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佛山 今日禅城 今日高明 今日三水 今日南海 今日顺德
新岭南 > 广东 > 佛山 > 今日佛山 > 正文

佛山南海:数据赋能探索政务“湾区通办” 智能自助服务终端落地港澳,港澳市民可远程办理珠三角业务

来源:南方日报 2019-05-31 07:09   http://www.kcqsx.com/


香港市民郑翰衍通过佛山南海区铺设在香港的自助服务终端,成功在港远程办出首张内地营业执照。戴嘉信摄

“通过自助终端办理很方便,省去不少佛山、香港两头跑的时间。”5月30日,在香港观塘兴业街4号TheWave大厦9楼,香港市民、佛山市博亚体育娱乐有限公司负责人郑翰衍成功在港远程打印首张南海区营业执照。

同一时间,南海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政务通办”工作交流会在佛山市三龙湾南海片区的三山科创中心举行。现场参会人员通过视频见证了香港居民在当地跨境办理南海区商事登记业务的流程。同日,澳门也与南海实现政务服务湾区通办。

笔者从交流会上获悉,首批开通的港澳办事功能包括商事登记、发票查验、出口退税率查询、气象查询、空气质量查询、企业基本信息查询、南海人才服务等18项业务。这意味着,粤港澳大湾区在政务服务互联互通、跨境办理方面,迈出了重要而坚实的一步。

现场还举行了佛山市南海区与广州市五区实体大厅跨城通办第1000个事项上线仪式。同时,南海区与广州、江门等湾区城市实体大厅跨城通办业务超100万件。

香港现场打印南海营业执照首批开通18项港澳办事功能

30日早上,在港澳版“市民之窗”设备面前,郑翰衍轻轻点击设备上的按钮,在查看、核对所要办理相关业务的信息后,点击“确认”键,在等待约20秒后,便拿到了注册在佛山市南海区工合空间的企业营业执照。

这是香港与内地以自助终端机实现政务服务跨境通办的首个成功案例。

今年5月,南海区在香港、澳门铺设第一台“市民之窗”自助终端投入使用,通过“虚拟窗口”进驻,利用视频交互人脸识别、材料扫描上传、电子签名等技术,港澳市民可在本地办理南海的商事登记、发票查验、出口退税率查询、气象查询、空气质量查询、企业基本信息查询、南海人才服务、企业红黑名单查询、营业执照打印等18项业务。

“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过程中,南海要为广大创新创业者、港澳青年和居民提供便捷的服务,其中政务服务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黄志豪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其中一个重点就是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一体化服务,而政务服务就是一个突破口。

事实上,南海在广佛同城政务服务跨城通办上早已开展探索。作为广佛同城化的前沿阵地,近百万广州人安家南海区,由此衍生出大量南海与广州政务服务跨城通办的民间需求。

早在2014年,南海就与广州市荔湾区实现自助终端全国首例跨城通办;2016年,南海又与荔湾实现实体办事大厅全国首例跨城通办;随后,南海政务服务跨城通办延伸至江门、梅州、清远等多个城市;目前,珠三角9市均与南海自助服务终端系统接入,南海实现与珠三角9市的政务服务跨城通办。

南海区此次铺设至港澳的自助服务终端系统,就是在与广东湾区城市通办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此次推动实现政务服务湾区通办,将涉及广州、深圳、珠海、惠州、佛山、东莞、中山、江门和肇庆等珠三角9个城市,即企业家和市民可通过南海铺设的自助服务终端系统,实现与珠三角9市的政务服务通办。

“实现湾区通办,也是江门希望突破的一个事情。”江门市行政服务中心副主任区江表示,港澳的江门乡亲很多,跨境政务服务通办需求也比较大,此次南海先行一步的探索,也大大加快江门推进湾区通办的进程。

“我会把湾区通办这个好消息带回香港,鼓励更多香港青年到南海体验政务服务环境、商务环境和创业商机。”作为祖籍佛山南海的香港人,广东省政协委员、全国青联委员、永和实业总经理林凯章希望能成为港澳青年到内地来发展的“引路人”。他认为,香港市民能方便在香港办理企业注册登记、咨询涉税业务,可以让粤港澳三地的青年增进对彼此的认识了解,互相的联系也会更加紧密。

依托“市民之窗”自助终端进一步拓展湾区通办深度广度

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近到远,如今,南海与广州五区实体办事大厅的政务服务通办事项已超1000项,与各地的跨城通办业务总量也正式突破100万件。据预测,随着政务服务跨城通办的持续深化,尤其是与港澳实现湾区通办,政务服务通办事项与办理业务总量还将保持可观的增幅。

“操作很简单,很容易懂,只要根据机器的指引,刷一下身份证,人脸识别后就可以办理业务了。”第100万件业务办理者冯家嘉居住在广州荔湾,在南海从事电商方面的工作,日常都是通过自助服务终端机查询、办理社保、个税等业务。

实现上述目标,得益于南海自主研发的湾区通办政务系统——“市民之窗”自助服务终端和“智能柜台”远程办事终端。其中,“市民之窗”整合工商、税务、公安、社保、气象、交通等53个政府部门数据资源,可为市民提供包括企业注册登记、经营许可打印、个税清单查询、社保证明打印、个人住房记录打印、交通罚款缴纳、办事预约等超过100多项湾区政务服务;“智能柜台”则整合身份证认证、人脸识别、纸质材料扫描、电子材料导入、票证打印等功能,且可在远程办事时提供一对一的视频在线导办服务。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5月,南海区共铺设“市民之窗”511台,广州市各区铺设231台,可办理业务82项,大湾区各城市共铺设终端超过2000台,提供全天候“不打烊的政务服务”。今年5月下旬,香港、澳门第一台“市民之窗”也投入使用。

“前期我们做过调查,发现港澳人士最关心的服务包括能否在港澳开设企业、能不能办理回乡证、车牌等,同时他们还需要快捷的咨询服务。”作为“市民之窗”自助服务终端的提供商,广东金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薛立徽认为,这套系统里的智能柜台就能提供直接连线到各部门的咨询服务,很切合他们的需求。

“接下来会进一步拓展湾区通办深度和广度。”南海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负责人表示,目前实现的是港澳单向办理内地事务,接下来,南海将在上级的统筹协调下,积极配合并探索推进与港澳的双向事务通办,以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为关键突破点,进一步释放政务服务湾区通办的改革红利。

黄志豪表示,通过政府服务再造,南海将进一步促进各类要素在大湾区内便捷流动和优化配置,打造全球创客新都市,推动青年创新创业,重振南海改革开放初期“广东四小虎”雄风,再造高质量发展新南海。

加速湾区要素互联互通营造优质国际化营商环境

根据相关部署,佛山南海积极推动粤港澳高端服务合作,搭建粤港澳市场互联、人才信息技术等经济要素互通的桥梁。

要实现这一目标,政务服务是一个突破口。诚然,政务服务是影响营商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是影响城市竞争力、吸引力的重要环节,是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此次湾区通办是南海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一个缩影,事务办理互通的背后是湾区要素互通的加速,将推动大湾区各城市间实现更具广度和深度的政务通办,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的产业协作、信息互联、人才流动等融合发展提供更高效便利的政府服务,创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事实上,南海一直着力探索。多年来,南海创造出多项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领先的改革举措,打造便利、高效、公平的营商创业环境。比如,在2013年底,南海推出全省首份负面清单,并在全国首创负面清单、准许清单、监管清单“三单”管理制度,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实现南海区市场主体数量及登记注册业务量大幅增长;2016年,广东明确将南海区行政审批事项标准模板向全省复制推广;2018年,南海推行投资建设项目联合审批改革,将项目从立项到开工的审批时间由法定的300多个工作日压缩至27个工作日,一般工业项目更是缩短至19个工作日,审批提速超90%,被省发改委确定为“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

经过多年来步步深化的改革实践,目前南海已经形成了“标准化+信息化”的政务服务优势,在跨城通办的基础上,不断拓展通办区域和通办事项,为实现湾区通办打下了坚实的改革基础,踏出了跨境通办的第一步。

此次南海政务服务改革,就是通过推进政务服务模式再造、流程再造、方法再造,努力打造适应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要求、具有全国乃至全球竞争力的政务服务。

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林至颖认为,提升营商环境主要指提升办事的便利性,办事流程的快捷性。对于很多想在内地开公司的港澳人士来说,湾区通办给他们提供了“一站式”服务,这对于很多对内地办事流程不太熟悉的港澳青年是一个利好。

相关

南海与广州实体大厅通办事项突破1000项

跨城通办业务总量超100万件

交流会当天,除了首次实现在香港远程打印出内地企业营业执照外,还有2个数据载入了南海跨城通办的史册:南海与广州实体大厅通办事项突破1000项;跨城通办第100万件业务诞生。

1000和100万两个数字,是南海近5年探索政务服务超越行政壁垒,实现要素共享的成果见证。从南海与广州荔湾“撕开一个口子”,从广佛走向粤港澳大湾区,南海首创的跨城通办迸发出无限热力。

实体大厅业务实现从“零”到“千”的进阶

“三、二、一,启动!”交流会上,广州、佛山两市的代表一起按下手中平板电脑上的启动按钮,“外商投资企业开业登记事项”这一项目,成为佛山南海与广州区实体大厅跨城通办的第1000个上线的事项。

历时近5年,南海与广州实现了跨城通办实体大厅业务从“零”到“千”的突破。在此背后,凝聚着两地之间积极突破信息与行政壁垒的努力。

2014年底,佛山南海、广州荔湾两区以“市民之窗”为突破口,率先开展广佛通办,成为国内跨市政务通办第一例。2016年2月,南海、荔湾两区全国首创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在行政服务大厅窗口跨城通办,推出第一批14项跨城通办事项。开启了广佛两地政务服务实体大厅通办的先河。

“从荔湾区入手,通过持续推广和扩大通办区域,南海已逐步将实体大厅通办领域拓展至广州市白云、花都、南沙、番禺四区。”南海区政务数据管理局副局长高向伟说。

与通办地域拓宽同步推进的,还有通办事项类别的增加。以南海与荔湾为例,2016年推出的首批14项事项,到2018年推出第三批628个跨城通办事项,业务范围已经基本涵括所有法人事项。

南海、荔湾之间的成熟经验,正在推动广州其他区与南海实现通办。据广州市白云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副调研员朱金华介绍,2017年7月白云与南海开启了首批4项事项作为试点,2018年又增加了29项。

“今年为进一步方便两地群众办事,我们继续拓展第三批跨城通办事项,数目达到225项。”朱金华说,南海与白云之间的通办业务范围,从最初的经济事务全面拓展至教育、卫生健康等民生领域。

超百万件业务城际之间政务服务不断升温

当天交流会上还诞生了办理跨城通办第100万件业务的“幸运儿”。从黄志豪手中接过纪念证书,“广佛候鸟”冯家嘉表示感到“幸运而惊讶”。

冯家嘉在广州荔湾居住,在南海从事电商方面的工作。穿梭于广佛之间,她日常通过“市民之窗”自助服务终端机查询办理社保、个税等业务。4月底一个寻常的周末,她在荔湾区政务服务中心的“市民之窗”打印个人所得税证明。“没想到收到南海的通知,自己成为了第100万件业务的办理者。”

跨城通办从2014年底上线,至今不到5年,业务总量突破百万大关。高速增长的业务量背后,既与事项种类增加有关,更离不开通办智慧化的加持。“机器操作很简单,刷一下身份证,通过人脸识别就可以办理业务了。”冯家嘉的用户体验反映了市民大众对跨城通办智慧化的良好评价。

交流会期间,江门市行政服务中心协调科科长张琳琳也体验了一把佛山的“市民之窗”,只需点击屏幕按钮切换到江门页面,江门自助机器涵盖的所有业务,均能在面前的机器上办理。“以往江门市民要跑到佛山办理业务,现在涉及个人业务的,都可以在自助服务终端机上解决。”张琳琳说。

除了操作便捷,“市民之窗”不断提高的覆盖率,也是业务量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与荔湾接壤的南海区桂城街道,平均每0.85平方公里就设一台“市民之窗”。

数据显示,南海全区共有511台“市民之窗”,广州荔湾有51台,广州白云即将增至逾300台,江门全市有621台。在粤港澳大湾区内不断铺设的“市民之窗”自助服务机,让跨城通办的热力不断蔓延。

纵深

广佛十年:从交通到政务再到创新的同城化进化史

在广佛线地铁,每个工作日都会有数十万的“广佛候鸟”穿梭两地创业就业。据统计,有近百万广州人安家佛山南海区。

这背后折射的是,广佛同城启动10年来,双方的发展已经高度交融。

2009年,佛山与广州在广佛交界的南海区签署了《广州市佛山市同城化建设合作协议》,广佛同城正式启动。10年过去,广佛同城已经上到了一个新的台阶,双方在交通、政务、创新等层面都开展了更为深入的合作。

交通广佛地铁预计今年客流量达2亿人次

广佛同城,交通先行。全长37.96公里的广佛地铁线路,将两地市民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2010年,广佛线正式开通运营,这是国内首条跨越地级行政区的地铁线路,佛山的市民可以搭乘地铁前往广州西塱站,无缝对接广州地铁线路。

随后,地铁广佛线不断延伸,在2018年12月正式开通运营二期后通段,全线打通从新城东站到沥滘站的线路。

根据广佛地铁运营方统计,广佛地铁全线开通首日,运送乘客高达50万人次,预计2019年客流量有可能高达2亿人次。为满足广佛两地市民对地铁出行的旺盛需求,去年,广佛地铁还增购了18列车。

此外,在建的佛山地铁2号线,将进一步加强佛山与广州的联系。根据规划,该地铁线路将途经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高明区,终点为广州南站,成为广佛两地第二条城际通道。

不仅仅是地铁。2010年,有“广佛握手桥”之称的海怡大桥正式建成通车,结束了南海与广州番禺一水相隔却无直通车辆的历史,市民从海怡大桥前往广州南站只需7分钟。去年年底,番海大桥也正式开建,这是继海怡大桥之后连接南海和番禺的第二座牵手桥,被称为广佛同城下一个10年的新起点。

而2017年正式开通运营的佛山西站,为广佛两地市民提供了更多样化的出行选择。查询从广州南站到佛山西站的时刻表可以发现,最快只需要18分钟就可以到达目的地。

接下来,南海将大力推进广佛新干线快速化改造,争取南海新交通与广州南站衔接,广州地铁28号线接入佛山西站,力争广州地铁10号线、19号线、25号线西延至南海,进一步强化与广州重大交通设施的互联互通。

政务与广州五区实现政务通办

在推进交通同城的同时,南海还以一台自助终端为突破口,探索在广佛两地开展政务跨城通办合作,以求实现政务同城。

2014年,南海区政府与广东金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政务服务一体化自助服务终端“市民之窗”进入广州荔湾区。“市民之窗”自助终端在荔湾区开启了广佛两地政务通办之旅,广佛两地市民可通过“市民之窗”办理佛山市及荔湾区的政务事项。

随后,实体大厅通办在南海与荔湾的共同努力下成为现实。2016年,双方攻克了异地办事路径、跨市体制障碍、审批标准不同、部门疑虑、群众适应等改革难题,在全国首创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在实体大厅跨城通办,在国内首次实现跨市政务服务的“一窗通办”。

南海探索政务跨城通办的合作没有止步于荔湾区。截至目前,该区已经先后与广州荔湾区、白云区、花都区番禺区南沙区实现跨城通办,共推出10批超1000项通办事项。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全年,“市民之窗”自助终端在广州全市的业务量为19.2万笔。

南海区副区长陈绍文表示,广佛两地跨城通办有力推动了两地之间企业投资便利化,节约了几十万“广佛候鸟”办事的时间和成本,有力助推广佛同城化。

创新两地协同发展新兴产业

“广佛跨城通办极大地便利了两地的创新创业活动,使广佛同城上升到创新同城的高度。”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黄志豪说,南海希望能够为更多的投资者服务,并为广大创新创业者提供发展的平台。

今年,广州白云区与南海进一步达成共识,双方将协同发展佛山南海电子信息产业园和广州白云湖科技数据创新城,并联合逐级申报省级和国家级粤港澳大湾区重点项目和广佛同城合作示范项目。

位于南海里水镇的南海电子信息产业园占地23.8平方公里,将重点发展大数据、互联网以及新一代的电子信息产业。目前,该园区已启动基础设施建设,下半年将准备启动生态共享区的建设。

里水镇镇委书记谭艳玲表示,希望进一步加大广佛产业的协同发展合作力度,两地联手推动两个园区的整体规划和发展,将其打造成为重要的创新平台之一。

南海电子信息产业园只是广佛创新同城的一个缩影。可以预见,广佛两地将根据自身优势,协同创新发展,佛山承接广州溢出的创新资源,而广州则可运用佛山的深厚制造业基础,实现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和落地。

佛山市副市长邓建伟表示,广佛应发挥强强联合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快广佛同城化建设,引领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参与国际合作,佛山也需将优化营商创业环境、挖掘经济发展潜力作为行动目标来推进。

撰文:李慧君卢浩能黄逸豪李欣汤晓薇南宣南政数宣

编辑统筹:李江萍

新闻推荐

科达洁能分享拓展非洲市场经验 “走出去” 要着眼全球制造

佛山日报讯记者吕嘉怡、王晓丹报道:昨日,佛山国际陶瓷装备与材料展览会还举办了“2019中国陶瓷"一带一路"合作峰会”主...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佛山南海:数据赋能探索政务“湾区通办” 智能自助服务终端落地港澳,港澳市民可远程办理珠三角业务)


 
频道推荐
  • 退休民警张毅刚: 退休前一刻还在“破小案”
  • 顺德机动车智能审核系统上线 车辆年检还要排长龙?10秒搞掂!
  • 广东省纪念第50个世界地球日活动将在佛山举行 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
  • 美食打探茶? 喝茶?春日里你该吃茶!
  • 企业加入“博物馆之城”建设 东鹏明善博物馆开放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