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
2018年3月23日,是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间节点。这一天,国家监察委员会正式揭牌,党和国家反腐败工作翻开了崭新篇章。
国家监察委员会成立一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全面加强,反腐败工作法治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制度优势逐渐转化为治理效能。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勇立全国监察体制改革潮头,佛山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深化改革创新,狠抓工作落实,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各项工作开创了新局面,为深化监察体制改革交上了一份沉甸甸的基层答卷。
文/佛山日报记者李静通讯员佛纪宣
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3月初,十二届市委第五轮巡察的四个巡察组进驻市委宣传部、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等12个单位党组织(包括下属单位党组织),市委巡察办向社会公布了4个市委巡察组组长名单,以及巡察组在巡察期间设置的值班电话、邮政信箱和网上反映情况渠道。近年来,佛山市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化对相关单位党组织的政治巡察。2018年,市委巡察办对13个单位党组织开展巡察,发现问题542个,问题线索55条,彰显巡察利剑威力,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去年1月19日,佛山市监察委员会挂牌成立,新当选的市监委主任梅河清表示,全市纪检监察机关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纪委监委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奋力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成效。
言必信,行必果。一年来,市纪委监委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自觉担负“两个维护”的重大政治责任,主动响应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重大决策和省委工作部署,强化政治理论学习,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发展动能,形成了关于一把手监督、基层正风反腐、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等制度。紧紧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积极配合中央、省委巡视组工作,加强对巡视整改情况的日常监督,坚决全面彻底肃清李嘉、万庆良恶劣影响,把省委“三个决不允许”要求落到实处,进一步严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聚焦“七个有之”,去年共立案查处违反政治纪律28人。有效压实管党治党责任,推进佛山市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评估系统和基层政治生态系统建设,规范述责述廉工作,深入贯彻党内问责条例和省委实施办法,严格落实“一案双查”。2018年以来,对99名落实“两个责任”不力的党员领导干部问责,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
坚决落实改革部署制度优势加速转化为治理效能
改革启动以来,佛山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确定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一体推进纪律检查体制、监察体制改革和纪委监委内设机构改革,推动职能、人员、工作深度融合。
牢牢把握监督这个首要职责,不断深化派驻机构改革,深入推进监督无死角、全覆盖,首次向镇(街)派出监察组,探索监察职能向基层延伸;加大综合派驻力度,将36个派驻(出)机构调整为25个,制定派驻机构联组职责清单,派驻机构履职能力明显增强,一批派驻纪检监察组查办案件实现零的突破。
做实做细监察体制改革“后半篇”文章。监督对象范围扩大、案件数量大幅增加、审查调查节奏加快、审查调查权限更加丰富,改革面临新形势、迎来新挑战,也让改革的“后半篇”文章显得更加重要。市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探索建立高标准工作制度体系,冀以深化制度创新,真正释放改革效应,进一步解决监察体制改革中的纪法贯通、法法衔接这一核心问题。一方面,着眼纪法贯通,市纪委监委建立“五个一”工作制度,即用好一套执纪监督监察工作办法、一套执纪监督监察流程图、一套审查调查措施使用规范、一套执纪监督监察常用文书、一套留置安全管理手册。另一方面,立足实现法法衔接,与检察机关在案件移送、指定管辖、涉案款物移交等环节实现无缝衔接。出台“3+X”制度,即执纪审查审理质量终身责任制、疑难职务犯罪案件研究论证专业委员会和案件联络员制度,建立职务犯罪案件跟踪反馈、庭审旁听、提前介入、案件质量分析通报等若干配套机制。
体制改革不断释放红利。一系列实招之下,审查调查规范化法治化水平得到切实提高。案件质量保持较高水准,市监委向检察机关移送的案件实现“零退查”。效率同步提升,市监委挂牌当日,即对涉嫌受贿犯罪的市政协原常委刘坚明采取留置措施,23天后就快办快结、移送起诉,且在全省率先全要素试用12项调查措施。
改革进一步增强工作合力。借力改革东风,监察手段呈现多样化,监察对象实现全覆盖,反腐资源得到充分整合,纪法贯通和法法衔接打通了监察效能的“任督二脉”。得益于此,追逃追赃工作亦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10月,外逃澳大利亚17年的南海区国税局原局长周国权投案自首;3月初,外逃17年的职务犯罪嫌疑人黎健雄投案自首并愿配合退赃;3月28日,外逃17年的原广东健力宝集团副总经理于善福回国投案。去年以来,全市追回外逃人员13名,追缴赃款赃物760多万元。
坚持改革为民增强群众正风反腐的获得感
去年6月,市纪委监委为举报有功人员开出5万元的顶格奖励红包,吸引万名网友为佛山正风反腐工作点赞,这是群众对正风反腐行动获得感、幸福感的真实体现。
近年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持续保持反腐高压态势,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收敛不收手,问题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紧盯选人用人、土地出让、审批管理、工程招投标和农村“三资”管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严惩贪污贿赂、权力寻租和职务犯罪。去年,通过审查调查挽回直接经济损失3.492亿元。
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民营企业是佛山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针对民营企业家最看重、最敏感的问题,市纪委监委协助市委制订了《关于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的若干意见》(以下称《意见》),切实保护民营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民营经济发展法治环境,为佛山民营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坚决查处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去年,市纪委监委协助市委制订了《佛山市基层正风反腐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首次将监察触角延伸到村(居),开展了城乡基层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严厉惩治发生在民生资金、生态环保、征地拆迁、教育医疗等领域的违纪违法行为,深入开展扶贫领域专项治理、严惩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
2018年以来,全市排查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线索6642条,立案1470件,结案1377件,处分1367人,移送司法机关138人;强化生态环保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全市查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问题25起,问责191人,处分46人;摸排扶贫领域违纪违法问题线索16条,立案56件,处分27人;排查涉黑涉恶腐败问题线索461条,立案125人,处分71人。
惩贪治腐力度进一步强化,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也提升了群众对反腐的参与感和信任感。去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接受信访举报4393件次,重复、越级举报形势得到缓解,上级转交办总量同比下降49.6%,重复举报同比下降58.9%。
佛山市监委成立以来的
N个1
第一次
全要素试用12项调查措施
2018年1月19日,佛山市监委成立,次日对市政协原常委、市司法局原局长刘坚明采取留置措施。这是佛山市监委留置第一案,也是全省首个全要素试用12项调查措施的案件。
第一个
主动自首的监察对象
2018年1月26日,三水区某学校工会主席陈某到三水区纪委监委自首。陈某成为了佛山市监察委员会成立后第一个主动自首的人员。
第一份
加强“一把手”监督的制度
2018年3月,佛山市纪委监委以“先试点、后推广”的思路,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一把手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
第一个
政治生态评估系统
2018年4月,佛山市纪委监委在广东省率先探索建设基层政治生态评估机制,在禅城区试点先行,建设政治生态评估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政治生态可透视、可量化、可净化。
第一套
案件质量管控制度体系
2018年5月,佛山市纪委监委出台第一套案件质量管控制度体系,包括执纪审查审理质量终身责任制、疑难职务犯罪案件研究论证专业委员会和案件联络员制度等,为推进纪法贯通、法法衔接夯实基础。
第一次
监察职能向镇(街)延伸
2018年7月,佛山市纪委监委制定出台相关指导意见,明确市纪委监委向派驻(出)纪检监察机构授予部分监察权限,开展监察职能向镇(街)延伸试点工作,实现对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
第一份
监察建议书
2018年8月,佛山市监委对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出“1号监察建议书”,针对公积金管理中心监管机制不完善、审批数据缺乏真实性校验、突发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相对薄弱等问题提出监察建议。
第一位
回国投案的“红通”人员
2019年3月1日,外逃17年的职务犯罪嫌疑人黎健雄主动回国投案并愿配合退赃。黎健雄是佛山市监察委员会成立后第一位回国投案的“红通”人员。
新闻推荐
三龙湾担当大湾区广佛极点重任佛山市委书记鲁毅表示,佛山要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抢占先机,关键是三龙湾
佛山市委书记鲁毅表示,佛山要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抢占先机,关键是三龙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