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佛山 今日禅城 今日高明 今日三水 今日南海 今日顺德
新岭南 > 广东 > 佛山 > 今日佛山 > 正文

一个岭南古村的生活情趣

来源:南方日报 2019-03-29 07:06   http://www.kcqsx.com/


民居、祠堂、书院、店铺、家庙、巷道、牌楼,在古村落中,能看见浓郁珠江三角洲特色的农业聚落文化景观,这是《质朴东莞》中,最具寻根意味的一段旅程。

南社围墙西园楼的对联仍在,笑看历史云展云舒,“高阁有风琴韵细,千山无寇角声微。”

在祠堂外,竖立的桅杆,刻录着功名碑,激励着南社学子。立碑竖杆有严格要求,桅杆越高,加上碑头的石狮子,象征官职越高。

南社人把这叫做“将军饭”,饭里的将军,是南社村的名人谢遇奇。他随同左宗棠赴西域平息新疆、甘肃叛乱,累立战功,封建威将军。

文、图摘自《质朴东莞》,东莞市城市形象推广办提供

民居、祠堂、书院、店铺、家庙、巷道、牌楼,在古村落中,能看见浓郁珠江三角洲特色的农业聚落文化景观,这是《质朴东莞》中,最具寻根意味的一段旅程。

茶山南社古村,东莞古村落的典型代表。祠堂30座,古民居达250座,11万平方米,可由此窥见岭南古村的生活情趣。

高围墙与炮隆声

4个围门、21个瞭望阁楼、7米多高,一一数过去:南门城楼、吉庆楼、百尺楼……一座乡野古村,防守围墙如此严密、井然。坐卧在江南水乡或晋中大院里的人们无法想象,这独属于岭南,属于东莞。

数百年风雨剥蚀,青砖墙体已千疮百孔,楼阁或坍塌,几根竹竿横斜上方,霸王花、野藤攀沿墙上,脚下碎瓦满地。此刻的围墙如风烛残年的老人,有随时倒下的危险,但青砖墙下坚实的夯土,仍顽强抵抗自然之力。80多岁的南社人谢成运扶着青砖墙谈到,“围墙始建于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建时每夯好一段基础,就要放一条红石,加固。围墙下通行人,上可跑马。”走近围墙,可见到墙上的瞭望孔、射击孔。

是什么让长于农耕的南社人如此谨小慎微,倾力于浩大的防守工程?沿着古围墙走,不时有骑车的行人,送孩子上学的父亲,亦有挑箩筐的老人向村外走去……围墙缺口处,可见到村民修建的民房,周围生长着木瓜、榕树,这一派和平景象,很难想象当年悍匪劫村的严峻紧张。

“当年,瞭望阁楼上有乡勇守卫,只要看到敌人进村了,就会将事先备好的石灰往下撒,石灰可烧盲眼睛的,乡勇们会趁机点火把、敲锣、放炮,一个阁楼点了火把,其他楼也会点起,准备御敌。”南社古村研究者李培军介绍。

所谓的敌人,到底是谁?

土匪李万荣,是明载于史的一个。“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入京,崇祯自尽,天下大乱,东莞李万荣兴兵作乱,祸及茶山南社。”“焚劫杀掳,无虚日。十余年而后定。”1644年,正月。老弱妇孺忙着逃到深山,壮年男子留守村里。寇贼则已驻扎近处,白天杀人于市,竖旗横行。

刀、枪、炮、棍、火药、弹子,村民的武装力量不容小觑。《守城歌诀》也喊得响亮,“勤瞭望、紧敲梆。风雨夜,更提防。贼做事,勿惊慌……”此外,还有细致的村规,甲长登楼必须查察器械是否备齐。节日饮酒,不可至醉,随时保持警惕。

山贼围攻7天,又造云梯,想破围墙,趁夜偷袭。村民用松枝点燃火光,悬照于围外。贼匪不敢上,继而撞城门,乡勇用麻膏灌草焚烧驱敌。贼寇想用长时间围城的办法,把人逼出来。乡人想办法,将稻壳倒入水塘中,用和草木灰铺在围墙边的街道上,傍晚赶着猪随巷跑。贼人所见所闻,认为南社粮食、火药充足,终于撤走。

南社屡屡遭劫的原因,在李培军看来,自宋末谢氏先祖来南社定居,至明崇祯已300多年,南社人建祠堂,办私塾,鼓励习文练武,走科举之路,让南社人完成财富积累。富庶之地,自然招引匪贼。

如今,南社平静,围墙西园楼的对联仍在,笑看历史云展云舒,“高阁有风琴韵细,千山无寇角声微。”

古村生活情趣

这是一盆别开生面的饭,代表最典型的南社生活趣味。

白饭像一块画布,里面画着一条鲤鱼,上面缀着腊肉、腊肠、花生、红枣、葡萄干……红圆绿点,挥挥洒洒,热闹非凡。舀一口,饭吸着鲤鱼的脂香,满嘴肥美又不油腻。南社人把这叫做“将军饭”,饭里的将军,是南社村的名人谢遇奇。他随同左宗棠赴西域平息新疆、甘肃叛乱,累立战功,封建威将军。

将军饭的来由,与谢遇奇在新疆的经历有关。新疆饮食与内地大异,一道家乡的鲤鱼炊饭是谢将军日思夜想的美食,但苦于新疆没有食材。一日有人送来一条鲤鱼和几挂腊肠,正好食材配齐,谢遇奇教厨师做“鲤鱼炊饭”,厨师来自新疆,并不懂粤式烹饪。将食材搭配好后,不自觉地撒了一大把葡萄干。端上桌后,将军微怒,嗔怪没按食谱来。尝过后,又大喜,原来配上葡萄干,化解了饭中的油腻咸浓,变得清爽。这道菜,连同将军的名号,被流传下来。

谢将军对葡萄的喜爱,在其家庙梁柱可见一斑:一串串饱满欲坠的木雕葡萄,是将军沉甸甸的新疆情。

吃过谢将军的饭,我们来探究谢将军的成材之道。据悉,南社共出5名进士,11名举人,1名蓝翎守备,2名将军。南社的教育是如何完成的呢?

在南社的谢氏大宗祠,雕梁画栋,古意盎然。前厅的博古屋脊上各式人物端坐、侍立、交谈等形态各异,流光溢彩。古色古香的祠堂前面,却是一排绿色的铁栅栏。

祠堂见证了谢遇奇们的成长。除苦读儒家典籍之外,南社人也崇尚习武。传闻谢遇奇嗜跑步、举重、斗拳、游泳等活动。父亲遂到桥头镇请来莫家拳教师莫教头,教学武艺。请石匠造几个举重的红石,购买两匹马,建造三间马房。又到佛山市打造一张180斤重的关刀,两个各50斤重的铁球,还添置弓矢等武器。

在祠堂外,竖立的桅杆,刻录着功名碑,激励着南社学子。立碑竖杆有严格要求,桅杆越高,加上碑头的石狮子,象征官职越高。到如今,“同治四年乙丑科中式第四十二名进士谢遇奇立”的字样都清晰可见。

谢遇奇解甲归元之后,一个举动改变了南社人的生活方式。南社人可在家门口坐火车了。

广九铁路,从广州到香港,由中英两边共同修建。修到南社时是1909年。火车需要从谢氏祖坟经过,结果村里人怕破坏风水,不再让往下修了。后来,谢遇奇受命出任修铁路的监工,开导说服了村民——火车在祖坟前面14丈处修过去了。

广九铁路南社站一直存在到1984年才停止使用。在这之前,当地百姓依靠它运输、出行、贸易。不光是南社人,周边人也会赶来坐火车。在香港西营盘有一个小庙,它门前曾经一度坐满了南社人,在那里等着被请去做苦力、打工,后

来这里被叫做南社祠堂。

一座小小的火车站,承载了几代南社人外出拼搏的历史记忆。

新闻推荐

佛山小升初 升学规划讲座邀您周日参加

A03佛山日报讯记者邹婷婷报道:“我出差了,谁能帮忙代买一份?”“怡翠花园报刊亭还有,厚...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一个岭南古村的生活情趣)


 
频道推荐
  • 退休民警张毅刚: 退休前一刻还在“破小案”
  • 顺德机动车智能审核系统上线 车辆年检还要排长龙?10秒搞掂!
  • 广东省纪念第50个世界地球日活动将在佛山举行 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
  • 美食打探茶? 喝茶?春日里你该吃茶!
  • 企业加入“博物馆之城”建设 东鹏明善博物馆开放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