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团队前来探望病人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张闻通讯员 黄晓晴
高龄老人如何防中风,不但是各个家庭最关心的事情,也是医学上的一大课题。近日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下简称市二医院)就操作了这样一个案例:该院心内科梁健球主任团队成功为一名95岁的房颤患者实施了左心耳封堵术,从源头上“狙击”房颤引发的中风。据悉,这是华南地区接受该项手术的最高龄患者。
A
从源头解决患者中风风险
患者傅伯周身病痛,不但有陈旧性脑梗死、肝囊肿、双侧肾囊肿及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还反复心悸,最近,他觉得心更不舒服,所以入院治疗。经评估,他属于卒中/出血高危。
“他如此高龄,如何预防中风?如果服用药物,如何预防用药后出血?”如何有效解决房颤患者的血栓管理这个问题长期困扰着临床医生。服用药物能有效减少血栓形成,预防脑卒中发生,但部分患者会有不良反应。“这药不能多吃,也不能少吃。少了不够用,多了容易出血,尤其是老年人,存在大出血的风险。”
为了针对性地解决傅伯的病痛,市二医院心内科主任梁健球反复组织心内科医生进行病例讨论,并多次与其他专家交流。经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后,梁健球主任团队决定为其行左心耳封堵术治疗。
房颤作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其最大危害在于容易引发缺血性中风。而研究表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90%血栓发生在左心耳内,因为房颤时左心耳内血流非常缓慢,极易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就易引发脑中风、心梗、肾动脉栓塞、下肢动脉栓塞等病症的发生,甚至失去生命。“左心耳封堵术在国际上已经很成熟,可从源头解决房颤患者的中风风险。上个月,我们率先在佛山地区开展了该项技术。”梁健球说。
B
助房颤患者摆脱抗凝药物
然而,一个问题又出现在梁健球团队面前——因为病情复杂并已经95岁高龄,傅伯很可能无法接受手术中的全麻。
面对这一特殊情况,梁健球立即与宁波市第一医院心内科储慧民教授远程会诊,希望尝试在患者清醒下进行手术。在患者及家属同意后,在储慧民的指导下,梁健球主任带领团队决定接受新挑战。
这是一个出血量极小、不需要开胸,且手术时间一小时内的微创手术。医生通过一根直径几毫米的传输系统,将一个“网状塞子”从傅伯的股静脉处一直送达心脏部位,从右心房穿过房间隔进入左心房,固定于左心耳入口处,从而将左心耳心腔与左心房隔绝。经过充分的术前检查和准备,梁健球主任和储慧民教授在半个小时内顺利完成手术,傅伯术中清醒,无明显不适。术后,老伯激动地向两位教授表达谢意。
“这也是佛山地区首次在局麻下开展左心耳封堵术。确实是有挑战,但是左心耳封堵术的开展对于房颤患者,尤其是对于高龄、持续性房颤、存在高栓塞风险的患者来说具有重大意义,即可以有效预防中风的发生,也可以使房颤患者在一定程度上摆脱长期口服抗凝药物,降低用药出血等风险。”术后,梁健球说。据悉,该患者是目前华南地区接受左心耳封堵术的最高龄患者。
新闻推荐
下月4日起家禽实行生鲜上市 全区范围内禁止活禽交易,落实政策的农贸市场及场内家禽经营者将获得奖补
冷链配送的生鲜食品不等同于冰冻食品,在营养和口感上与活禽并无差异;落实家禽“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的农贸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