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我儿子还能够用的器官捐献给别人,让生命延续下去。希望接受他眼角膜的人,能代他看到光明。”
20岁的儿子心脏骤停后,佛山南海的这位父亲作出了捐献儿子器官的决定。这是中年丧子的痛,但是,痛的背后有无私助人的大爱。
大沥镇金城大道上,榕树青翠,树上知了鸣叫。拐进一条同样长满榕树的巷子,很快就到了郭伟健家的楼下。这是郭伟健每次从学校回家的路,但是,这个年轻的身影再也不会出现在这条路上了。
儿子生前爱从事公益父亲捐献其身体器官
今年20岁的郭伟健是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学生。3月21日,他在学校操场跑步时,心跳骤停,倒地不起,两天后被认定脑死亡。一个鲜活的生命戛然而止。
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器官捐献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建议下,父亲郭细强开始考虑捐献儿子的器官:“儿子,你还这么年轻,既能够帮助别人,我们也希望你的生命得到延续。”
“我相信儿子会支持这个决定。”郭细强说。郭伟健一直喜欢做公益。去世前,他已累计无偿献血1300毫升;有空时,他还会去医院当志愿者。
3月26日,在考虑了一个晚上后,父母决定捐出伟健的肝脏、心脏、双肾和眼角膜,让伟健以另一种形式继续留在这世上。
借着这个决定,广州4所医院里终末期肝病、肾病、心脏病以及失去光明的6位患者中,4人重获新生,2人重见光明。他们不认识郭伟健,但是郭伟健给他们带去了生的希望。
年年获评“三好学生”传承大爱博爱精神
骤然离去的儿子,让这个家庭陷入莫大的悲伤,继母李金娣依然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掩面哭泣。尽管没有血缘关系,郭伟健和继母的感情十分浓厚。
在李金娣的记忆里,儿子说得最多的就是——“别太累了,我马上就要毕业了,到时候就能让你们过上好日子!”每每想到这里,李金娣总是泣不成声。
这个优秀的儿子从小读书成绩都是班上头几名,每年都拿“三好学生”。高考后,他考取了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还作为优秀大学新生获得了1万元奖学金。
4月10日,南海区、大沥镇两级文明办一起为郭伟健父母送来了证书和慰问金,对他们的无私奉献进行表彰。
郭伟健的骨灰盒还寄存在广州,父母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接他回家,回到南海。南海区文明办副主任吴慧仪表示,南海区文明办正在联系广州方面及南海区民政局和殡仪馆办理相关手续,将帮助伟健找到安置的地方。
“我们希望能够让更多人知道这个家庭付出的一切,将大爱、博爱的精神弘扬出去,推动更多群众去做好人、做好事,帮助他人。”吴慧仪说。
肖霞盛正挺
新闻推荐
35年如一日,每节课都坚持用板书教学的佛山一中老师陈巨华: 以“最美板书” 书写教学人生
陈巨华在物理课堂上用板书给学生们讲课。田人心摄“最美板书”长啥样?南方日报记者视频探访,欢迎扫码关注。随着科技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