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5月16日,禅城区政协委员到智慧新城行政服务大厅视察。
如何提升政企服务水平,是社会的集中诉求,也是禅城区的不懈探索。过去一年,禅城区政协聚焦营商环境优化,组织委员开展政企大数据服务平台和法人一门式平台建设专题调研,并前往宁波、温州进行相关调研考察,学习外地经验,撰写了《线上线下双管齐下跃升政企服务水平》政企大数据平台建设专题调研报告。
报告建言,建设政企大数据平台,为企业提供更便捷和精准的政府服务,当中要注重数据安全、系统兼容和征集的部分数据开放企业共享。
■报告建议
建立政企大数据服务平台部分数据开放企业共享
“禅城政策红利深度释放,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政务服务改革深化,为政企服务奠定基础。”报告提出,随着禅城区政务改革的持续推进,政企服务需求更加旺盛,服务形式不断革新,而伴随业务部门需求的多样化和企业服务的个性化,深化政企服务才能为企业提供更精准化的服务与更有效的监管。
报告指出,目前禅城区的政务服务能力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属于领先位置,但是在针对企业服务的政务服务层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服务主体涉企服务部门多,事项杂乱,政企协同服务少;服务内容零散,分布散乱,企业综合信息服务少;服务方式粗放,“按需精准滴管”的服务少服务环节不透明,缺乏全流程的监管等。
报告建议,通过建立禅城区政企大数据服务平台,确保技术的再次领先。首先要采集汇聚海量的个人、企业、政府、行政单位、金融机构等各个方面的公开数据,构成海量丰富的数据基础。其次,科学分析,挖掘数据深度价值。
“禅城区政企大数据服务平台要能够为政府各个部门和各种企业提供数据服务。”报告提出,平台要与政府管理工作、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深度集成,通过数据的全面整合、深度可视化、科学分析,才能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价值,并确保数据分析结果对经济发展和企业发展的促进。
“前期调研工作中发现禅城大部分业务部门信息化程度有待提升,业务涉及的系统较多且系统信息化水平有限。”报告建议,禅城政企大数据服务平台的建设要充分利旧,在现有基础上整合业务系统,助力业务科室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开展精准代办服务推进项目全流程管理
“线上的平台固然可为企业提供便捷、优质的政务服务,但线下个性化服务也不可或缺。”报告认为,禅城区除继续实行区领导挂点服务重点企业外,也可以尝试开设代办服务,建立由领导督办、部门帮办、镇街(营商专员)代办的“3+1”服务模式,推进项目全流程管理。
同时,借鉴温州鹿城区“工商企业通”模式,延伸政企服务平台。报告表示,该模式是将行政审批窗口前移至各大银行网点,使群众可以就近选择银行网点办理各类商事主体的名称预先核准和设立登记业务,值得禅城区学习和参考。“这种模式将有效突破时间空间限制,将传统意义的物理窗口向虚拟网上大厅实现转移,申请企业足不出户,身在异地都可办理工商注册登记业务,将全面提升政府行政审批效能,进一步打造禅城区服务型政府形象。”
而在项目审批方面,温州鹿城区也有值得借鉴的方面。据调研,温州鹿城区通过明确项目前期、审批环节、审批方式等工作内容的相应牵头、责任部门的方式,厘清责任边界,实现了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全流程最多跑一次、最多100天,竣工验收最多跑一次、最多30天。
报告建议,以此为借鉴,通过规范化、标准化,无差别的审批流程,优化企业服务的审批流程,推行各牵头部门阶段审批效能督促负责制,协调解决相应问题,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审批。
■部门回应
企业诉求秒级响应“有问必答、有求必应"
禅城努力构建友好型企业服务体系,用“拼服务”来提升城市竞争力,以激发市场主体新活力。
禅城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禅城区政企大数据服务平台通过手机移动应用、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等形式开展政策精准服务、扶持资金申报服务、企业诉求互动服务,与职能部门、禅城区企业服务中心形成线上+线下的企业服务体系。
“目前禅城出台关于产业扶持、人才等与企业相关的政策60多项,省、市的相关政策更是多达300项,涉及资金申报的渠道散落在禅城各大部门当中。面对这些浩如烟海的政策,企业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政策,无法更快地拿到扶持资金,这导致了政策难以落地。”该负责人表示,禅城区政企大数据服务平台通过政策收录、分解重构、定制标签等方式构建政策库,通过政策图谱、政策智能推荐报告为企业实现政策智能匹配和精准推送,解决企业“不知道”的问题,同时通过线上直播、动漫解读等直观方式让企业更好地理解政策,解决政策“不明白、不会用”的问题。
除了向企业推送政策,平台还将分类归集政府涉企服务,线上线下一体化相结合。企业诉求可通过平台迅速到达政府,智能匹配政府服务资源,秒级响应诉求,实现企业诉求“有问必答、有求必应”。
据了解,该平台借鉴了“滴滴打车”的理念,企业进入平台反映诉求后,平台将按照类别进行“派单”,由相应的部门“接单”跟进服务,而服务的全程也将形成痕迹,作为“客户”的企业在接受服务后,可以对政府进行反馈评价,形成个性化、智能化、互动性强的“政府滴滴”。
随着企业进出平台办理事务的增加,平台会积累大量数据,禅城将通过大数据对经济走势分析与企业进行多维画像,提前识别经营风险,解决企业痛点问题;同时深入挖掘有发展潜力的企业,重点帮扶,促进经济发展。最终实现一个门户找政策、一个入口解诉求、一个平台做申报、一套数据分析经济。
而在企业线下服务方面,自2018年12月6日,禅城区企业服务中心启用以来,通过服务沙龙、走访服务、专员对接等多种形式,约300家企业从中享受到优质服务。
禅城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由企业服务中心牵头,联合有关部门、商协会、服务机构组建禅城区企业服务联盟,建立联盟单位之间的资源共享和服务协同的合作机制,促进禅城区企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已有104家服务机构自荐申请加入联盟。预计年内可完成企业服务联盟筹建工作。”
统筹/珠江时报记者陈颜梅文/珠江时报记者刘宏波陈颜梅方婷图/珠江时报记者谭兼之
新闻推荐
扫码一下可看区政协四届四次会议开幕式直播珠江时报讯(记者/陈颜梅)禅城今起进入“两会”时间,会期从3月27日至29日,共持续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