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深圳创新+顺德智造”招商推介会现场,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马向明发表主题演讲。/组图由佛山日报记者覃征鹏摄
招商推介会上,参会嘉宾对接交流。
顺德组团到深圳湾体育中心参观考察,为顺德新体育中心项目推进借鉴经验。
文/佛山日报记者覃征鹏、杨婷
3月29日,深圳南山区。蓝色为主色调的会场内,500多位企业家及投资界人士都收到一份特别的礼物:一份顺德特产美食,一本名为《顺德40年:一个中国改革开放的县域发展样本》的书籍,及多本展示顺德魅力的画册。
这是“凤舞鹏城,逐梦湾区”——2019“深圳创新+顺德智造”招商推介会现场。这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后、顺德建设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新征程、“项目为王”大招商招大商背景下,继2016年后顺德在深圳举行的一场升级版招商路演活动。
“顺德是凤城,深圳是鹏城”“今天凤追鹏而来,是来拥抱深圳,拥抱深圳的企业家们。”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郭文海走下主席台走近企业家致辞时称,顺德致力成为深圳企业进军珠江西岸的首选地,“顺德和深圳在思想观念、营商环境和文化理念上是鸟之两翼,拥有一样的改革基因”。
一次拥抱深圳之行
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同日广东省委深改委印发《佛山市顺德区率先建设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实施方案》。深化与以深圳为代表的湾区城市合作、参与大湾区协同创新,成为顺德建设对外开放合作新高地的路径选择。
3月29日上午,在外形酷似“春茧”的深圳湾体育中心,这是此次考察第三站,郭文海要求同行的顺德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何翔威:“顺德的新体育中心项目,一开始就要对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考虑。”除深圳湾体育中心,郭文海还带队到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卓越世纪中心考察。
登上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办公楼远眺,面积约4平方公里的合作区一览无余,目前合作区已吸引一批优质项目入驻。考察第二站是卓越世纪中心,该项目作为城市更新项目,是深圳CBD最大的建筑群。
如果说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考察是学习深港的科创经验做法,那么考察的第二站卓越世纪中心便是为攻坚顺德“头号工程”学习更多经验和寻求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第三站则呼应了顺德去年十大重点工程之一的新体育中心项目,为项目推进借鉴经验。
郭文海说,这次带队到深圳,就是开启拥抱深圳、学习深圳之路,也更加坚定了顺德制造业要对接深圳创新资源的决心。
一场充满诚意推介
日夜兼程,马不停蹄。在上午组团考察学习后,顺德下午即在深圳南山区举行“凤舞鹏城,逐梦湾区”——2019“深圳创新+顺德智造”招商推介会。会上,郭文海刚上台就表示,“我觉得讲话还是要靠近企业家们一点,这样心会更贴近心。”随即,他走下舞台走近企业家致辞,现场响起掌声。
“我不是来作报告,是来交朋友,是带着顺德的深情厚谊来拥抱深圳企业家,来向深圳学习的。”郭文海现场发出盛情邀请,“欢迎大家到顺德来,我们全区上下、全区公务员队伍一定会服务好大家,顺德的老百姓,只要你在那里发展,就会把你当成是顺德人。”
顺德区委常委梁伟沛在分享顺德村改政策及项目时,直接将其微信二维码和手机号展示在大屏幕上,现场企业家纷纷拍照并扫码关注。“希望在顺德村改推进过程中和大家交朋友、搭建合作平台。”梁伟沛说。
“顺德不一定是个一见钟情的地方,但必定是一个日久生情的地方,大家来了就留下,来了就会爱上,来了就是顺德人。”顺德区副区长蔡伟在介绍顺德营商环境时说,顺德的名片可用两句话12个字总结:第一句是“小地方,大风云”,第二句是“小政府、大企业”。
“郭文海书记主动走到企业家当中交流,这是一种真情的流露。”活动主持人、时政评论员和学者邱震海认为,顺德政府本来就有服务和尊重民营企业的基因,“这是顺德的一张重要名片”。
总部位于深圳的深圳市财富森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去年落户顺德桂畔海产融生态小镇。董事长蒋宁认为,顺德具有优越的工业基础和产业转化能力,未来公司将发挥金融机构的资本中介作用,通过金融服务助力顺德高质量发展。
一声“欢迎回家”邀请
顺德目前正全力推进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这个“头号工程”。2018年,顺德完成村级工业园土地整理4511亩。目前全区共有382个村级工业区,占地18万亩,改造后产业用地占比不少于70%,未来将形成20个3000亩以上的连片现代化产业集聚区。同时,顺德计划打造30个主题产业园承接不同类型项目。
珠江东岸,深圳去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4万亿元、同比增长7.6%,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第一城,被国家定位为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之一。珠江西岸,顺德制造业实力雄厚,拥有两大超两千亿级产业集群,主板上市企业27家,总市值超6000亿元。
珠江东西岸联动融合发展空间广阔。本次推介会上,顺德区分别与19个项目签订合作协议,包括6个产业项目和13个城市更新与旧城改造项目。其中,6个产业项目涉及智能制造、电子科技、金融投资等,13个城市更新项目中有7个来自深圳。
深圳卓越城市更新集团有限公司和顺德签约产城融合项目。该公司副总经理张丽表示,顺德是卓越集团进军珠江西岸的首选地,未来将结合顺德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重点聚焦智能科技、智能制造项目,助推顺德产城融合。
“省委赋予顺德率先建设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的历史使命,这是顺德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是沉甸甸的政治责任。”郭文海表示,顺德作为佛山的经济大区,要学习深圳、拥抱深圳,“不但在思想、理念上学习深圳、拥抱深圳,在交通方面也要快速通达深圳、香港。”郭文海说,要让深圳企业家们到顺德投资就像回家一样。
如何实现“深圳创新+顺德智造”?郭文海介绍,深圳作为创新之都,顺德鼓励本土企业创新全球化时首先要到深圳。同时,顺德制造产业链完善、上下游配套好,但面临制造向智造转变方面的问题,深圳企业家在顺德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定能找到实现价值的舞台。
专家观点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马向明:
顺德可借轨道交通
连接大湾区顶级功能网络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处于粤港澳大湾区的顺德,凭借着制造业优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资本纷至沓来。2018年,顺德在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榜单中名列第二。
大湾区时代下的顺德蕴含哪些投资机会?招商推介会上,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马向明以“湾区时代下顺德投资机会”为题发表演讲。在他看来,借助轨道交通,顺德可连接大湾区顶级功能网络,更好利用湾区城市群顶级的公共服务,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持;区位便利性还会吸引港澳及国际科技创新成果,到制造业基础雄厚的顺德进行孵化和产业化。而顺德的村级工业园改造,将成为集聚这些创新资源的新空间。
马向明指出,湾区城市之间的不同发展方式,使各自走向不同的地区角色。从就业结构来看,广州、深圳、珠海的信息服务、科技研发、金融占比较高,佛山、东莞、中山的工业制造业从业比例超过60%,各自形成自己的优势产业。
“近几年,大湾区发展出现新服务业,特别是广州、深圳出现大量新工业,这与佛山等制造业强市形成相互支撑作用。”马向明预计,大湾区未来的科技创新是港澳+深圳+广州的形式,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跨境流动更加显著。
而轨道交通是这些高端要素流动的载体。马向明认为,大湾区时代顺德的一个重要机会,是借助广州南站这个连接广州、深圳、香港和澳门的交通枢纽站,连接大湾区顶级功能网络。广州南站是泛珠三角一个重要交通枢纽,随着大湾区成为我国“一带一路”建设重要的支撑,更多的企业会选择在湾区设点作为对外的窗口。比如,上海证券交易所已在广州设点。顺德有广州地铁7号线、广佛线、若干条地铁线路与广佛中心城市圈进行连接,顺德可利用便利的交通来享用湾区城市顶级的公共服务设施。
同时,顺德区位优势将吸引港澳及国际科技创新成果在顺德进行产业转化。马向明表示,通过交通网络把湾区城市连接起来后,作为制造业强区的顺德,可借助轨道交通,吸引深圳、香港等企业在顺德进行研究成果转化。比如碧桂园跟香港理工大学的合作,就是未来一种合作方向。
“在大湾区璀璨的灯光中,顺德是一个闪亮的点。”纵观大湾区城市,马向明认为顺德有三个特别之处:第一,顺德是一个先知先觉地区,每一个时代都有作为;第二,顺德产业分工特色明显,主导产业集聚度高;第三,顺德靠近中心城市的区位和良好的营商环境,给企业提供了持续稳定的生长环境,“顺德借助村级工业园改造释放新空间,来实现大湾区创新要素资源的聚集,这也是顺德的机会”。
新闻推荐
佛山日报讯记者覃征鹏报道:顺德区工商联(总商会)第十四届执委会第五次(扩大)会议27日举行。会上,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