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区人大常委会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座谈会
改革只要利于企业发展 都可先行先试
珠江商报讯 记者李文杰报道:顺德高质量发展既离不开城市建设的硬环境,也离不开营商创业的软环境。昨日,顺德区人大常委会召开座谈会,听取区内商协会和企业对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关世良表示,顺德打造一流的国际化营商环境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改革创新只要有利于企业发展,都可以在全省先行先试。
区民营企业发展商会秘书长杜启昕提到,顺德关注高端人才引进,但也不能忽视普通工人,现在企业普遍面临普工紧缺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做好工业园区周边配套。顺德村改非常符合企业利益,既提供了产业空间,也创造了一个留住工人的良好环境。
区电子信息商会秘书长吴雪莹提到,顺德高端人才认定也要多关注行业的“隐形冠军”和成长性较强的企业。例如,电子信息行业的人才含金量就较高,但鲜有人才被认定。她建议,顺德人才认定应照顾到不同规模的企业。同时,她建议政府在村改中可规划建设一个智慧园区,让电子信息企业集中进驻。
区中小企业促进会秘书长刘小林建议,顺德在推进村改中应明确和细化入园标准,供企业简单自行对照,也让企业进驻园区能享受公平透明的政策待遇。
在座谈会中,一名家居企业负责人谈到了办理环保许可的曲折经历。他建议,环保许可应向企业公开审批流程和受理进展,接受社会监督,让企业心中有底。“办理环保许可的过程非常煎熬,时间太久企业等不起,到底行不行,企业也不清楚,导致厂房空着大半年却不敢轻举妄动,怕设备投进去结果办不了,风险很大。”
广东中辰钢结构有限公司总经理龚武说,顺德迎来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机遇,这是企业进军国际化的好时机。他建议,顺德应该简化企业海外投资的手续,增加政策的透明度,鼓励企业到海外建厂。
当天在座谈会上,企业代表畅所欲言,普遍反映了教育、医疗、税务、融资、人才引进等问题。对于企业反映的问题,区人大常委会将在广泛收集整理后,形成调研报告,提交区委区政府作为决策参考的重要依据。
关世良表示,区人大常委会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专题调研,助力顺德率先建设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打造一流的国际化营商环境。虽然顺德营商环境有很好的社会评价,但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包括企业办理环保手续不够透明、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不够、企业对外投资手续较为繁琐等问题,都需要借助实验区的契机,以问题为导向加以解决,只要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改革创新,都可以在全省先行先试。
新闻推荐
美的集团收购的机器人产品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曾毅通讯员王雯、张泰银摄影报道)记者昨日从顺德区政府获悉,2018年顺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