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名片
陈业昌
出生年月:1973年1月
职务: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南海区分公司接入网规划资深主管、无线网规划资深主管
工匠感言:工匠精神并不是高高在上的玄学,它是专业、专注、创新、传帮带等的集合,是在岗位上真正落手落脚去做出来的。
工匠印记:自2014年起,带领无线团队开始新建、扩建4G基站、4G室内分布系统,至2017年,南海4G建设情况位列全市第一,为企业获得“国家优质工程奖”做出卓越贡献。个人先后获授广东省劳模、全国劳模称号,并于2015年成立陈业昌劳模创新工作室。2016年该工作室被命名为广东省劳模创新工作室,申报创新项目102个,多个项目破解了业内发展瓶颈。他带领无线团队实现小微基站在全省第一个开通场景,参与起草相关规定,使小微基站在全省快速推广应用。
文/图佛山日报记者崔艺文
他是南海电信移动网第一人,从小灵通到5G时代,17年来他见证了中国电信移动网络发展,为每一次南海电信移动网络变革“开荒”,人送外号“无线老中医”,先后被授予广东省劳模、全国劳模称号。陈业昌因梦想而坚守,为责任而执着,大半职业生涯交给了无线,也收获无限精彩。
为南海电信竖起第一条移动通信杆
1995年,陈业昌从华南理工大学电力专业毕业后进入了原南海邮电局任技术员,刚入行就正巧遇上十万线程控电话大建设和GSM规模建设的时代。跨专业的陈业昌开始买书自学,两本书叠起来就有一本新华字典那么厚。他放弃休息时间,边做边学,并在一线进行设备安装调测工作。
2002年中国电信南海区分公司开始大规模推行小灵通,陈业昌遇上了职业生涯中唯一一次失眠夜。“站在风雨中,拿着小灵通,时通时不通。”陈业昌说,小灵通属于固话的延伸,6000多个小灵通基站仍不能满足用户需求,制式先天不足让小灵通不断收到用户投诉,用户的不满意让他心急如焚、彻夜难眠。
“从哪里跌倒,我就要从哪里站起来。”陈业昌誓要做真正的移动网络。2008年南海电信收购了原联通CDMA网络后,正式开启了移动网络时代。陈业昌主动牵头,在短短的三个月内完成了原联通CDMA网络资产清查移交和基站替换割接两大战役,同时带领无线团队快速投入大规模基站建设中,签订了中国电信佛山移动网建设的第一份站点租赁合同,建成了第一个铁甲机房,竖起了第一条通信杆。
投身4G网络拿下“国家优质工程奖”
2014年,移动网建设迎来4G大规模发展,陈业昌再次拉起无线队伍投身到4G网络建设规划中。2015年8月率先完成“千站开通”计划,使南海区重要区域4G覆盖率超过98%,优于同行,为企业拿下“国家优质工程奖”。同年,陈业昌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劳模称号。
“还是电信的信号好呀,一听我就觉得再累也值得。”每每听到用户对电信网络的认可,陈业昌比拿奖还满足。2015年,陈业昌劳模创新工作室在南海区分公司成立,带队伍成了他另一项重要工作。
基于劳模工作室的平台,他积极推进《基于华为BTS3900射频单元(RFU)的再用研究》实施和改进工作,改造了300个RFU,盘活了900万元的资产,创收两千多万元,用户投诉下降了20%,因此该项目获得了2018年中国电信广东分公司科技进步奖项目三等奖。
2018年,陈业昌带领无线团队参与省公司关于发布小微基站通过PON网络开通的试用,快速开通小微基站的全省第一个开通场景,有效解决客户覆盖不足问题,使佛山电信顺利承接市供电局抄表项目大单,9天内安装310站点,彻底解决多年谈而未决的电力抄表项目,行业应用的深度覆盖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每年为企业增收过百万元。同时通过经验积累,参与了中国电信广东公司《小基站补盲应用场景研究及建议(试行稿)》的起草工作,使小微基站得到推广应用。
“无线嘛,就是无处不在,科技终将改变生活。”停不下来的陈业昌现在又一门心思开始研究起5G,他说5G服务于行业应用,必将改变我们的生活。
记者手记
一门心思做好技术
2015年4月2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内,陈业昌接受了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对全国劳模的表彰。2015年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也是中央继1979年后最高规格表彰劳模。
这些都是陈业昌职业生涯中美好的回忆,但是他跟我说,最让他打心底里开心、满足的还是客户对电信无线网络信号的好评。群众的认可给他带来极大的满足感。
和陈业昌的聊天非常轻松、愉快,他说自己不属于那种996的劳模,不建议为了加班而加班,他认为在上班时间完全专注已经可以做得很好,其它时间应该用来思考和休息,比如去踢一场足球或者看一本书。劳逸结合,才能让自己不断增值,形成良性循环。
从1995年入行到现在,陈业昌都没有离开一线,他觉得做技术很单纯、很开心。此前也有公司高薪高职让他跳槽,但是他还是选择留下来。对南海无线网络的深厚感情,让陈业昌停不下来继续投入到5G的奋斗中。
新闻推荐
2019年南海大城工匠命名大会今日举行,佛山日报特别推出40版特刊《致敬匠心——2019年南海大城工匠命名活动》,向30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