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前一刻,张毅刚(右)仍在“破小案”。
街头巷尾市井百态
“刚哥,恭喜你光荣退休。”4月15日,禅城公安民警张毅刚如常上班,他带着盗窃电动车的嫌疑人去指认现场,并将赃物运回派出所。当张毅刚将嫌疑人带回江湾派出所时,同事们早就在派出所等他,为他举行了简单的荣休仪式。
对此,张毅刚坦言有点愕然,“虽然知道自己要退休,但内心还是觉得很不舍。”这位在刑侦线上工作了30年的民警,坚守一线30年,在退休前一刻,他仍为“破小案”奔走。
刚入行,破案都要靠人力、眼力、脑力
1988年,张毅刚从警,成为祖庙派出所的一员,“除了命案,抢劫、盗窃和诈骗案件,都要跟。”加之,当时的科技没有那么发达,破案都要靠人力、眼力、脑力。“通过分析哪些时段、地点案发多,再派几组人去高发地蹲守路口。”张毅刚回忆。
20年前,盗窃汽车、摩托车之类的案件高发,除了和同事们一起抓捕嫌疑人,张毅刚还要负责审讯、结案工作,“那时的笔录都是手写的。”平日里,张毅刚正常一天要审3个嫌疑人,“老实的就快,不老实的还要跟他讲政策、讲道理。”
“结案太耗脑力了,做到现在,头发都掉了不少了。”就这样,他就在基层做了30年,祖庙、澜石、同济、江湾等派出所都曾经留有他勤勉工作的身影。
对他来说,这30年来,印象最深刻的是2016年的飓风行动,当时张毅刚负责后期结案,审讯10个嫌疑人,仅是证据材料就有2大箱。
完成这个案子,花了3个月。90多天里,张毅刚和同事每天都在查看收缴回来的100多部手机,“每天看聊天记录、截图、打印,找他们犯罪的证据。”
而且,一张A4纸的银行账单上密密麻麻都是字,“我这眼睛看电脑刚刚好,但低头看纸质材料就看不清了。”于是,他就配了一副眼镜,上边是近视,下边是老花。
看现在,从守株待兔到警务新科技
“年轻时很有冲劲,每一单案子都不一样,办案的手法也就不一样。”张毅刚提到即使同是盗窃案,手段不一样,侦办的手法也要随之而变,“每次破案、抓到人,都很有满足感。”
20多年前,张毅刚和同事一起去花园街蹲守,蹲守了两天,终于发现了一名可疑男子。他跟踪一段时间后打算上前盘查。岂料,对方竟然撒腿就跑,逃跑过程中掉落下螺丝刀等作案工具,还慌不择路地从2楼平台跳到1楼平地。但最终嫌疑人还是被早就预伏在附近的民警抓获,“当时抓人,基本都要守株待兔。”
“现在禅城辖区内很多视频监控,还有各种警务新科技。”张毅刚说,一般情况下民警都可以通过各种警务新科技确定嫌疑人的长期落脚点,再精准地实施抓捕,“破案率大大提升,民警的安全也更能得到保障。”
“经过严打,现在发案率也大大降低了。”张毅刚回忆,十几年前案件多发,不少群众到派出所报案还需要排队,就我在的江湾所,在破小案方面有时候还会无案源。”张毅刚表示。
退休前,依然坚守一线“破小案”
4月15日,张毅刚如往常一样正常上班。根据工作安排,他带着一名盗窃电动车的嫌疑人到作案现场指认。工作结束,张毅刚带着嫌疑人回派出所,前脚踏入派出所大堂,派出所所长上前为他送上一束鲜花。张毅刚这才明白,自己退休了
“30年了,一直在刑侦一线工作,突然退休既放松又不舍。”张毅刚说,虽然已经有心理预期,知道自己快要退休了,但收到通知的当天还是感觉事情来得突然,“穿了30年的警服终于要脱下来了,这种心情非常复杂,从来没有预想过。”当天荣休仪式后,张毅刚放好鲜花,收拾好心情,继续完成对盗窃电动车嫌疑人的审讯工作。采写:南都记者杨韵仪
数据
禅城“破小案”挽损率突破6成
禅城“破小案”的挽损率已达到6成。据统计,2019年第一季度,便衣大队共侦破民生“小案”467宗,日均破案5宗;将440多名违法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打击效能提升了2.7倍;挽回事主损失281宗,挽回损失280多万元,挽损率首次突破6成;其中24小时内侦破的案件为165宗,达35.3%,3日内侦破的案件为242宗,达51.8%。
新闻推荐
珠江时报讯(记者/区辉成)近日,禅城-凉山远程支教项目培训会在禅城支教点之一的环湖小学(东校区)举行。据介绍,禅城将发挥技术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