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在接受颈部按摩。/网络图片
对于不少人来说,颈肩背酸痛是健康“小毛病”,一般不会特意前往医院就医。但专家提醒,如出现较长时间的持续颈肩部疼痛等相关症状,则需要加以重视,以免对身体造成严重损伤。
颈肩疼痛:严重者可施手术避免瘫痪
最近半年,在超市任职的骆先生经常颈肩部疼痛,伴有双手手指麻木,拿东西拿不稳,甚至有时候连走路都走不稳,像脚下踩了棉花,随后前往医院就医。市二医院骨二科医生接诊后,发现他得了一种比较常见的颈椎病。就骆先生个人情况而言,如不及时手术,后果可能是瘫痪症状逐渐加重。
“他在门诊就医时,说自己颈部、背部总是痛,手指麻木,而且走路不稳,连超市的工作有时都难以应付,我由此判断他可能得了脊髓型颈椎病。”市二医院骨二科主任肖隆艺介绍。
凭着十余年的脊柱专科经验,肖隆艺通过对骆先生进行体查、颈椎DR、颈椎MR、颈椎CT等检查后,发现他有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颈椎管狭窄,相应水平的颈髓受压,脊髓水肿变性,符合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
肖隆艺认为,在脊髓受到压迫的情况下,骆先生从事超市服务工作,整天低头可能是导致其症状加重的因素之一。考虑到骆先生还不到50岁,如果瘫痪,不但自己要遭受无法想象的痛苦,还会给家人带来较大压力,于是建议骆先生接受手术治疗。
随后,肖隆艺带领团队为骆先生开展了颈椎管狭窄后路单开门开窗减压术,希望最大程度地缓解和改善脊髓功能,阻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不少人一提到手术就很害怕,其实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并没有患者想象的那么危险,相反目前这是一项非常精细和成熟的技术。手术主要是解除对颈椎脊髓的压迫,充分解放它,为受压脊髓创造正常的康复条件。”肖隆艺说。
手术进展非常顺利。术后,骆先生颈背部疼痛已缓解,下地行走时乏力的状况明显改善,行走不稳缓解,步态较术前明显改善,手指麻木感较术前亦改善,并于近日顺利出院。
走不稳手变笨:及时就医避免脊髓损伤
“脊髓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一种,主要是由于颈椎退变导致椎间隙高度下降及骨质增生,从而压迫重要组织导致的。”肖隆艺指出,虽然名叫“颈椎”病,但脊髓型颈椎病最常出现的早期症状经常不在颈部,甚至不在上半身,而是“步态不稳”。即行走失去平衡,容易摔倒,有些病患甚至不敢下楼梯。这一特点导致很多病患长期被误诊。
“手部笨拙”则是另一个常见症状,开始时患者拿东西容易掉落,字越写越小、越来越难看,不能做针线,继而拿不住筷子,扣不上纽扣。神经功能进一步恶化时,四肢麻木、肌肉紧张、乏力会相继出现,甚至出现大小便难以控制的情况,直至瘫痪在床。
此外,患者也会存在颈部症状,如疼痛、肌紧张、躯干“束带感”等,也可能伴有上肢放射痛、麻木等表现。
“多数颈椎病都应当先尝试保守治疗,如果效果不满意,再考虑手术治疗。但是,对于如何诊疗脊髓型颈椎病,目前世界上并没有一部足够权威的指南。脊髓损害难以逆转,想要尽快去除致压物,阻断疾病进展,抢救残余的神经功能,并为神经组织创造修复的良好环境,应当考虑尽早手术治疗。”肖隆艺提醒,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传导各种感觉并支配全身运动的“高速公路”,长期的慢性压迫或者由于意外原因导致的急性颈部外伤,极易导致脊髓发生不可逆的严重损伤,从而引起四肢瘫痪的严重后果。对于脊髓型颈椎病,保守治疗只适合非常轻症的患者,如仅有手指轻度麻木、颈肩部疼痛者,他们实际上并没有严重的脊髓损害症状。
相关链接
勤活动多锻炼做好颈椎护理
1.长时间工作或学习,半小时活动一次颈部,1小时起身走一走;
2.平时多锻炼背部肌肉,有条件可多去游泳,以蛙泳最为适宜;
3.日常睡枕头不宜过高或过低,合适的高度可让颈椎得到支持、维持正常曲度;
4.平时在家里可做颈阻抗锻炼,一般每天锻炼4组,每组对抗20次,每次持续对抗5~10秒钟。
颈阻抗锻炼操作要领:上身直立,头略后仰,双手交叉放在后脑勺,用力向后仰头,同时双手用力抵住枕部使头不能后仰,即头和双手对抗。此时会感觉到颈部后方的大块肌肉在持续收缩用力,但是颈部却因为双手的对抗动作没有活动,这种状态称为肌肉的“抗阻等长收缩”。
(文/佛山日报记者梁炜健通讯员黄晓晴)
新闻推荐
“十三五”将建4042个分散式充电桩本报报道引部门重视,市发改局表示佛山市将从四方面促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禅城区丽日豪庭小区内,一位车主在使用充电桩为电动车充电。/佛山日报记者王澍摄文/佛山日报记者岑雪莹、宋世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