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家乐(右)和特殊孩子在一起。曾家乐(右)和孩子在香港特殊马拉松上合影。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王名润
图/由受访者提供
十年前,他有一个梦想,希望残疾人能够更体面地活着;十年后的今天,他仍然积极地为实现这个梦想而努力,为残疾人融入社区生活,拓宽生命宽度,提高生活质量而不懈奋斗。他是佛山市顺德区威权康复服务中心主任、党支部书记曾家乐。
近日,在第六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上,曾家乐获得“全国助残先进个人”称号,是佛山市唯一一名获此荣誉的个人。5月19日,是第29个全国助残日。记者走进这位坚持助残事业十年并愿意为之奋斗终身的公益达人。
“纵使存在缺憾,但他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每个人都有无限可能。”
——曾家乐
心怀梦想:
一家一户走进残疾儿童家庭
接触助残事业,曾家乐说可谓“歪打正着”。时间回到2009年。彼时,行政管理专业的曾家乐,毕业后进入威权康复服务中心,从事的是行政方面的工作,但由于当时人手较少,曾家乐要兼顾照料一部分特殊儿童,帮孩子换尿布、洗脚。他说:“当时有很多人不理解这份工作。”
心怀助残公益梦的曾家乐决定做出一些改变。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现实让曾家乐有些受挫。他回忆说,当时顺德区的社会工作刚刚起步,威权康复服务中心当时也尚未建立一套较为规范的残障康复领域的社会工作实务流程,活动、小组及个案管理等均令他无从下手。因此,曾家乐决定一家一户走进残疾儿童家庭了解服务对象及其家属的生存和心理状况,与他们建立初步的联系,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社会工作专业理论,三个月下来,他的工作终于能顺利开展。一年后,坚持学习的曾家乐考取了社工证。
坚守十年:
每一个特殊儿童也有无限可能
在一线的工作中,曾家乐逐渐发现自闭症儿童家庭面临的困境。如何消除大家对自闭症儿童的误解,是他彼时思考的一个命题,也是亟须解决的一个挑战。
于是,曾家乐在大良一购物广场发动民众自筹资金,并自筹资金策划了一场为期一周的关爱自闭症社区教育活动。这是顺德区首次为自闭症人士举办大型宣传教育活动,在顺德产生了较大的反响,开创了社区教育的先河,并得到了顺德区残联的认同,将其确定为一个恒常性活动。
十年来,曾家乐接触的特殊孩子数不胜数,最初接触的一批特殊孩子也已经逐渐长大,在他看来,“不应该为每一个特殊儿童界定为"残疾",纵使他们存在缺憾,但他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每个人都有无限可能。”
十年事业: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大家携手同行
曾家乐也见证了佛山顺德这些年来助残事业的发展——从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到威权康复服务中心主任,十年来,曾家乐的助残公益梦在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实现了从“爱心助残”“社会工作助残”拓展到“康复助残”和“公益助残”的多点尝试。“如果说十年前做助残工作像走独木桥,现在则是通往康庄大道,由孤单到携手向前。”曾家乐介绍,现在顺德区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助残网络,威权康复中心在十个镇街实现了全覆盖,并建立了区、镇(街道)、村居三级服务体系。
十年来,顺德助残事业也在不断发展。在他看来,十年前机构更多的是关注残障人士基本的生活乃至生存需求,现在则逐渐实现了细分的专业服务领域,包括上门康复服务、个性化定制等。“十年来,改变最大的是人们的助残观念”,以自闭症儿童为例,曾家乐说当时很多自闭症儿童的家长根本不参与孩子的康复治疗过程,把孩子送到机构就去工作了,现在年轻家长非常愿意学习相关的知识与技能,陪伴孩子成长。
助残事业也有越来越多新鲜力量的注入。曾家乐身边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同事,越来越多的本地年轻人也会加入到这个行业中,人的观念也在不断变化,氛围更为包容与友好。“越来越多人的参与是我们坚持下去的一种动力。”曾家乐说。
当然,在发展过程中,曾家乐坦言也存在着一些困难,例如顺德助残工作仍需提高专业化程度,将众多的实践模式上升为理论,“修炼内功”;还要打通残疾人就业的“最后一公里”,“目前残疾人的工种较为集中在保洁、汽修等服务性行业,希望接下来能拓展到IT等行业。”曾家乐说。
观察:
顺德助残事业“多点开花”
据了解,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大会每五年举办一次,是我国给予残疾人事业战线突出贡献者及集体的最高褒奖,曾家乐作为佛山的代表获此殊荣实属难得。这也是对顺德助残事业的肯定。
在大会上,坐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曾家乐“心情非常激动”。曾家乐非常珍惜这次机会,在北京短短两天,他通过和其他助残人士的交流找到了助残工作的更多可能性。“这份荣誉,更多的是对佛山、顺德一群竭诚为特殊群体努力的工作者的肯定,让我们一起为助残事业而奋斗。”曾家乐表示。
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顺德区政府相关部门先后颁布施行《顺德区残疾儿童康复补助暂行办法》《顺德区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等政策,并贯彻落实《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佛山市实行残疾儿童少年十五年免费教育实施方案(2015年修订)的通知》精神,为残疾儿童的康复教育提供帮助。顺德区残联提供的数据显示,以关爱自闭症儿童为例,目前,顺德区有4家康复服务机构专为自闭症儿童开展康复服务,有26所学校开设资源教室,同时,每年借助各种宣传方式举办自闭症关爱日活动,走入社会、校园及家庭,使自闭症患者进一步得到理解和关注。顺德助残事业发展呈现“多点开花”的趋势。
知多D
全国自强模范和助残事业的“最高奖”
据了解,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大会每五年举办一次,是给予残疾人事业战线突出贡献者及集体的最高褒奖。此次大会表彰了167名“全国自强模范”,100个“全国助残先进集体”,100名“全国助残先进个人”,100个“残疾人之家”,33名“全国残联系统先进工作者”。
新闻推荐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博连日来,顺德“村改”不断传来新消息。45个500亩连片“村改”项目在2019年顺德区村级工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