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区优秀护士代表上台接受嘉奖。
■护理界前辈为新入职的护士代表传烛。
■全场护理人员一起庄严宣誓。
■三大项目启动。
■海星急救培训队支持单位获颁感谢状。
护士南丁格尔用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对待每一位病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专业的护理技能被历代人们称赞。南丁格尔精神激励着一代代“白衣天使”为人类健康作贡献,在南海,也活跃着一群技术精湛、乐于奉献的“南丁格尔”。
为树立先进典型,激励广大护士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在昨晚举行的2019年南海区庆祝国际护士节(助产士节)主题大会上,南海区名护士代表与20个南海区优秀护理团队、63名2019年优秀护士齐齐亮相,南海区政府为他们颁发奖牌或荣誉证书。
当晚,公众急救普及创新项目、南海区与港澳护理合作项目和“为新生命+分”公益项目启动,将整合各方优势资源,提升全区医疗卫生水平及市民健康意识。
南海护理
多学科并驾齐驱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建设卫生强区、广东省健康促进区,护理人才是一支重要力量。
在人们的观念里,护士的角色就是帮患者打打针、量量体温,为医生“打下手”。然而,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人们的健康服务需求多元化,护士的角色同样在变化。
在南海,目前有注册护士9241人、专科护士137人,这群“白衣天使”以过硬的专业技能、默默奉献的精神,为全区300万常住人口提供多元化的健康服务。
时光倒流到23年前,1996年5月12日,南海区护理学会成立。23年来,南海护理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服务品质不断优化。1996年至2019年之间,南海区注册护士人数从1300多人增至9241人,从过去大多数以中专学历为主,到如今拥有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等不同学历层次的护理人才。如南方医科大学南海医院护理部主任谢日华,从业近30年来,一直坚持进修,先后取得护理学大专、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和学位,熟练掌握了国内外护理学知识。如今,她已经是南海护理学科的带头人,同时也担任南方医科大学护理学博士生导师、加拿大渥太华大学护理学院博士生委员会委员。
“这次获得嘉奖,对我来说是一种鞭策与鼓励。我从1991年开始工作,看着护理学科成为了一级学科,护理这个专业在成长,护理人在成长。”谢日华感慨,以前护士的学历大多是中专、大专,现在大学本科、研究生学历的都有,以前临床实验凭经验,现在护士除了要会打针等,还要学会把理论运用到临床实践中。
目前,南海区共有423名护理人员在国家、省、市级学术团体任委员、常委、副主委、主委等职务;近3年,全区护理人员共发表SCI、核心期刊论文共104篇,国家级课题立项2项、省级6项、市级74项。南海区人民医院被指定为“广东省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南海区妇幼保健院康复科被授予“2012广东省护理特色优秀科室”,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科被授予“全国中医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先进病房”。2016年至2018年,全区18家医疗机构共获得国家、省、市级奖项144项。
今天的南海护理,已经成为与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并驾齐驱的一级学科,在南海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过去我们可能认为,在医护
关系中,护士是居于从属地位的,但是护士群体在健康南海建设尤其是基层医疗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向社会开展宣传,让护理工作者得到更多尊重。同时,也会运用一系列举措,让护士下沉到社区乃至家庭,让南海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贴心的护理服务。”南海区卫生健康局局长孔小燕说。
专科护士
引领专业水平提升
护理人才技术水平提升,服务品质优化,离不开好的人才培养机制。从2007年至2010年,在推进《粤港专科护士培训项目》中,南海区共派17名优秀护士赴港研修。2012年至2018年,南海区共有120名护士参加省级、国家级专科护士培训,在全省首批通过认证的29名粤港澳大湾区专科护士中,南海占了2席。
专科护士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推动着南海各专科领域的高级护理实践。2010年,南海区护理学会制定了《南海区护理专科技术帮扶方案》,2012年成立10个护理专业委员会,2018年专业委员会增至25个,专科护士、临床护理专家到各医院通过现场查房、咨询、讲座培训、会诊等多种
形式落实专科帮扶计划,促进全区专业水平同质化提升。南海区人民医院被评为“广东省临床护理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广东省老年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广东省助产专科护士培训基地、中德助产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南方医科大学南海医院被评为广东省首届研究护士实践培训基地。10年来,南海各专科共举办670场护理专科技术帮扶现场会、院际间的护理现场业务查房,受惠护士达24000人次。该项目得到省内外及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同,南海区护理学会理事长还受邀参加第十届光华国际护理大会葡萄牙会议并发言,得到中外护理专家的高度肯定。
努力成就自己,才华贡献社会。为彰显南海护士“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南海区护理学会志愿者服务队于2017年5月10日成立,目前全区护士志愿者达到268人。会员积极主动到各社区开展疾病专题宣传日义诊服务、慢性病管理、自我保健知识的传播和咨询,积极参与市民急救技能培训,受益市民超万人,同时开展社区延续护理。今年4月8日,获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批准,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佛山市南海区护理学会分队成立,为提供
更高质量的志愿护理服务奠定基础。
政府嘉奖
激励人才提升素养
为搭建医疗卫生人才成长梯队,2018年,南海全面实施“名医工程”,通过培养为主、引进为辅,每3年一次评选一批近600名南海区名医,建立名医动态管理机制,并力争引进一批带头人和省级以上名医。同时还每年由财政投入约1000万元,提升受聘名医待遇。
南海还率先把医、护、药、技四个类别的专业技术人才全部纳入评选范围,充分肯定各类人才在参与医改和建设卫生强区中的积极作用。其中首届评选名护士102名,包括首席护士1名、护理带头人22名、骨干护士79名。邱翠竹为首席护士,区洁芬、冯雁玲等为护理带头人,古慧贤、石萍、龙优花等为骨干护士。
此外,南海区组织了优秀护士和优秀护理团队的推荐命名工作,共评出柳静静、范俊霞等63名2019年优秀护士,以及南海区人民医院急诊科护理团队等20个优秀护理团队。今年是第108个国际护士节和第28个国际助产士节,昨晚,南海区举行庆祝国际护士节(助产士节)主题大会,他们同步在大会上亮相,并获得区政府嘉奖。
“作为一名男护士,选择了这个行业,我就没有后悔过。面对工作中的挫折,我觉得始终需要做好心态的调整,发现自己工作的价值,用自己的努力不断提高水平,去赢取患者的认可和信赖。”获评南海区优秀护士的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手术室护士刘金平说。
南海区副区长冼富兰表示,南海每年表彰一批优秀护士、优秀护理团队,推荐命名一批南海名护士,是希望通过他们激励和鞭策南海护理人,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接下来,南海将继续广泛宣传护理工作人员的先进事迹,大力弘扬护理职业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尊医重卫的浓厚氛围,吸引更多的优质人才加入护理事业,共同成长为人民群众健康的守护者。
为助力广东省健康促进区建设,南海区成立了健康专家委员会,聘请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原卫生管理学系主任、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陈少贤等为成员。当晚,南海区还为专家委员会代表颁发了聘书。健康专家委员会主要职责是指导健康促进工作科学规范开展,参与到南海区政府和相关部门提出、起草、修订、发布相关公共政策等工作中,为健康促进事业发展提供科学决策和技术支持。
延伸阅读
南海启动公众急救普及创新项目、南海区与港澳护理合作项目和“为新生命+分”公益项目
构建国际化护理管理培训体系
当前,南海区正面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有待提高、市民获得感有待加强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推动广东省健康促进区建设,助力再造高质量发展新南海,南海区昨晚启动了公众急救普及创新项目、南海区与港澳护理合作项目和“为新生命+分”公益项目。这三大项目分别对应南海当前面临的突出难题。
“公众急救普及创新项目”的愿景是拯救生命,提高生存率,减少由于心脏骤停和院外发生的紧急医疗事件导致的永久性伤残;长期目标是提高心脏骤停生存率,降低心脏病、卒中、创伤致残和死亡率至发达国家水平;中期目标是南海区30%公众获得普及急救教育,缩短心脏病、卒中、创伤起病到就诊时间至发达国家水平;短期目标是跟随国际及中国急救指南,制作符合国情的系列急救教育课程,使公众获得拯救生命的知识、能力及意愿。项目由南海区人民医院海星急救培训队牵头,计划充分整合各医疗机构的公众急救培训资源,每年举行约100场进学校、进家庭、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的“五进”急救培训活动,计划用两年时间建立一套贯穿不同年龄阶段的救急知识教育模式,提高市民自救与互救的意识和能力。
南海区与港澳护理合作项目则是南海计划与香港护理卫生管理学院、澳门镜湖医院共同建立管理人才培训计划,通过构建国际化护理管理培训体系,培育护理学科带头人和护理管理人才,提升护理团队专业素养和管理水平。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南海区近3年的年均分娩量增加至4万以上,其中不乏高龄孕产妇,这导致南海区高危妊娠发生率逐年上升,孕产妇及出生宝宝的健康问题备受社会关注。为保障孕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健康,南海区卫生健康局将联合社会爱心人士、南海区妇幼保健院以及区内14家助产机构,启动“为新生命+分”公益项目,将募集启动资金100万元,用于升级产科专家库、建设线上孕产学校、激励优秀产科团队及个人。
统筹/关帅屏卢玮青文/珠江时报记者关帅屏罗炽娴图/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
新闻推荐
桂城命名2019年度“十佳劳动者” 弘扬工匠精神 建设美丽桂城
佛山日报讯记者阳桦通讯员杜建新报道:昨日,桂城街道正式命名2019年度“十佳劳动者”,来自桂城重点产业领域和特色产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