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讲员共商共制课件。
“原来在佛山南海区的老龄政策里,新市民年满60周岁,就可以申请老人证,享受社会福利。”“新市民积分入学的程序和申请途径是这样的,我终于弄明白了。”“原来去居住地的居委会,就能了解到相应民政惠民政策的信息,申请途径还一点都不复杂。”……在南海狮山罗村,惠民政策“百姓宣讲团”推进一年了,从联系社区授课,到目前的课约不断,“百姓宣讲团”逐渐获得居民认可。百姓宣讲团的成员来自不同行业领域,有社区志愿者、教师、社工、在校大学生、会计、个体户等,覆盖罗村17个社区。他们以居民听得懂、看得明白的形式,讲解老龄政策、残障政策、新市民积分入学政策等,让居民知晓,及时享受政策红利。
问题:
部分新市民对惠民政策缺乏了解
随着佛山西站、地铁3号线的规划与建设,占据良好区位优势的南海狮山罗村,近年来楼盘小区不断落成,越来越多新市民定居于此。
然而,部分居民特别是老年人,对种类繁多的惠民政策却不甚了解。在罗村,这主要体现在:居民缺乏了解当地政策的途径,“新市民定居安家后,面临新的社会环境,难以完全通过自身渠道全面熟悉居住地相应法规、政策。”罗村社会服务联会的社工介绍。同时,有些居民对社区缺乏足够的理解和信任,“居民对社区开展的政策宣传工作,有时会产生误解,不配合。”
而社区层面也缺乏宣讲的志愿服务力量;村(居)因政府管理重心下移,本身承担的事务不少,在民生政策宣传“最后一公里”方面,力量相对有限。
培训:
精准训练每个政策的宣讲要点
针对部分居民对民生政策熟悉度不高,了解不够全面、准确的问题,罗村着力培育一个可承担社区宣讲教育、可协助解决民生问题、传播自治经验,提升社会组织解决问题能力的宣讲团。2018年11月,罗村百姓民生宣讲团成立,起初有30人报名。
52岁的宋清华,住在罗村状元社区,曾在南海中学教过书。去年11月,他在邻里中心微信群收到百姓宣讲团培训通知,报名后,参加了12月8日举行的开课仪式。第一节课是“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特别请来礼仪老师教我们,并且每个学员进行了1分钟展示,再听老师点评。”
谈起加入百姓宣讲团的缘由,宋清华表示,“可以重温教学时光,以前是教书育人,传播知识。现在同样是传播知识,不同的是,传授的是对民生政策的理解。除了可以通过培训提高自己的演讲水平与专业知识外,还可以将学到的成果运用到社区服务中去。”
60岁的严家连住在罗村状元社区,是一个纺织厂的负责人。他表示,除了政策宣传,加入百姓宣讲团,也可以多接触居民,增进邻里关系。
宣讲团成立后,一批积极、优秀和热心的社区骨干加入到宣讲队伍中,他们来自不同的职业,有教师、社工、在校大学生、会计、社区志愿者和个体户等。“罗村宣讲团训练营”项目分期展开,以培训百姓政策宣讲师。
在对百姓宣讲师培训方面,首先确定宣讲的政策类型,包括老龄政策、残障政策、慈善救助政策、新市民积分入学政策、物管法和防骗知识等。还共同制定社区宣讲课件,再精准训练每个政策的宣讲形式、流程和要点,熟练掌握相关道具的使用,用群众能懂的语言清晰传达政策表述的意思,在现场互动中帮助居民理解政策、运用政策。
准备:
讲稿被修改得几乎看不清原稿
来自居民百姓的讲师,懂居民的想法,能快速与居民建立亲近关系;说居民听得懂的语言,能与居民顺畅沟通交流;能用居民看懂的宣讲形式,吸引居民目光。真正站上社区的讲台,百姓讲师们总会进行精心的准备。
严家连说,在宣讲团培训阶段,就思考把政策讲得直白些,让居民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政策制定是严谨的,政策文件也是专业用语,如何转换成百姓语言最困难,我们不能随意用词。所以在共同制作课件阶段,常常在用词表达上与老师、同学们一起讨论,讲稿被修改得原稿都快看不清了,还担心自己理解政策文件不够透彻,现场如果紧张时,语言不够清楚,居民无法理解或产生误解。”
“比如如何辨别冒充公检法的诈骗,刚开始我自己也不清楚公检法文件正规的发布方式,如果未接受过培训和学习,说不定自己也会上当受骗。”严家连表示。
登台:
避免讲解冷场需要加强互动
2019年6月5日,宋清华参加了下柏社区举办的“老龄政策专题”宣讲,宣讲课件按培训老师提供的素材与资料,结合自己的实际整理,再经多次修改后定稿。上台宣讲时,宣讲师会与其他组员密切合作。“比如讲到老人证的时候,组员及时举起贴有老人证图片的牌子,让居民更直观地看到所讲的内容。当天,有50多位居民参加,听得都很认真,还有不少人提问。”
讲到宣讲中的难点,宋清华表示,“主要是对自我的挑战,因为每次的听众都不同,这就意味着,即使是同一个主题,每次的宣讲都要有不同针对性。”
他还担心在讲解中冷场,“你不可能自顾自地一直讲下去,否则听众要打瞌睡,这就要想办法互动。比如老龄政策宣讲,刚开始自我介绍时,台下比较吵,我就拿出一张黄色的老年优待证说,我有这个,你们有没有?现场突然静下来,有人认识,说你这么年轻怎么有这个证(其实这个证是我母亲的),然后我就说,这个证当然不是我的,我今天来是要跟你们讲讲这个证有什么福利、有什么好处。”后来,大家就有兴趣听了,还不时提问。
43岁的陈百赞,在狮山镇罗村状元社区居住5年,是一名职业的礼仪老师。他谈道,尽管自己是职业的礼仪老师,成为社区政策宣讲讲师还是第一次,因为课堂是开放式的,居民来自五湖四海,语言不一,理解能力参差不齐,讲起来还是比较困难。“比如我是说普通话的,现场有听不懂普通话的,只好找工作人员当翻译。”
据悉,罗村惠民政策主题宣讲开展以来,与社区、小区楼盘、行政职能部门、公益爱心商企等合作开展宣讲服务,通过体验式、互动式、情景模拟等方式,开展15场社区巡回宣讲,服务近800人次。
采写:南都记者 刘军艳
通讯员 陈曾悦 刘春艳
建议
搭建移动电子显示屏
播放课件
罗村百姓宣讲团目前有核心成员15人。在进一步推进宣讲团发展方面,他们也提出了建议。宋清华说,群众需要政策宣讲,希望能将百姓宣讲团持续开展下去,让更多人受惠。“不过,社区、小区这么多,一个地方去一次,跟群众难以建立较为深入的关系和印象,希望能加深与其他社区群众的联系。”
“因为社区宣讲大部分是在户外白天时间开展,建议搭起一个移动电子显示屏播放课件、视频、音乐等,效果会好很多。”陈百赞表示。
廖翠萍在狮山镇朗下社区做社工2年,也是宣讲团的成员。她建议,多推出贴近百姓生活的主题宣讲以及培训,提升讲师团的整体宣讲能力。
据介绍,罗村百姓宣讲团还将在成员的筛选-培育-考核-晋升-激励等方面继续完善,同时筹划更多的惠民政策宣讲主题,选取居民百姓最关心的利益问题,设计惠民政策课件,提升惠民主题内容的全面性。此外,项目资金方面,因资助方是政府,运作资金来源单一,还希望能拓宽资金渠道。
新闻推荐
西樵:培育新型产业平台 促进高质量发展 拟建五大连片村级工业园,加快引进与培育新兴产业
山城相依的西樵镇。刘世辉摄西樵镇围绕重点行业开展环保、安全生产和消防等专项整治。受访者供图佛山·西樵伟安科创园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