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空中俯瞰三龙湾奇槎片区。/佛山日报摄影俱乐部影友汤小旋摄
在昨日召开的全市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推进会上,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区邦敏对《2019-2020年市委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的重点项目》(下称《落实省委“1+1+9”的重点项目》)进行解读。目前,全市共梳理出10大类55个重点项目,并以此为抓手,为佛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2019年:
确定为“抓落实求突破年”
去年以来,市委十二届六次、七次全会先后召开,对贯彻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作出安排,并将2019年确定为“抓落实求突破年”。今年3月1日,市委常委会会议通过《中共佛山市委常委会2019年工作要点》和《关于抓好省委十二届六中全会及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重点工作部署落实的安排》(下称《全会重点工作安排》),进一步细化了举措。
为更加突出重点、聚焦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使抓落实更具有针对性,市委书记鲁毅提出,要以重点项目为抓手推动省委“1+1+9”工作部署落地落实,并亲自谋划、部署、拟定重点项目大纲,强调以此作为全国两会之后,全市五区比学赶帮超的一个具体要求。
依据“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原则,市委办公室经过梳理、提炼及征求市领导意见,形成《2019-2020年市委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的重点项目》,并于今年3月26日印发。同时,各区结合实际同步细化重点工作项目安排。据统计,五区共提出337个重点项目,其中禅城区50项、南海区77项、顺德区99项、高明区56项、三水区55项。
10类55个重点项目: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的再细化
区邦敏介绍,《落实省委“1+1+9”的重点项目》与《全会重点工作安排》一脉相承,是在前期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基础上的再细化、再落实。
《落实省委“1+1+9”的重点项目》共梳理10大类55个重点项目,分别是:1个新时代佛山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性工程;2项有影响力的改革项目;3个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平台;4个实体经济、制造业产业集群;5个创新驱动发展重大载体、平台;6个以上新增招商引资、新开工或建成投产超50亿元项目;7类乡村振兴示范项目;8个生态环保攻坚项目;9个文化事业发展项目;10项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民生项目。
在这55个重点项目中,大部分是《全会重点工作安排》中的项目,也有6个新增项目,包括建设中电科技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中心,着力打造党建引领城乡融合发展示范片区,建设西樵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建设省级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镇,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影视产业合作试验区,筹建“广州美院工艺美术修复学院”。
42个责任单位:快速掀起抓落实热潮
55个重点项目一共明确了17位牵头领导或责任领导以及42个责任单位。每一个项目都由市领导牵头负责,细化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做到“见事见人见责任”,确保任务按时按质完成。例如,新时代佛山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性工程,牵头领导为市委书记鲁毅,责任市领导为区邦敏、梅河清、杨朝晖、郭长勇,责任部门为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直机关工委;又如国家发展改革委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牵头领导为市委书记鲁毅、市长朱伟,责任市领导为蔡家华,责任部门为南海、顺德、高明区,市委改革办、市发展改革局。
《落实省委“1+1+9”的重点项目》还明确要加强组织领导,一方面担起“责”,各牵头和责任市领导既要挂帅也要出征,带头到项目一线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注重“实”,各个重点项目要成立专门工作组,研究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确保“目标、任务、时间节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五落实。
为确保在2020年底前完成或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市将掀起抓落实热潮,特别是各区要结合实际,坚持目标导向与结果导向相统一,定期上报项目推进情况,并以此为契机全面开展比学赶帮超,推动全市工作再上新台阶。
《落实省委“1+1+9”的重点项目》还要求强化督促检查。市委将定期听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研究解决推进中的重大问题,年底总结落实成效,交流经验做法。市委、市政府督查部门则会定期开展联合督查,及时通报落实情况。各区也要强化项目落实全过程督促检查,确保各个项目落实落细落地。
(文/佛山日报记者莫璇)
新闻推荐
《佛山市科技型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布拟建风险准备金池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珠江时报讯(记者/许徐以通讯员/郑岁华)《佛山市科技型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办法》)开始征求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