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9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推选结果发布,佛山市南海区再次脱颖而出,成为10个当选的县级城市(区)之一。而同时榜上有名的,还有距离佛山约700公里的湖南长沙,今年是长沙连续12年上榜“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要解码这里的幸福密码并不容易,有人说是橘子洲头的焰火,有人说是网红美食店的小龙虾,但如果问到当地人,“住得舒心”绝对是一个高频词。
以前破旧的危房被粉刷一新,狭窄的小巷铺上青石砖,曾经到处乱窜的电线被规整埋在地下,从家门口出发15分钟可以送孩子上学、到菜市场买菜、到社区公园散步,这些点点滴滴的方便构成了当地人的“小幸福”。这背后,是长沙以“市委书记一号工程”和“市长一号工程”两大工程作为支撑。
2018年前后,长沙先后推出了两大行动,一个是老城区有机更新,“让老城区更有长沙味,让老百姓更具幸福感”,乃“市委书记一号工程”;另一个则是“一圈两场三道”两年行动计划,在全市打造400个“15分钟生活圈”,建设停车场、农贸市场、人行道、自行车道、历史文化步道,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被称为“市长一号工程”。
为何两个“一号工程”都围绕着城市人居环境而展开。长沙给出的答案很简单:现阶段城市建设管理领域正面临着以“大拆大建”为主的外延式扩张,转向以“精明增长”为主的内涵式增长深刻的变革时代。但更深的潜台词其实是,城市幸福感提升了,人才就来了;人才来了,项目和企业自然也就来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佛山与长沙是两个相似的城市。接近的GDP,同样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产业主攻方向也很一致,佛山要打造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长沙则正全力打造国家智能制造中心。相似的基础,也使佛山的追赶并不困难。
其实早在2012年,佛山就已推出“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随后又继续进行“城市升级两年延伸行动计划”,2017年更以3000亿元的投入全面打响“城市治理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计划。如今在佛山这座以工业闻名的城市,已经可以随处感受到宜人气息。
如何进一步去提升城市幸福感?在长沙两个“一号工程”的实施背后,有两个秘诀,一个是“自下而上”,把群众工作贯穿到城市人居环境优化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把群众发动起来,把各种社会力量组织起来,凝聚各方智慧力量;另一个是“自上而下”,在全国首创城市人居环境局,建立全市优化城市人居环境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一套“组合拳”的打出,让长沙更便捷、更宜居、更有温度。而在佛山,“自上而下”的联席会议制度并不算新鲜,那么下一步,把城市治理浸濡到城市的每一条“脉络”、每一根“毛细血管”,形成“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新格局,或许正是持续打通幸福城市的密码。
新闻推荐
南海区政协解读《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政企合作的南海模式(征求意见稿)》推进乡村振兴新发展 探索政企合作南海模式
南海松塘村。南海区从六大方面着手,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南都讯过去“村村点火”的发展模式,在取得经济成就的同时,也给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