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文/杜浩
近日,一首涵盖70多个生僻字的歌曲《生僻字》在网络上爆红,短时间内呈现“刷屏”之势,不仅在抖音、微博等平台上引来无数的翻唱者,国内不少知名媒体和大V都纷纷转发。一时间,网上掀起了“生僻字”的文化热潮。
这首歌曲共涵盖70多个生僻字:“茕茕孑立沆瀣一气踽踽独行醍醐灌顶绵绵瓜瓞奉为圭臬”“龙行龘龘犄角旮旯娉婷袅娜涕泗滂沱呶呶不休不稂不莠”“咄嗟蹀躞耄耋饕餮”……被网友称作“史上最难歌词”。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首歌包含了很多平时使用频率比较低的字和词,因而有评论认为,这首歌曲中的一些生僻、冷僻的字、词使用频率不高,“对生活、学习影响不大,不必过度夸大认生僻字多的好处”。其实,这种看法是把语言、知识的“有用”和“无用”作为对文字的认识的评判标准,而忽略了汉字文化本身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
文字,是一种历史;文字,是一种创造;文字,是一种文化;文字,是一种记忆。文字史,其实就是一个民族的生活史、文化史、精神史、心灵史。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曾有一句名言:中文乃一切中国人心灵之所托,只要中文长在,必然汉魂不朽。
多少人赞美中国汉字如诗如画、如梦如幻、千姿百态、气象万千、意蕴无穷。它的象形之美、结构之美、意蕴之美、音韵之美,独步世界,举世无双……这用多少鸿篇巨著来介绍恐怕都不足够,但如今又有多少人愿意静下心来阅读?
随着《生僻字》歌曲走红,从小孩到老人,甚至不少外国人都开始挑战这首有着“史上最难歌词”的歌曲。很多老师都把这首歌当成作业,让学生学这首歌,更有网友希望这首歌曲能在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现在,这首歌已经火到了日本,一曲“生僻字”日语版《四字熟歌》俘获大量日本粉丝。
这就像歌中所唱的,“我们中国的汉字,落笔成画留下五千年的历史让世界都认识,我们中国的汉字,一撇一捺都是故事……”
(作者系文学爱好者)
征稿启事
《佛山文化周刊》常年面向社会征集文化时评、艺术评论等文章,稿件一经采用,稿费从优,投稿邮箱为185966141@qq.com。
本版统筹/佛山文化周刊记者洪晓诗
新闻推荐
佛企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市外事局提醒: 企业须有应急预案 海外遇险请拨12308
制图/孙小兰佛山日报讯记者黄碧云通讯员黄颂彬、周倩云报道: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推进,越来越多佛山企业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