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是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三水人过端午节,有七大习俗依然保留着,你全都知道吗?
划龙船
自古以来,珠江三角洲的越族人以水为生,划龙船是一项水上竞技活动,也是娱乐活动之一。每到端午,三水各地都有不少民间举办的龙舟赛。
洗龙舟水
据说,如果孩子们在端午节当天洗过龙舟水,都会健健康康,白白壮壮。成人洗过能身体健康,眼睛明亮。
吃粽子
这一习俗和屈原有关。相传屈原投江,老百姓们怕屈原的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用竹筒装好米食投入江中,后来演变成用竹箨、竹叶包好投入江里喂鱼、虾,它们吃饱了,就不会咬屈原了。
吃五色粥
把白豆、黑豆、红豆、绿豆、赤小豆这五种颜色的豆子一起熬成粥,有清热除湿、健脾的功效。一般中午拜完龙舟后,大家除了吃粽子外,都会吃五色豆粥。
放艾叶挂菖蒲
岭南地区气候温湿,人们会在端午时节贴午叶符,门头上挂艾叶用以辟邪,烧艾叶其味芬香,还能通九窍。放艾叶的同时,还有一些地方会挂菖蒲,喝雄黄酒。
小孩挂香包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有避邪驱瘟之意,还有驱虫驱毒功效。用块小布,往里面塞棉花,放些沙姜粉、香术等草药,缝成“小童抱金瓜”或者绣成“寿桃”“菱角”等图案。
号猪仔
过去医疗水平低下,大人们往往给小孩起个小名叫“猪仔”或“狗仔”等。到了端午节这天的中午12点钟,父母会在自己子女的眉心点一个红色的印记,是谓“号猪仔”,表明这个小孩是自己的,就不会生病夭折。
(佛山日报记者陈梦整理)
新闻推荐
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消息,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印发端午节吃粽子的消费提示。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指出,并不是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