全部派发完毕,40分钟后加印的3000份资料依然供不应求。不少家庭都是全家出动,按一名家长陪同一名学生参加的保守估计,在场人数已经突破了4.2万人。
未来科技赋能课堂超前理念与先进科技相融合
走进石门实验学校的科艺楼大厅,各种机器人一一亮相,原来,那里在进行一场机器人趣味对抗赛。而在教学楼的科技学习中心内,展示了由微软公司提供的平板电脑、人工智能体验、VR体验,学生和家长可以在这里领略未来学校的科技感。
在开放日前,很多家长与学生就得知学校将会开放各类智慧学习课堂和展示即将在新校区全面应用的各类先进的教育智能装备与应用系统。因此,在开放日当天直奔相关教室与体验区,率先体验了一把“互联网+教育”时代背景下学习方式颠覆式的革新与学习边界的无限扩容。
未来的课堂是什么模样?在石门实验学校教育开放日的112门特色课程中,可以总结出两个关键词:未来的理念与未来的科技。两者的融合加持,让我们看到了“未来课堂”迸发的无限可能性。
“学习学习快学习……燃烧我的练习题!”“努力我要努力,我要考全级第一!”伴随着“魔性”曲风的是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这首“学霸版的卡路里”完全由811班同学自编自导自演,将“我就是光”主题班会课推上了一个高潮。
石门实验学校的英文缩写为“SMES”,最后的一个“S”就是surpass(超越的意思)。围绕这层寓意,811班班主任郭锦华设计了主题为“勇于超越”和“我就是光”的班会课。
在这堂班会课上,有班级特色改编的“学霸版卡路里”,记录每一天的活力与美好;有班级特色自由辩论会,促进思想深度交流及融合;还有勇于超越游戏,让学生感受合作中的拼搏和进取。“学生深度参与其中,积极思考并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想法,真正感受到"勇于超越"的拼搏精神。”郭锦华说。
这就是未来课堂的模样,师生不再是简单的“授受”关系,学生也可以是“老师”。“在这节课上,我担当的是导师角色,环节内容全由学生设计,汇聚少年们的思想智慧;活动交流全学生参与,激发同学无限潜能。”郭锦华表示,在参与、设计、主持、互动中,同学们迸发出了“我就是光”的自信。
如果说“我就是光”班会课属于教学理念上的“未来”,那么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智慧课堂,则在技术方法上体现了“未来”。
例如,传统的诗歌学习也能借线上科技。在语文课《词韵风雅》上,老师温健正在引导同学使用“搜韵”APP,学习诗歌:“"任重道远"对哪一个比较好呢?我们石门的学生都自然想到校训"毋忘奋斗",从对仗工整看,可以对"山高水长"。”
该校语文老师黄英明表示,利用APP技术最具特色的是时效与共享并行。“借助学习APP,学生可以短时间内实现自主分享内容,老师也能更及时得到反馈。”
又如地理课《埃及》运用了“全景学习平台”,就把线上技术和地理学科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只见学生们拿着手中的平板电脑,运用书本和网上的知识,制作埃及旅游的电子手册。“埃及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尼罗河沿岸和三角洲地区,尼罗河沿岸还有丰富的农业文明……”在课堂的后端,老师又引导学生们上台作分享。线上与线下学习的结合,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充分动手、动脑以及动口。
该校地理科任老师刘小芳介绍,通过“全景学习平台”,学生可以通过线上技术将学习的成果和问题分享出来,大家可以围绕这些问题做相互解答,老师则从旁答疑、讲解。“将枯燥知识和文字转化成立体的知识,这样的学习会更加直观。”石门实验学校教师戴鑫贻说。
在传承中创新培养博古通今的复合型人才
除了充满现代感的“智慧课堂”展示外,不少老师还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在道德与法治课上,教师梁艺婵与阮娜选择了名著《西游记》作为教学素材,引导同学们根据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来记住专业的版权法律知识。
走进韦寺林老师的地理课,在讲解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时,他巧妙地引入了广东粤曲元素,传授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
此外,李勇老师利用九宫格讲述数独的奥妙,让学生感受古人的智慧结晶。而钟棋微老师的说明文教学课则参考了现在最火的《国家宝藏》节目的形式,培养学生语感、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的同时,也让同学们尽情浏览民族文化的宝库。
每逢石门实验学校体艺节,学生将会开展水果拼盘、艺术插花等活动,他们的粘土作品、汉服等服装设计等也在此次开放日活动中一一展示。
走进石门实验学校美术室,可以看到学生们展示的作品基本都是以春节、中秋节、重阳节、24节气等为主题,并灵活运用月饼盒、一次性餐盒等作为装饰,作品形态各异,充满艺术感。惊艳的设计和创意让观赏的老师和家长们不禁竖起大拇指。
“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们能够把艺术美和生活美结合起来,继而发现美、创造美、享受美。”石门实验学校美术老师王凌表示,这也是为响应“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号召的体现。
“早上好!”“石实欢迎您!”本届开放日校门口,七年级的学生陈溢朗、陈雯熙、陈子涵身着汉服,不时给前来参观的学生、家长介绍学校的特色课程。
从事教育行业的家长黎瑞玲带着四年级的女儿过来参加开放日。她表示,汉服秀、即席挥毫活动让她印象深刻。“这个环节很好,让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也希望女儿看完学校以后,可以早早地树立目标,好好学习。”黎瑞玲说。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需要我们很好地传承和弘扬,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石门实验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阳智平表示,石门实验学校积极契合面向未来的教育需求,在决心打造华南地区首间“未来学校”领航校的同时,也更注重在教育过程中不断渗透和传承优秀中华文化的意识与情怀,让同学们能在学习知识本领的同时,能成长为一个既有家国情怀,也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聚焦
石门实验学校报考“干货”
小升初一直是家长关注的焦点。23日,佛山市南海区石门实验学校第十九届教育教学开放日共吸引4.2万人到场参观体验。今年9月,石门实验学校将搬迁至位于南海区大沥镇体育路的新校区。这所“未来学校”,将带来智慧校园的崭新系统。
作为教育部“未来学校”项目华南地区首间“领航学校”,石门实验学校素来备受关注。怎样才能入读石门实验学校?今年9月启用的新校区将带来什么新特色?南方号“佛山大课堂”邀请了石门实验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阳智平以及副校长杨鹏解读学校办学理念,以及招生面谈“干货”。
9月份启用新校区
为“未来学校”项目华南首间“领航学校”
问:新校区目前的建设进展情况是怎样的?
阳智平:目前学校主体建筑已经封顶并进入装修环节,今年9月将正式启用。新校区邀请了教育部权威专家与知名科创团体全程参与石门实验学校“未来学校”项目发展规划、校园整体规划、建筑内部空间、环境创设、“智慧校园”系统等方案的研讨论证及实施。
问:新校区将有何“科技范”?
阳智平:新校区将建设多功能的“扬长教育”综合楼、高端千人演艺厅、佛山首个扬长教育学术交流中心、交互体验式的多元智能展示中心、国家标准的恒温游泳馆、体育馆,佛山车位最多的中学地下停车场等。同时新校区还将打造超强硬件深度融入“互联网+”,创新教育理念的“智慧校园”。通过数字班牌、纳米黑板、数字选课系统、VR实验室为依托的智慧教育平台将会在精心打造的“智慧教室”、多媒体报告厅、各类扬长教育中心、现代化图书馆中出现,整个校园将成为一个智慧环境、智慧学习、智慧服务、智慧管理融为一体并且无限延伸的智能教育空间。
问:搬迁至新校区后,新校区将怎样与石门中学保持紧密联系?
阳智平:整体搬迁新校区的石门实验学校单位性质不变、办学体制不变,继续由石门中学直接派出管理团队,并在学生初高中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成长教育、导师制个性化培养、“互联网+”教育技术应用、虚拟仿真、人工智能、创客教育等方面深度共享资源。
问:石门实验学校的师资力量如何?
阳智平:石门实验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全校共有教师205人、教辅人员105人,教师学历100%达标,全部获得大学本科或以上文凭。学校的教师以各类高级职称教师,省市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市区优秀班班主任、优秀教师为主,加上一批从国内外名牌大学毕业的年轻教师,形成了一支教学风格鲜明、教学业绩雄厚、深得学生与家长爱戴的名师团队。
小升初资讯抢先看
2019年招收1200名七年级新生
问:今年小升初,石门实验学校的面谈侧重考查什么?与往年相比,有什么变化?
杨鹏:今年小升初招收1200名七年级新生。对学生的面谈,我们都是按照市区教育局的规定来推行。一般我们还是比较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比如说他的表达、逻辑思维、反应能力。所以希望各位家长除了关注孩子的学科知识成绩外,也要注重孩子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能力,对这方面多些训练和指导。
问:孩子在小学阶段已有某方面特长,到校后能否继续得到训练?
杨鹏:我们觉得一个中学生不应该只关注自己的学科知识,更应该注重自己的综合发展。小学生有特长有爱好,我们很看重,它是我们很重要的一个参考对象。石门实验学校提倡“扬长教育”,更大的重心就是落足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程选择,只要学生有兴趣爱好,我们都应该关注,同时尽最大努力给平台给资源,让学生可以得到更好的、更宽的发展。
问:佛山市以外的外地户籍来石门实验学校就读,升高中时会不会受影响?
杨鹏:升高中方面,根据佛山市中考有关规定,佛山市外户口的考生可分两类情况区别:符合政策性照顾条件的佛山市外户口考生可等同于本地考生报考志愿,符合“三个三”条件(三年社保、三年稳定居所、同一学校三年连续学籍)的外来进城务工子女可等同于本地考生报考志愿,不符合政策性照顾条件的佛山市外户口考生按普通借读生报志愿,普通借读生可以报考南海区各高中的实验班或创新班(正取生)(政策性照顾借读生条件见当年中考招生相关文件,可从南海教育信息网或南海中考网上查阅)。
问:想要报考石门实验学校,要注意哪些关键的时间节点?
杨鹏:学校招生工作都是按市区文件规定的时间节点来推行的,5月11日至5月20日是我们的报名时间,大家可以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招生工作的每个节点我们都会在微信上推送相关的信息。选择面谈时间:5月27日至5月31日,调剂面谈时间:6月1日至6月2日,调剂后面谈时间公布:6月8日,面谈时间:6月27日至6月30日。没按时参加面谈的按放弃处理。7月1日至7月2日进行录取、注册。具体的时间节点,大家留意学校微信公众号,如果时间有微调微信上将会发布通知。
问:针对小升初,请你给大家一些建议。
杨鹏:我们希望各位家长和小朋友要放宽自己的心态,对市内的实验学校要多选几家,多锻炼自己,同时了解各个学校,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作出正确的选择。学生平时除了重视自己的学科知识外,也要广泛涉猎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自己的行为,语言沟通习惯,多一些阅读,多一些运动,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将来升读的初中,从心里面喜欢那所初中,这样是有利于他在学校的发展的。
撰文:王雅铄卢浩能朱苏娇陈婷婷
新闻推荐
氢能产业首次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十年布局氢能车 丹灶让梦想走进现实
最近几个月,家住南海的邓小姐有了一个新发现:街上的公交车队伍里多了一种蓝白相间写着“氢燃料电动城市客车”的公交车,乘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