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18时,消防队员正在扑灭上三台村一处山火。/佛山日报记者吕润致摄
12月5日下午,一场突如其来的山火在高明凌云山肆虐蔓延。
山高林密、地形陡峭、风力强劲……面对汹涌复杂的火场形势,各级各地消防力量、武警部队、公安干警及民兵预备役部队迅速集结,逆风而行,向山火发起一次次冲锋。
在这些救援队伍中,有人匆匆告别即将临盆的妻子,有人取消回家筹备婚礼的假期,有人连续在一线奋战5个昼夜,他们面对火情,义无反顾地向火而行。
消防队伍:迅速奔赴火线全力控制火情
“高明凌云山突发森林山火,情况紧急,速派增援!”6日中午12时,佛山市消防支队禅城区大队二中队突然响起一阵急促的警铃声。副中队长刘祖航迅速登上战车,带领6名队员火速增援高明。他没想到的是,这场灭火战斗一打就是96个小时。
当日晚间,凌云山附近风力骤然增强,原本已经扑灭的明火瞬间复燃,火借风势不断向外蔓延。刘祖航立即带队进入战斗位置,并铺设300米水带干线,但由于起火范围过大,灭火的速度始终追不上蔓延的速度。
“大火就在眼前烧了起来,水枪能喷射的距离有限,我们只能不断靠近起火点,让水枪覆盖起火范围。”消防队员曾钰卿介绍,由于离火源太近,高温好几次将水带烧穿,消防队员们只能沿着坡度较陡的小路来回奔跑,重新铺设水带。“凌晨天很黑、路也很陡,小路只有三块砖那么宽,有队员不慎掉入被树叶遮挡的小坑内。”
面对凶猛火情,消防队员始终没有后退,经过近两个小时的鏖战,任务地段的明火终于被扑灭。
同样接到增援命令的还有顺德区容桂消防中队政治指导员潘培松。在他接到增援命令的同时,也接到了妻子临产的通知书。“老婆,我要马上去高明增援,请照顾好自己和宝宝。”“好!注意安全!”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接通后两人仅仅说了两句话就挂掉了。
按照消防出警规定,白天接到指令后需45秒内出发,晚上需要在1分钟内集结完毕并出发,“医生说生产就在这两天,但情况紧急,容不得我跟妻子有更多的沟通和解释。”潘培松说,灭火是自己需要服从的第一指令,而且多年的灭火救援经验,可以为现场救火做些事情。
队伍抵达高明新台火点后,潘培松和队员迅速投入灭火战斗,此处火线长度近2公里,而且附近还有两座塑料加工厂。水枪灭火、喷水降温,潘培松和队友们对沿线的山林进行洒水润湿,防止飞火,全力堵截火势蔓延。但现场风向变换太快,随后赶来的桂城、乐从等消防队伍加入战斗,成功控制火情。随后,潘培松与队员们转战松柏村,又连续奋战了40多个小时。
在这次鏖战山火的战斗中,还有许多消防队员默默付出,无私奉献。市消防支队禅城区大队三中队中队长娄阳毅原计划8日休假回老家探望爸妈,接到警情后第一时间退掉了回家的车票;市消防支队高明区大队一中队灭火员蔡斌原计划回四川老家筹备婚礼,他加入消防队伍整整12年,原本这个月就退出消防救援队伍,但得知火情后,决定站好最后一班岗,并根据部署赶至凌云山。
民兵预备役:主动请缨进火场轮流值守防复燃
在灭火的最前线,一批身着迷彩服的队伍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就是民兵预备役部队。
5日16时50分,高明区人武部接到山火通报后,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启动应急预案,并由高明区人武部部长肖平带领先遣组,火速赶往现场了解火情,研究扑救措施和兵力部署。与此同时,值班室迅速通知各镇街召集民兵森林防火分队队员,准备装备器材。
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当日18时41分,高明第一批民兵森林防火分队队员80人和装备器材在凌云山水库附近集结。20时40分,高明民兵森林防火分队150名队员全部集结完毕,并按照指挥部统一部署,开展开挖隔离带、铺设水带等工作。6日凌晨1时,高明区人武部再增派200名民兵应急队员参加救援。午后,一线的民兵人数达到了450人。
在这过程中,高明区人武部干部职工、专武干部和450名民兵坚守一线,哪里有火星复燃,就迅速展开扑灭。高明专武干部伍伟军因连续战斗、休息不足,身患感冒,嗓子沙哑,但依然坚持在灭火一线。中间有几次山下送饭上来,他本人都坚持等火势变小、被扑灭后再吃。“因为要守着火线,害怕猛风吹过来,很容易引发第二次山火,迟些吃饭也无所谓,我们是在保卫自己的家园。”谈到原因,伍伟军这样回答。
大雪节气过后,凌云山上,晚上寒风刺骨,温度只有几摄氏度。许多民兵们因为出发紧急,身上只穿一两件薄衣服,守夜成为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但民兵曾东武却踊跃申请上山守夜,换下体力透支的战友。他在微信朋友圈用“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山上火再燃”来鼓励战友。
与此同时,禅城区人武部先后集结了350名民兵驰援高明。在这场115小时的鏖战山火中,禅城民兵共清理明火点和暗火点150处,成功扑灭16处即将扩散的明火点,圆满完成指挥部交代的任务。
身为退役军人的林景阳就是禅城民兵救援队伍的一员。而就在接到任务之前,云浮老家的爸妈已经给他安排了7日的一场相亲。6日下午,正在公司执行消防巡查任务的林景阳接到增援通知后,只穿了一件迷彩服便迅速赶到禅城区人民武装部集合,前往高明增援。原本的相亲计划被迫取消。
“现场地形复杂,树木杂草繁多,几乎没有可以前行的路,我们只能拿着镰刀斩断藤蔓,开出一条路。”林景阳和队友们作为“开路先锋”登上凌云山北面,靠着一把镰刀、一把铁铲……在没有绳索、装备不齐全的情况下,他们用最简单的救援装备,及时扑灭了一个又一个明火点。当父母得知儿子身处火场一线时,林景阳只是报了个平安便继续投入救援。“军人,就要退伍不褪色,哪里有需要我们就往哪去。”林景阳说。
面对复杂陡峭的地形,民兵预备役队伍不怕苦、不喊累:南海区狮山民兵团,在上三台附近的陡峭山路上,将一袋袋超过70斤重的消防水带,用肩扛手抬的方式,运送到救援前线;顺德民兵刘冬冬推迟了原定于7日举行的婚宴,以一名共产党员和退役军人的身份主动申请加入第一批支援队伍;美的集团应急民兵分队分队长刘伟早前手部受伤,但接到命令后,立马回来集结,坚持带伤上阵。
公安民警:疏散转移村民确保救援有序
从6日到达火场至8日返回驻地,这期间,高明西江新城派出所南洲警务室警长伍建全一直坚守火场,带领警务室10名警辅人员,连续战斗长达40小时。
在这个过程中,伍建全带领队员成功扑灭蔓延至山脚民居附近的22处火苗点,对受山火影响的凌云山脚何村水库、盈香生态园、中铁十二局、新庄村、开庄坑山火点附近旅游景点、农庄、工地、花场、厂企、耕养户以及南洲村委会何村、冼村商店等地人员进行疏散,成功将632名群众安置到指定安全区域。
“下山休息时,打开手机才发现家人打来的多个未接来电和微信留言。”伍建全说,原来从6日下午开始,伍建全因忙于扑救和疏导工作,再加上山上信号微弱,无法接听家人电话和回复微信。
利用休息的间隙,伍建全给妻子回复微信“报平安”。很快,他看到妻子发了一条暖心朋友圈:“你的负重前行给我们岁月静好,今晚继续煲汤静待你归家”。看到这条朋友圈后,伍建全眼睛湿润了。“很感动,真切感受到家人对我工作的支持。”伍建全表示,应急救援是人民警察的职责,现在山火扑灭,没人员伤亡,人民群众的财产也保住了,这几天的辛苦感觉很值得。
来自禅城区张槎派出所社区中队的辅警朱海泉也参加了此次灭火战斗。12月8日,正在休假的朱海泉接到紧急集合命令回所待命,天还没亮就随队出发前往高明参与灭火救援工作。
在凌云山灭火战斗中,他始终带头冲在前面,协助民警开辟道路。每发现一处火点就及时报告,并且立即用手上的工具进行扑灭。其间,由于火场情况紧急加上温度高,朱海泉汗水湿透衣裤也无暇休息饮水,导致中暑。在同事的帮助下,他仅进行短暂休息后,便再次投入灭火战斗中。截至9日,朱海泉个人共排查和扑灭暗火点18个。
在高明凌云山发生山火后,佛山市公安局协调省公安厅出动警用直升机,特警、交警等多警种参与救援。12月7日,市公安局从市局机关、各分局(除高明分局)抽调近千名警力赶赴现场,配合清理过火山林,扑灭残余火星,防止死灰复燃。截至8日21时,全市累计出动警力超4000人次,疏散周边村民1381人,保证山火周边区域治安状况良好有序。同时,全市交警共计投入警力1700人次,上路实施交通管制,全天24小时疏导受灾区域周边交通,确保救援物资、抢险车辆通行畅顺。
统筹/佛山日报记者路帅
采写/佛山日报记者李祥锐、陈志业、朱朝贵、郑佳乐、郑泽聪、周龙凤、宋世伟、谢文骏通讯员吴志文、余仕成、杨昱
新闻推荐
羊城晚报讯记者郑诚、通讯员陈思颖报道:12月9日上午,佛山市公安局南海分局举办的第二届“我最喜爱的南海人民警察”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