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女性朋友在有了孩子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妈妈当初是有多么的辛苦。妈妈们都是超人,不管是全职妈妈还是在职妈妈,都对家庭和孩子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同时也承担了许多。
一位年轻的新手妈妈,会因为身份的转换而感到不适应,甚至变得焦虑与不自信。
一位高龄二胎妈妈,会考虑自己的“二宝”与“大宝”之间的关系,如何平衡工作与家庭。
在母亲节来到的时候,记者走访了两位妈妈,发现她们坚强外表下的另一面:母亲在生育时的艰难,与在生养时的喜悦。
阿琪:
22岁的妈妈不好当
回忆起自己初为人母时,阿琪印象最深刻的始终是最开始时那种不安与焦虑的情绪。“我才22岁,我能不能承担起一个母亲的责任?我能不能照顾另外的一个小生命呢?”身为母亲但内心的小女孩却还未完全褪去,这种落差感在阿琪的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常听老一辈人说,一个女孩只有当了妈码才是真的长大,但在记者看来,阿琪仍然是一个“稚嫩”的母亲。来到阿琪的家中,记者看见阿琪的家婆在照顾着阿琪1岁2个月大的女儿桐桐,尽管刚刚怀上二胎两个月,阿琪仍然穿着一身粉红色的衣服出来会客。
尽管有家婆帮忙照顾女儿,但是阿琪仍感觉有些力不从心。女儿桐桐更小的时候,晚上睡觉不踏实,阿琪与家婆需要经常起床照看她;此外,每天需要按时喂奶、为她洗澡等。在每个母亲都必须要经历的过程中,稚嫩的阿琪也显得有些憔悴。
阿琪表示,丈夫比她年长8岁,在生下女儿后,便一直忙于工作、赚钱养家,而自己则全心全意地照顾着家庭。平时阿琪女儿一个月所花费的尿片、奶粉等开支需要近2000元,如今怀有二胎的她,开始担心家里的经济状况,“生完二胎,待大女儿上幼儿园后,我希望自己能够找一份工作,既能够照顾家庭,也能够补贴家里,减轻丈夫的负担”。
高龄二胎妈妈:
事业与家庭齐兼顾
迫于经济压力,很多90后、80后对生二胎似乎热情不算很高,而拥有较好经济基础的70后,反而不少人积极响应了国家“生二胎”的号召。尽管从整体来看70后并没有占到主流,但是与之前的预估相比还是可以算得上“出人意料”了。在本地医院做护士长的麦女士就是其中的一员。
来到医院的产科办公室内,麦女士正在为自己的课题工作报告做最后的收尾,已经怀有二胎7个多月的她,已经是一个17岁孩子的母亲了,今年44岁的她正在为人生中第二个小生命做准备。
与许多高龄二胎母亲一样,麦女士是在国家政策出台后,才有生二胎的想法。“我是想着多生一个小孩可以陪伴我的大宝,并且减轻他以后为我们的养老负担,就只有这样的想法而已,我家大宝也很支持我帮他生个弟弟或妹妹,所以我现在也没有什么压力”。
当记者问麦女士这个年龄怀二胎辛不辛苦时,麦护士长自信地表示,她怀孕以来,很少孕吐反应,一个健康的身体就是她生二胎最好的资本。
透过与麦女士的对话,记者能感受到她的从容与自信。麦女士表示,她家经济情况良好,“学区房”也已经在计划当中,面对将来小朋友漫长的陪伴,麦女士十分自信地表示,她能够为小孩创造一个良好、宽松的成长环境。
此外,麦女士还表示,她将在生产前两周休产假,作为产科护士,自然更懂得孕产妇的护理知识,从而为迎接二宝做好充足的准备。
【采访有感】
有人说,父亲决定孩子飞多高,母亲决定孩子走多远,母亲对孩子的一生有着莫大的影响,他们为儿女操劳了一生,含辛茹苦却从不抱怨,竭尽所能想把最好的一切都给予孩子,希望用自己的一切换取孩子的成功与顺遂。母亲节已过去,仍衷心祝福天下所有的母亲天天快乐。
文/佛山日报见习记者陈嘉懿
制图/张琪
新闻推荐
巨幅涂鸦作品——“墙上的对画”。街头艺术家在创作。对于涂鸦作品,大家并不陌生。涂鸦作品通常出现在街头,在不经意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