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益夫妇。本报记者 徐钧钻 摄本报讯(记者 徐钧钻 见习记者 王欣琳)最近,南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不时走进几对“新人”,他们准备报名参加将于23日举行,由市慈善总会、南区社会事务局举办,市志远社工、良都公益事业发展中心承办的2019年南区老年集体婚礼。社工、志愿者将记录他们的爱情故事并以此形成相册,在社区中宣扬优秀的家风。
●相濡以沫家风包容
在参与集体婚礼活动的8对“新人”中,金婚夫妇梁华鸿和雷倩瑜夫妻相十足。73岁的梁叔沉稳内敛,69岁的雷姨则十分开朗爱笑,这对看似互补却都热爱唱歌的夫妻回忆起从相识相知到相濡以沫50年的点滴。据悉,梁叔和雷姨都是医务工作者,经朋友介绍,缘分的红绳牵连起邻村的两个少男少女,“当时渡头村和福涌村之间是泥巴路,我艰难地骑着单车去她家见她,我们没见几次就结婚了,属于先结婚后恋爱。”梁叔说道。
1969年,梁叔和雷姨结婚了,由于物质条件不佳,两人只请了亲朋好友吃饭,没有婚纱婚礼,结婚证上的照片就当作结婚照。
婚后几年,甜蜜的两人世界变成幸福的五口之家。对于孩子的教育,夫妻俩态度一致,尊重包容孩子,给他们自由的成长空间,“但是我们家有家训,不能懒惰,要勤劳劳作、好好学习、待人友善,从小孩子们都比较能干,寒暑假帮忙在地里插秧、收割。”夫妇俩还记得,尽管工作繁忙,但只要有空闲时间,一家人就会团聚或一起出游。
如今孩子们都有自己的小家,孙子们也各自为前程忙碌着,但在一家人心中,美食与团聚缺一不可。每周周末,儿孙们都会一起回家陪二老聚餐,二老则亲自准备他们最爱吃的美食。家庭温暖和睦、家人间互相尊重包容,是梁家人拥有的最珍贵的财富。
●顾家勤奋克服异地分居
而另一对老人刘永益、林容活夫妇今年分别82岁、70岁了。虽然已白发苍苍,但刘永益眉目间仍见其俊朗。刘永益曾毕业于市师范学校并到顺德任教过几年。由于父亲、兄长都有海外关系,从25岁开始,刘永益从顺德回到村里参加劳作,33岁时通过相亲找到林容活,一个月后结婚,婚后生育了3个孩子。1980年,刘永益顺利申请了澳门居留权。为了赚到更多的钱养家,夫妻俩开启了长达15年的异地生活。林容活说,说是异地分居,生活并不难过,因为顾家的刘永益每个周六均会坐2-3小时车,回到中山与她团聚,风雨不改。“当时的交通不便,常常他坐车回来,半条腿都麻了。”这样的生活持续到1995年,林容活和孩子也获得了澳门籍。
说起多年异地生活的相处技巧,林容活说,必须对爱人信任。刘永益说,为了给家乡的妻儿赚更多的钱,常常一人打三份工。白天到码头搬货,晚上帮澳门人洗车。而在澳门的近40年时间,刘永益从未光顾过赌场一次。“这样的家风我们一直持续到现在,我们的孙辈大学都是勤工俭学的,尽管我们的经济实力完全可以供他读书。”林容活骄傲地说。
新闻推荐
近千名青少年选手比拼“猎狐”广佛肇青少年无线电运动教育竞赛在顺德举行
选手们手持无线电测向机,谨慎地寻找电台信号。佛山日报讯记者邹婷婷通讯员袁永恩摄影报道:5月18日至19日,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