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佛山日报记者丘媚
通讯员麦洁怡
最近一年多,“电子信息”成为南海区产业发展的高频词。在其“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中,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被视为重要支点之一。基于此,南海公布了自己的“小目标”,提出到2020年全区半导体和大数据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成为支柱产业之一。
布局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是南海在科技化浪潮下强化自身竞争力的关键举措。然而在宏伟的目标之下,南海仍有诸多现实难关需要攻克。为此,南海通过搭建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科创平台矩阵,链接中外优质科创资源,增强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于激烈的区域竞争中突围制胜。
提高本土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在佛山市香港科技大学LED-FPD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下称“工程中心”),一个蓝色“箱子”吸引了来客的目光。这款由中心自主研发的LED老化测试监测光衰实时监测系统,是LED企业开发产品的好帮手。“以前要预测产品的寿命,需要花费5000个小时做测试,很可能实验还没做完就已经有新产品出来了。”工程中心副主任谢育仁说,这款实时监测系统以更高的检测密度节省了时间,可将产品开发周期缩短四分之三,有助于企业快速占领市场。不仅如此,它还打破了以往欧美国家主导行业检测标准的局面。
工程中心是南海和香港科技大学合作共建的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科创平台。自2012年投用以来,该中心充当起本地半导体照明和平板显示产业发展的“引路人”,通过提供技术研发、外观实现、功能创新等一条龙服务,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如今中心已为900多家次企业提供服务,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南海本土企业。
工程中心是南海以科创平台助力产业升级的一个缩影。在科技化浪潮下,南海引以为傲的半导体照明产业正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向电子信息产业进阶成为其必由之路。为此,南海将电子信息产业纳入“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不仅出台政策予以扶持,还进一步强化科创平台的引领作用。
中国科学院EDA中心南海分中心作为南海引进的科创平台之一,在集成电路共性技术服务方面有着不俗的影响力。自建立以来,该中心致力于提供芯片设计与委托开发、网络化设计平台、检验检测、技术培训等服务,提升南海企业在集成电路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通过技术支持和技术交流,对本地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该中心副总经理杨军说,集成电路设计是亟待实现自主可控的关键领域,中心期待与南海乃至佛山企业一起努力掌握该领域的话语权。
搭起链接创新资源的“彩虹桥”
除了提供技术攻关和公共服务外,高端科创平台还承担着链接创新资源的使命。在这一方面,科大LED-FPD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很有发言权。
工程中心高级行政经理李杏华介绍,香港科技大学从2011年开始举办百万奖金创业大赛,经历年运作积累了良好的口碑和品牌效应。2018年,大赛开始在佛山设立分赛区,第一届就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72个项目参与。
在工程中心的牵线搭桥下,不少参赛队伍都携创意或项目在南海“安家”,为南海新兴产业发展添砖加瓦。
其中,佛山赛区二等奖得主中山市奥利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南海后,携手工程中心攻克UV-LED灯管模具的技术难关,至今已取得初步成果。“与普通的传统紫外线汞灯相比,UV-LED灯管具有高效、环保、耐用和节能等优点。”谢育仁说,UV-LED产业是半导体照明产业的发展新趋势,未来可广泛应用于消毒、医美和环保等领域,带动佛山传统的家居建材等产业转型升级。
除了科大LED-FPD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外,佛山市中山大学研究院、佛山赛宝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广东省半导体照明产业联合创新中心、佛山市南海区中科半导体技术转移中心等平台也发挥自身优势,通过举办论坛、技术交流会和提供培训等多种方式,促进本土产业与创新动能对接。这些科创平台,正在成为南海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
链接
南海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类创新平台
佛山市中山大学研究院
佛山市香港科技大学LED-FPD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佛山赛宝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国赛宝(佛山)实验室]
广东省半导体照明产业联合创新中心
中国科学院EDA中心南海分中心
佛山市南海区中科半导体技术转移中心
新闻推荐
以“城市狮山”之名 打响产业品质攻坚战 推动新旧动能转化,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狮山区域内聚集了广工大研究院等16个创新平台。戴嘉信摄最近几个月,佛山安捷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松璋每周都会从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