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
文/佛山日报记者招钰英、黎红玲、束维、任懿、崔艺文
“五一小长假,我们每天都迎来一波又一波市民,人头涌涌。”谈起五一假期该馆游客井喷,佛山市六月西洋艺术博物馆馆长邓柏恩连呼始料未及。
不只是六月西洋艺术博物馆,这个小长假佛山市掀起逛博物馆热潮,“冷门游”变成了“热门游”。据不完全统计,佛山市各大博物馆和艺术馆共迎客超过30万人次,越来越多市民走进博物馆感受厚重历史文化,佛山建设博物馆之城成效凸显。
逛博物馆成假期新潮流
这个五一假期,连日大雨并没有浇灭市民逛博物馆的热情。
作为全国一级文物最多的非国有博物馆,广东大观博物馆成了网红博物馆,这个假期迎来大批参观者。该馆馆长助理李士英说:“尽管连日大雨,但四天假期共有10500人次进馆参观。”
藏有过万件西洋文物的佛山市六月西洋艺术博物馆同样迎来众多游客。该馆馆长邓柏恩说,假期四天参观人数总计11036人次,其中包括36个团体,这些团体包括广州车友会、旅行社、单位组织等,还有大沥小学自发组织的家庭活动。相比去年的4000多人次,今年逛馆人次增长超过100%。
九江双蒸博物馆五一假期共接待游客4500人次,同比去年增长20%左右。
在佛山市各大国有博物馆中,佛山市祖庙博物馆最具吸引力,假期四天共吸引超11万人次进馆。其中,5月1日当天进馆人数接近2.4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26.3%,5月2日进馆人数超3.6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70.5%。禅城区博物馆(包括佛山梁园、广东粤剧博物馆、佛山鸿胜纪念馆、陈铁军故居、李广海医馆旧址)进馆约3万人次;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进馆超1.3万人次;南海区博物馆迎客1.48万人次,分馆康有为博物馆迎客6639人次。
系列报道提升佛山博物馆知名度
五一假期掀起逛博物馆热,与佛山致力建设博物馆之城不无关系。
2017年底,佛山提出建设博物馆之城。截至2019年3月,全市已有及在建博物馆(纪念馆、名人故居)128家、美术馆(艺术馆)79家,合共207家。
为更好营造博物馆之城建设的浓厚氛围,4月10日起,佛山传媒集团各媒体推出“抚摸历史肌肤,沐浴佛山阳光——寻迹佛山博物馆”系列深度报道,其中《佛山日报》截至昨日已持续推出了12篇报道。
每一篇深度报道,均引发各方关注。作为《寻迹佛山博物馆》系列报道的开篇之作,《广东大观博物馆——闪耀千灯湖畔的文化明灯》从馆长丁方忠的个人情怀讲到该馆丰富的馆藏以及对佛山博物馆之城建设的带动意义,为佛山博物馆之城建设塑造出一个生动案例。文章在佛山+App的转发量3小时内破万,并在微信朋友圈形成转发热潮、激起舆论狂潮,甚至登上学习强国App,引起更多文博爱好者关注。
下转A04
新闻推荐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实施□本报记者潘晓均通讯员番交宣近年来,电动自行车以其经济、便捷等特点,逐渐成为群众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