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佛山市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推进会在市政府小礼堂召开。会上,对《2019-2020年市委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的重点项目》(以下简称《落实省委“1+1+9”的重点项目》)进行解读,明确55个重点项目由市领导牵头负责,细化了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并提出“见事见人见责任,在2020年底前完成或者取得阶段性成效”等相关要求。会上,五区区委书记也就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突出重点项目抓落实进行发言。
55个重点项目见事、见人、见责任
会上,佛山市委副书记区邦敏对《落实省委“1+1+9”的重点项目》进行了解读,确定2019年为“抓落实求突破年”。
根据“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的原则,市委办公室经过梳理、提炼并征求各位市领导意见,形成了《落实省委“1+1+9”的重点项目》,当中包括10大类55个项目。值得一提的是,在55个重点项目与《关于抓好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及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重点工作部署落实的安排》一脉相承,并在此基础上新增建设中电科技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中心,着力打造党建引领城乡融合发展示范片区,建设西樵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建设省级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镇,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影视产业合作试验区,筹建“广州美院工艺美术修复学院”6个项目。
区邦敏介绍,55个重点项目共明确了17位牵头领导或责任领导,以及42个责任单位。相关责任分工已经征求了各区、各单位的意见。每一个项目都是由市领导牵头负责,细化了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并提出“见事见人见责任,在2020年底前完成或者取得阶段性成效”等相关要求。
重点项目能够“牵一发动全身”
“55个项目中,有市政府长期以来主抓力推的重点项目,也有针对新时代、新形势精心谋划的‘组合拳’,这些重点项目,在全省工作中都有重要地位,能够起到‘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鲁毅在发言时表示,各区各部门要以重点带全局,一张图纸干到底,落实干,强执行,抓落实、求突破。
他还指出,佛山要在改革开放40年的关键节点上再出发,要在粤港澳大湾区抢占先机,各区各部门要强化组织意识,“全市一盘棋,五区齐发力”,要主动融合广佛极点这盘棋,要融入大湾区建设这盘棋,跳出一亩三分地,在多项工作上下功夫,有序有效推动项目落地落实,通过加快发展三龙湾、佛高区、珠三角枢纽机场以及一环创新圈1+5+N等平台载体,实现“一字落,满盘活”。
佛山市委副书记、市长朱伟在发言中两次谈及市级统筹。“为强化市级对重大项目建设的管理督导作用,成立了市重点项目工作局。”朱伟同时明确,“各区要立足自身实际,加大改革力度,总结改革成果,打造改革品牌。”朱伟根据各区改革特色进行了介绍,包括重点推进禅城区深化“数字政府”改革、南海区深化“三块地”改革试点、顺德区率先建设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高明区开展低效产业用地整治、三水区推进省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等改革试点工作,为全市乃至全省、全国改革发展探索路径、积累经验。
鲁毅还强调,高质量的项目才能支撑高质量发展,各区要树立“项目为王”的观念,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项目,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并把重点项目作为锤炼干部的主战场,选拔一批好干部。
新闻推荐
《第一财经日报》报道,记者通过对2018年各主要城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的统计发现,去年有东莞、苏州、天津三个城市已经超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