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海西樵镇江浦路沿街商铺,前段时间都多了一块印有二维码的板。城管执法人员发现问题,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及时了解“门前三包”信息,让商铺负责人在1小时内落实整改。
环卫工作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昨日上午,佛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下称“市城管执法局”)上线《对话民生》节目,与市民就环卫保洁、“门前三包”等话题进行交流互动。目前,“门前三包”主要存在主体责任不明确、取证处罚方面欠缺等问题。市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透露,为落实“门前三包”工作,下一步将采取科技手段加强监督,同时还计划纳入社会信用体系,构建激励和惩戒机制。
文/佛山日报记者岑雪莹
现状:
“门前三包”处罚力度较小
环境卫生问题一直以来都备受社会关注。截至本月初,12345热线共收到市民关于环卫方面的反映3448件,其中主要为厨余、生活两大方面。而厨余方面有关商家、店铺“门前三包”落实不到位的情况突出。25%的市民反映,有的商家没有保持环境整洁。42%的市民反映曾经遇到很多随地扔垃圾等不文明现象。同时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宠物卫生问题也是一个投诉点,有关宠物卫生方面的投诉也因此上升了5个百分点。针对以上情况,14%的市民建议这些问题长期找人跟进,相关部门需要加大防治力度。
“门前三包”主要包括保持市内市容整洁、保持责任区内环境卫生整洁以及按照规定设置环境卫生设施等三个方面。谈及“门前三包”情况,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邓政明坦陈,目前有一些单位、店面“门前三包”的责任主体不明确,在店门口随意堆放、倾倒污水、垃圾等,缺乏主人翁意识。此外,“门前三包”在取证方面对责任人的处罚力度比较小。
破题:
运用科技手段动态管理
针对“门前三包”存在的问题,城管执法部门也通过科技手段、完善机制等方式破题。
自今年8月起,西樵城市管理部门逐步与各类“门前三包”责任主体签订“门前三包”协议,将商铺营业执照电子照、负责人联系方式等基础信息通过信息系统建立电子档案,并制作成“身份二维码”统一张贴在门前固定区域。
南海区西樵镇党委委员栗稳介绍,针对责任不清的问题,首先对“门前三包”的责任区域划分进行了优化,结合现场环境进行责任区域划分。随后,引入“二维码”,让“二维码”成为店铺身份标识贯穿在“门前三包”的整个管理工作中。管理模式方面,除了明确工作目标、步骤、责任分工和奖惩机制,还开通西樵“门前三包”微信小程序。工作中,文明劝导员、执法人员发现商户存在“门前三包”问题后,通过小程序和短信即时将问题推送给负责人。市民也可通过这个微信小程序了解城市管理的动态。
对于“门前三包”,市城管执法局市政环卫科科长张泰生举例说:“就是领自己门前的一亩三分地,以后或将引入诚信手段来进行管理。”
邓政明指出,城管执法部门将采取科技手段加强对“门前三包”工作的监督,还计划纳入信用体系进行联合惩戒,构建激励和惩戒机制。
新闻推荐
南海区狮山镇罗村朗沙社区为出租屋上墙“宜居标色牌” 亮出“红黄绿”治理“老大难”
“宜居标色牌”上,分治安、消防、卫生三栏,每栏用红、黄、绿三色分别标注其优劣程度。佛山日报讯记者黄文婷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