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佛山日报记者杨婷
作为全国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的顺德,文化事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如何打造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上周五,顺德召开文化工作座谈会,传出文化高质量发展最强音。座谈会上,15名文化领域代表从不同角度为新时代顺德文化事业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丰富光影文化展
打造顺德文化展示厅
除夕夜闪亮登场顺德光影文化展,为市民献上了一场展示顺德过去、现在、未来的光影文化盛宴。紧接着,顺德又一文化品牌——“顺德之夜”文化艺术盛荟出场,先后引进《醒·狮》《乌龙山伯爵》《花木兰》等精品剧目到顺德演艺中心演出,深受市民热捧。
作为典型制造业城市的顺德,如今在文化上也形成自己的品牌。近年来,顺德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进一步完善区、镇、村全覆盖、大联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欢乐龙舟文化节”“中法文化之春”等贯穿全年文化品牌活动近100项。仅去年,顺德共接待游客数量达1598万人次,带来171亿元的旅游收入,增长明显。
顺德区文联副主席钟建龙非常看好顺德的文化生产力。他认为,一个城市的文化定位,对提升城市的形象起到重要作用。“如今,前往顺峰山公园欣赏光影文化展的市民仍络绎不绝,这是很好的一个尝试,今后能否扩展成真正的文旅项目,丰富提升光影文化展的内容,提升城市品质。”
钟建龙的观点引发共鸣。孔雀廊娱乐唱片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锦芳建议,可以成立一个顺德本土创作团队,让顺德人讲顺德故事,以大型情景歌舞“荷塘月色”的形式配合光影文化展的演出,丰富光影文化展的内涵,呈现岭南水乡之美。
听到这个想法,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郭文海当即表示认同。他认为,根植本土文化,依靠本土艺人和专业团队,有信心打造高水平的文艺演出,要深耕光影文化展,以“荷塘月色”等为主题,将顺峰山公园打造成彰显顺德文化的展示厅。
弘扬岭南特色文化
传承人文精神
顺德是岭南文化发祥地之一,文脉源远流长,历史上曾出过状元四名、进士数百人,还是粤曲、粤剧的发源地之一,名伶辈出。这些文化如何传承与发展,众多代表也提出了建议。
顺德历史研究会会长李健明以岭南四大园林之一的清晖园为例,认为清晖园的故事可以拍成电视剧或者纪录片,通过一个家族变化反映顺德的历史变迁;还可以在清晖园状元堂设立顺德科举名人的展览馆,传承人文精神。
“清晖园是一个很好的创作题材,还可以从顺德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角度进行挖掘创作,例如从企业家成长史的角度拍摄影视剧。”盈峰集团营运与人力资源部总经理杨榕桦说,近几年盈峰集团把目光投向文化领域,立足市场发展文化产业,解决市场痛点。
与盈峰集团一样涉足文化产业发展的还有碧桂园。碧桂园集团助理总裁、集团办公室主任李静建议,文化艺术传承应融入创新元素,让艺术生活化、产业化,实现文化和经济效益共赢。“汉服文化已经被挖掘出来,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全新的文化产业,深受年轻人喜欢。顺德的粤剧、武术、龙舟等文化都可以用创新的方式让他们得到新的发展,开发出有影响力、受市场欢迎的文化产品,实现文化价值。”李静说。
郭文海认为,顺德发展文化的需要非常迫切,空间非常巨大。顺德拥有很好的群众文化,要注重挖掘、弘扬、打造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文化精品,发动社会力量,共同推动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新闻推荐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子宁通讯员张家铭5月10日傍晚,顺德乐从一名妇女及两名子女在英雄河神州桥附近落水。在危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