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发虎院士作报告分享。
文/图佛山日报记者邹婷婷
岭南三月,春意盎然。
一场全国地理学界高级别的学术会议于3月30日、31日在佛山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地理学者、地理学术期刊主编等300余名专家学者,用智慧和思想在这座充满活力的岭南城市碰撞出思想火花,为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建言献策。这正是由中国地理学会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主办,广州地理研究所和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共同承办,广东省地理学会协办,广东晟腾地信科技有限公司资助的2019年中国地理编辑出版年会(下称“年会”)。
值得注意是,这是该年会首次在佛山召开。今年年会的主题为“融合、创新——大数据时代的地理科研机遇与编辑出版品牌建设”。会议邀请以中国科学院陈发虎院士为首的中国地理学界知名专家作大会报告,他们分享了各自在地理教育、教学以及科研工作方面的经验和体会,并推出由国内权威学术期刊主持的分会场学术报告和工作交流。
突破:
科研实力提升
佛科院首次承办年会
中国地理编辑出版年会始于2009年,是国内地理学界的高级别学术会议。由于该会议“含金量”十足,各个高校都想拿下“承办权”,但最终花落佛科院,这得益于佛科院近年来在发展高水平理工大学的道路上不断创新突破,其中地理学科建设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佛科院党委书记曾峥在开幕式致辞时介绍,学校的地理学科近年来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1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在粤北石漠化机理及治理、粤西崩岗侵蚀机理及治理、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地方文化与旅游开发规划、旅游企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特色明显,具有地域特色及技术优势。
栽好梧桐树,凤凰自然来。地理学科实力的不断增强,为佛科院承办此次年会奠定了基础。同时,著名地理学家陈发虎院士也亲临佛科院指导并作“佛山创新论坛”第108讲分享,该论坛由佛科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下称“佛科院环化学院”)院长陈忻教授主持。佛科院校长郝志峰对陈发虎院士研究团队与学校地理学科的合作寄予厚望;陈发虎院士对佛科院地理学科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并建议佛科院可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谋划地理学科大发展。
发展:
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专业迎来扩招时机
好风凭借力。作为本次年会的承办单位负责人之一,佛科院环化学院副院长周红艺博士介绍,这次年会的召开,正值全省上下学习贯彻《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之际,如何规划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正需要发挥出地理学科在区域规划、资源环境承载力等方面的科研和人才培育优势。这又是佛科院在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过程中的一次学术智力支持。
事实上,佛科院地理学科的建设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而目前更迎来了发展新机遇。周红艺表示,目前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旅游管理等地理学科相关专业的就业率达到100%,第一志愿录取率超过全校平均水平,深受考生们青睐。2019年学校计划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扩招至200多人,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学科注重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一直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比如提升学生的规划制图技能,增加学生的实践环节、实行学生科研训练导师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创新创业比赛……”周红艺博士表示:“我们鼓励学生走出课堂,把所学的知识融入到实际工作中,让毕业生迅速走上工作岗位,用人单位反馈我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毕业生上岗适应快,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正是企事业单位急需的人才。下一步,学院将积极筹建产业学院,进一步实现产学研合作及成果转化,为佛山乃至广东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地理人才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
新闻推荐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张露通讯员交通宣)4月5日0时至4月7日24时,高速公路对7座以下(含7座)载客车辆免收通行费。由于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