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爱好者在跑马拉松。
滑翔伞 由受访者提供
佛山世纪莲跑团由受访者提供
孩子在攀树不久前,一场声势浩大的徒步活动在举行,34.5万人的参与,让人们见识佛山人爱运动的热情。紧接着,今年8月~9月,佛山人又将迎来男篮世界杯的举行。从官方举办徒步、篮球世界杯再到民间自发组织的其他各项赛事,各式各样的运动项目汇聚佛山。
佛山人真的爱运动。殊不见,夜幕降临,在千灯湖畔,三五成群的跑友穿着运动装备陆续到来,踏上“跑”途;殊不见,华灯初上,在健身房内,健身爱好者们在教练的指导下开启了“燃烧卡路里之旅”……无论是传统的跑步、健身、瑜伽等,还是新兴的潜水、轮滑等,各式各样的运动秀在朋友圈刷屏,所有画面汇聚在一起,刷出了“运动佛山”的最强音符。
随着运动设施的越发完善和科技互联网的连接,越来越多的市民从体育运动的旁观者变为参与者,越来越多的体育运动在佛山生根发芽。新兴的运动与传统的运动交织,为佛山织出一张“运动之城”的名片。这些体育运动在引领健康生活的同时,用蓬勃的精神风貌和积极的生活态度为佛山构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策划:胡巧娟
统筹:刘鹏飞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鹏飞、麦蔼文(除署名外)
大热门
能“打”能“跑”乐“山”乐“水”
说起佛山,大家首先会想到功夫。在佛山,功夫也是佛山人中意的热门运动之一。实际上,除了功夫,佛山人喜欢的热门运动可多了。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老三样自不必说,游泳、龙舟、跑步、瑜伽也备受大家喜爱。
从2018年公布的数据来看,佛山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175平方米,体育人口达到60.5%。全年单是岭南明珠体育馆的主馆、训练馆、室外健身人数达到了100万人次以上。
以篮球为例,佛山不仅曾有过自己的CBA篮球队,每年各个镇街更是会举行篮球赛。据不完全统计,佛山地区篮球人口约占全市总人口的20%。随着各类比赛、训练营、嘉年华等活动的举办,篮球正以强劲的势头,成为佛山市民体育运动的主要选择。同样,乒乓球、羽毛球由于场地需求不大,适合各种年龄阶段的人锻炼,也成为大家锻炼的首选。值得一提的是,广泛的群众基础还让佛山承接了不少篮球、羽毛球、乒乓球项目里的国家级、省级赛事。
除了老三样外,佛山人最喜爱的体育运动还与“水”有关。佛山的龙舟竞技在全国大名鼎鼎;而各种国家级的游泳锦标赛、跳水大赛等在佛山举行也从侧面说明了佛山人对水上运动的喜爱。
当然,一些外来的运动休闲方式也吸引了不少市民。瑜伽成为不少女性的追捧对象,尤其是空中瑜伽。今年50多岁的黎兰开是南海区一家瑜伽馆的创办人,10年前,她在朋友介绍下接触了瑜伽,经过苦练,现在她已是高级瑜伽导师。一开始黎兰开冲着锻炼身体,而后她发现不少朋友在朋友圈为她点赞。于是她更自信,决心要开瑜伽馆。
“城”添爱意“益”起跑吧
高密度的公园、完善的绿道、良好的设施等让佛山人有了更多的运动空间。爱运动的人都是有故事的,千万个故事在不同的运动项目中上演,为佛山这座运动之城增添了不少城市新标签。
佛山跑族管理员大志从初中开始就有跑步的习惯,工作后他加入了佛山跑族。在他看来,佛山跑族最大的特色莫过于开放包容,成员不分年龄、职业、性别。在桂城泳会的芳姐看来,游泳已不只是强健体魄这么简单,更是一种精神的愉悦。芳姐坦言,泳队小伙伴经常组织活动,大家还不时到深圳等地参加比赛,或者去广州参加珠江横渡,这样的方式让她度过不少快乐的时光,“我才能坚持这么多年。”当然,佛山还培养了不少水球运动员。
而在佛山,在体育运动植入慈善元素,也让活动变得更具社会意义。让大志印象颇深的是广江百公里慈善赛,跑者通过跑步献爱心,每完成1公里,就认捐2元。来自广州的跑友冯江参加这个慈善赛时曾说,“广江百公里的真正意义在于做慈善,跑多跑少没关系,名次也不重要。”
2017年,佛山跑族向临近多个城市的跑团发出线上城市欢乐联跑活动,在当年的7月1日与肇庆路跑团、澳门马拉松推广会、江门马帮马拉松俱乐部等多个跑团的300多个跑者在各城市的特色线路进行约跑。通过线上分享视频、图片等即时互动,多地跑友能够实时了解跑步实况,以跑会友,把“爱跑团体”凝聚起来。
同样,在今年佛山的50公里徒步活动中,慈善元素的植入让佛山这座城市更具“人情味”。佛山市文明办将以50公里徒步活动为契机,发动市民在徒步中开展“2元捐”活动。不仅如此,佛山市文明办拟携手部分爱心企业,将每年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打造为“致敬好人日”。佛山打造“乐善之城”的理念随着运动的载体向全国乃至海外扩散。
追“新”族
上天滑翔下地“野战”
小众运动和新兴运动的多少是衡量一座城市的运动活跃程度。近几年,一些新兴的运动也开始走进佛山。
说到滑翔伞运动,高明的皂幕山和平沙岛就不得不提了。正在建设皂幕山滑翔伞基地和已投入使用的平沙岛动力滑翔伞训练营地是目前佛山滑翔伞基地。据了解,滑翔伞运动在佛山还属于小众项目,爱好者大约有40~50人。滑翔运动的装备较多,造价也不低,比如一个滑翔伞平均价格大约2万元,全套装备大约需要三万到四万元之间。当然,如果你要单独飞行的话,还必须考取滑翔伞运动证书,参加滑翔伞培训大约需8000~10000元的费用。当然,你也可以不用考证和买装备在教练的陪同下双人飞行,大概需1000元以上的体验费用。
除了滑翔伞,在佛山还能玩到射箭、高尔夫、射击、拳击等运动。更有一些市民走出国门,以“旅行+运动”模式,探寻极限运动带来的刺激。
12年前,出于对运动的热爱,大健与女友组成夫妻档在丹灶一个原生态小岛亲手搭建起了野战场。12年过去了,大健的野战场发生过了很大的变化,这里陆续加入了高尔夫球场、赛车场、房车及民宿等新项目,市民在这能一站式地体验骑马、射箭、驾越野车、射击、树攀、滑索、江上划船等新兴运动。大健直言,近年来,亲子游、夏令营、公司团建的越来越多,每个月都接待好几千人不等。去年的台风让岛上设施受了影响,最近大健又忙着把设备搬到狮山镇莲塘村准备筹建新场地,“这是周围不仅有古村、玫瑰花海,还有铁路,这也是乡村振兴、文化旅游的一种吧。”
新装备
科技+装备+跑群这样燃烧卡路里
科技的发展也给市民运动方式带来了转变。每天晚上跑步时,黄先生都会习惯打开一款跑步APP,通过APP的监测,黄先生知道自己的跑步里程、身体机能各项数据。在黄先生看来,运动APP让跑步多了一些趣味。
市民刘先生用的是一款付费的运动APP,这款APP包含运动轨迹记录、每公里的平均用时、心率变化等基础性功能,而且还针对不同运动目的打造的跑步教程,让人熟练掌握相关运动技能。无论是跑步还是骑自行车、健身都能给出一个直观的感受。另外,还给高级会员提供免费训练计划、高级统计数据等功能。
APP兴起带来运动方式的改变,佛山世纪莲跑团的刘国雄深有体会。提起跑团的成立,刘国雄表示,他一开始通过一款名为“咕咚”的跑步软件认识了佛山地区的跑友,后来为了方便跑友之间的沟通建立了微信群。有了微信群后,跑友的联系更频繁了,群内还设置了群规,要求每个成员都要坚持跑步,并且定期提交月跑量。在跑步微信群内各位跑友可以跑步打卡、互相鼓励,一旦遇到跑步问题就在群里面提问交流。渐渐地,跑步不仅是运动,更成了志趣相投者之间的社交方式。在此基础上,佛山世纪莲跑团注册了商标,除了线下约跑,跑团还会在微信小程序上发布跑步公益讲座信息,春节期间也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新春祝福视频,甚至还有团友把跑团口号做成表情包。
运动方式的改变让市民对运动这件事情更为认真起来,这种认真的态度也带来了体育消费变化,速干衣、智能手环、智能电子秤等成为不少人的必备品。
达人说
胆子真大带上七旬老妈一起飞
佛山市航空运动协会副会长田林今年43岁,10年前他在国外出差时第一次遇到滑翔伞,“我对滑翔伞非常感兴趣,回国不到两周就报名学习,上世纪90年代广东已开始有这项运动,并配置了教练。”田林清晰记得一开始接触滑翔伞时,家人都纷纷表示反对,“飞这么高太危险了”。为了说服他们,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带着70多岁的母亲体验了一把滑翔伞。“我妈在起飞前对我说了一句,你都不怕,我怕什么。看着她张开双臂飞到1700多米的高空我也很感触。降落后我妈还掉泪了,她说人类的理想就是飞翔,她实现了这个理想,这不是搭飞机可以带给她的感受”。
滑翔伞只要使用得当比我们想象中要安全得多,但田林也遇到过惊险时刻。一次在江西滑翔,一位高度近视的团友忘记佩戴眼镜固定带,结果飞反了方向还挂在一棵树上。田林等一众团友从傍晚5时一直找到次日凌晨5时,才找到这位“大头虾”。后来“大头虾”还请了大家吃“下树饭”,以此感谢团友的“救命之恩”。
在与各地协会的交流中,田林发现近两年的滑翔伞报名体验人数几乎是之前7年的总和,尽管这项相对高端的运动一开始主要面对企业家、自由职业者,但随着越来越多人的认识,有20岁出头的大学生参与,最小的甚至是16岁就参与,在佛山甚至还有80多岁高龄的长者参与。
苦练泰拳“小田田”告别“小甜甜”
网友“小田田”是一位泰拳练习者,刚开始“小田田”将练习泰拳的视频发到朋友圈里,周围的朋友都会用不可思议的语气发来询问,似乎一夜之间她的形象从一位柔弱女生转变成一位英气逼人的“女汉子”。
“小田田”接触泰拳,完全是偶然的。最开始她只是去健身房找私教进行力量训练,为了练出马甲线。“一次偶然的机会,教练开了个拳击课。”“小田田”表示,由于马甲线对体脂率有要求,要结合有氧练习,因而教练建议玩一下拳击。她在接触后,便尝试地上了10节课。在练了一段时间后,“小田田”觉得挺有意思的,于是开启了自己的练拳生涯。
如今的“小田田”跟着拳击教练练习了一年多,一周会保证四天的训练时间,其中有三天是用来练拳,每次大概一个多小时。“小田田”表示,练习拳击体能很重要,刚开始练习会很累,中途休息的时间也比较长。“一开始便是热身,然后再是练习基本的步伐,在练习固定步伐一段时间后,教练便会教一些摆拳、直拳、扫踢类的。”“小田田”回忆道,然后教练便安排与他对打。刚开始对打的时候撑不了多久,后来随着练习的深入,对打的时间也慢慢增加。现在“小田田”在对打完后,还有余力去打沙包,一个小时下来是大汗淋漓。
当问及练习泰拳辛不辛苦时,“小田田”表示,辛苦是肯定的,也挺容易受伤的,最开始的时候腿上都是淤青的,后来就慢慢好了。不过在“小田田”看来,这种辛苦是值得的,身体不仅比以前好了,家里人或多或少受自己的影响也在锻炼了。
“潜”伏极限护士变身“美人鱼”
雯姐是佛山中医院的工作者,也是一名潜水AOW(开放水域进阶潜水员,能下潜的深度标准是30米)证书的持有者。说起为何会与潜水结缘,雯姐坦言,她是在家人的带动下潜水的,“到了我这个年龄想挑战一下极限,想通过这种方式来感受不一样的运动。”雯姐告诉记者,学潜水的过程让她收获很多。
雯姐回忆道,前年10月,她与丈夫孩子一起飞到涛岛,开始OW(开放水域初级潜水员,能下潜的深度标准是18米)的潜水考证之旅。“刚开始有很多理论知识要学,第一天就是在看录像。”雯姐说道,由于年龄稍微有点大,因而在学习的时候很多要领记不过来。到了第二天的泳池训练,简直可以用手忙脚乱来形容。泳池训练要学习面罩排水、平衡身体、海底急救等,因而雯姐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做好规范动作上。就在泳池训练里,发生一件意外让雯姐记忆深刻。“那天我在练习的时候呛水了,我当时都想放弃了,跟教练说练了很多次不行。”雯姐表示,后来在教练的鼓励下,她终于还是克服了恐惧。
到了第三天下海潜水,真正的考验来了。雯姐并没有心情去欣赏海底的景色,相反她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做好动作上。不过即使这样,还是发生了一个小意外。“当时我在十几米的深海里开始呛水。”雯姐表示,后来用教练教的排水法将气管里的水弄了出来,于是慢慢地镇定了下来。就这样有惊无险,雯姐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海潜。四天课程结束后,一家三口都顺利拿到了OW的证书。去年3月,雯姐跟着家人来到帕劳向AOW潜水证书发起了挑战,并成功拿证。
雯姐直言,学习潜水的过程,也是克服心里害怕的过程。不去尝试一下,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是否可以。
新闻推荐
南海三大铝行业协会首次组团赴港参展 集团式推广全铝产业优势产品
维港旁的香港会展中心内,南海三大铝行业协会首次组团赴港参展。何帆燕摄4月9日,维多利亚港畔的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湾仔),为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