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塘镇广东千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三水基地内,生产人员忙着将保护膜上的积水排出,以防泡坏冬瓜苗。/佛山日报记者洪海摄
佛山日报讯记者洪海报道:三水黑皮冬瓜是三水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也是广受食客喜爱的食材。大塘镇是三水黑皮冬瓜重要产地之一,镇内种植冬瓜的农户、农企近日已经陆续将冬瓜苗移植到田地里。
谷雨将至,雨水滋润。在大塘镇永平村委会村民陆启良家承包的田地里,一株株冬瓜幼苗正生长出嫩叶。陆启良和老伴梁翠莲都是大塘镇有名的冬瓜种植能手,曾两次获得大塘镇“冬瓜王”大赛冠军。
昨天上午,梁翠莲8时多就到地里照看冬瓜,把冬瓜田上的杂草拔掉。梁翠莲说,今年家里种植的冬瓜已经不足一亩,但还是很早就搭起了竹架,待冬瓜叶长出就让冬瓜藤缠绕上竹架。
说起冬瓜种植技术,陆启良滔滔不绝。他家的冬瓜从今年春节后开始育苗,清明前给地里施下有机肥,然后移栽冬瓜苗到地里,再经过瓜藤上架、授粉、结瓜等工序,每日细心照料才可种出“冬瓜王”。“2017年我家平均每个冬瓜重62斤,2018年每个冬瓜平均重65斤。”
在位于大塘现代农业园的广东千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三水基地,生产主管忙着将田里保护膜上的积水排出。连日来多发降雨,对农户来说是个难题。“冬瓜上的稻草或者保护膜就是防水用的。”该公司三水基地负责人刘秀芳介绍,今年该基地将种植15亩的冬瓜,预计今年6月中旬即可收获硕大、美味的冬瓜。
大塘镇农林渔业局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由于外地冬瓜种植基地的崛起和本地收购价格的下降,大塘农户、农企种植冬瓜的面积有所下降。但是,由于大塘农户、农企在种植冬瓜技术上有长时间的积累,地域优势使得本地种出的冬瓜品质优良,大塘冬瓜至今仍然深受食客喜爱。
新闻推荐
佛山市科技局局长周佩珊: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预计每年扶持超20亿元
佛山高新区三水园。三水将加速人才、技术、资本、信息在佛山高新区三水园等重要创新节点集聚。/佛山日报记者陈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