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清明期间,佛山市将启用首个无烟祭祀区域。
文/佛山日报记者宋世伟、王旖荻图/佛山日报记者王旖荻
“今年清明祭祀期间,我们将首次正式启用无烟祭祀区域,为有需要的丧属提供环境优美的祭祀环境。”谈及今年清明工作最大的变化时,佛山市殡仪馆副馆长莫奕嵩如是说。
昨日上午,市殡仪馆组织开展2019“无烟祭祀、绿色殡葬”为主题的开放日活动,通过邀请包括佛山日报在内的市内外多家媒体走进馆区参观,向公众展示其近年来在推进骨灰植树、无烟祭祀和网络祭祀等多项工作成效。
倡导殡葬新风启用无烟祭祀区域
缓步走进禅城五峰山上的市殡仪馆,只见馆区内绿树葱郁,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这样的环境为丧属带来了一丝慰藉。据悉,近年来佛山市大力推进文明祭祀,佛山市殡仪馆也主动开展移风易俗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莫奕嵩表示,为向更多市民传递低碳环保理念,今年市殡仪馆将首次启用无烟祭祀区域,进一步倡导殡葬新风:“所谓的无烟祭祀,即是指丧属拜祭期间不燃烧香烛、鞭炮与纸钱,而是采用献花、供果、奠酒、宣读祭文、家庭追思等环保低碳的方式缅怀亲人。”
记者在无烟祭祀区观察到,为向丧属提供环境优美的祭祀环境,区域内不仅种植有木棉花、香樟树、山茶花和杜鹃花等十余类花卉植物,还配套有孝道文化景观,借此弘扬“百善孝为先”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据悉,这也是佛山市为市民祭拜开辟的首个无烟祭祀区。
“市民前往无烟祭祀区域是否需要预约?”“现场可同时容纳多少人进行无烟祭拜?”……对于今年无烟祭祀这一创新举措,众媒体纷纷发问。莫奕嵩表示,无烟祭祀区由殡仪馆投资368万元于去年建成,今年清明期间开放使用,区域内共放置有24套石台凳,可同时容纳约200名丧属祭拜缅怀先人。
打造生态殡葬多举措推进移风易俗
除打造无烟祭祀区域,市殡仪馆还通过大力开展骨灰植树与节地殡葬等方式推行移风易俗,获得众多市民认可。
佛山市殡仪馆副馆长向飞虎介绍,自佛山市2005年推广开展骨灰植树活动以来,市殡仪馆积极传递这一绿色生态殡葬理念,十余年来累计协助3926份骨灰长眠于高明区更合镇长青林。
与此同时,市殡仪馆还大力完善骨灰存放设施,斥资数百万元全部更换新式骨灰柜,为现有寄存的54751份骨灰安了“新家”。
随着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市殡仪馆也适时应用这一最新成果,并于2004年在其官方网站开设网上纪念馆,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免费的远程祭奠服务。“亲属通过网络上传图片、点香、献花、留言,打造虚拟灵堂,可以实现随时随地跨越时空的祭奠。”佛山市殡仪馆馆长付舒龙表示,这一低碳环保的新型治丧方式,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市民认可。
付舒龙表示,为进一步践行低碳环保理念,目前正计划针对馆内火化及冷藏防腐车间进行环保改造,争取下半年动工建设。
新闻推荐
黎先生捡回的“长嘴怪鸟”。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艺明通讯员梁平佛山南海九江市民黎先生近日在家附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