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江二中举办校园科技艺术节暨星级学生才艺展示活动,让学生展示才华。
近年来,南海区桂城街道公办、民办学校齐头并进,生源竞争尤为激烈。然而身处其间的桂江第二初级中学,办学十几年来,交出了一张张出彩的成绩单。2018年中考,该校考出全市公办初中唯一一个屏蔽生,2019年再次整体呈现“高位稳进”态势,19名学生考进石门中学,超过50%考生考上南海区重点高中。亮眼成绩的背后,与学校实施多年的“星级多元”特色学校建设息息相关。“通过走特色化发展路线,桂江二中已逐渐从传统应试教育之路,向重视学生"多元"实践创造能力的新时代教育之路前进。”桂江二中校长范志炯说。
理念
“星级多元”办学
促进人人成“星”
原桂江中学于2001年7月12日正式分为桂江第一初级中学、桂江第二初级中学。这就是桂江二中的由来。
近年来,随着实验类学校崛起,公办类初中生存空间被挤压,优秀生源流失;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源的多样性和学生生活环境等因素带来的变化,给学校提出了迫切变革的要求。
为此,桂江二中从2013学年开始逐步摸索“以培养星级学生”为重点的学校管理模式,最终凝炼为“星级多元”的办学特色。在此理念下,桂江二中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能力和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在鼓励“全才”的同时,为“红专”学生创建发展的舞台。
“星级多元”理念首先体现在“多元评价”体系的形成。这一评价体系改变以往的单一学习成绩评价,把立德树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作为依据和出发点,充分考虑“多元”因素。
其次还体现在“多元发展”上。桂江二中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优势智力领域,既为适应传统学校教育的学生提供展示空间,挖掘在“听说读写识记算”等方面有不同潜能的学生,同时为学生搭建艺术发展平台,使传统教育下所谓的“后进生”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
范志炯介绍,如今“星级多元”办学理念已融入学校的办学血液中,目标是把学校建设成各具智力特点、智力表现形式、学习类型、学习方法和发展方向的可造就人才的聚集地。
教学
把课堂还给学生
把教研还给老师
虽然近几年桂江二中的成绩“高位稳进”,但事实上,该校学生的入学起点仅处于桂城街道的中位水平,经过三年提质增效,创造“低进高出”的奇迹。“四主三元”高效课堂模式的实施,便是该校生源“低进高出”的保证。
“四主”指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思维为主线、以发展为主旨;“三元”指通过“流程”“空间”“目的”三个维度优化教学结构。“这一模式下,教师在课堂上"精讲善导巧练",让学生走出传统的"满堂灌"课堂,主动思考,掌握学习方法,实现自主学习。”桂江二中郑副校长介绍。与此同时,针对学生学习能力不一的问题,学校在高效课堂的基础上强调因材施教、分层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主三元”课堂模式的实现有赖于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为此,桂江二中全力实施“强师”工程。比如,年级扁平化管理使老师们告别“会务缠身”,从而有更多精力投入到教学教研中;优质课比赛、说题竞赛的开展,鞭策青年教师以赛促练,也让经验丰富的教师进一步成长。今年9月,桂江二中物理科组梁金荣老师荣获第二届广东省初中物理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佛山市第一名,并代表佛山市征战省赛。
学生亦表现优异,该校曾培养出南海区中考状元及多名单科状元。全国化学竞赛获奖人数连续8年稳居佛山市各类学校前列,全国英语、物理能力竞赛成绩亦名列前茅。
课程
整合校内外资源
发展个性化教育
在桂江二中,逢周三下午第三四节课是校园最欢乐的时候。只见初一二年级的学生们兴高采烈地“走班”上课:动画制作、七星螳螂拳、魔方、小制作与小发明……这便是桂江二中的“星彩教育”校本课堂。由于是自主选课,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格外高涨。
公办学校开设校本课程,最大掣肘是师资与场地设备,桂江二中亦不例外。为此,学校让老师们各显身手,在这里可以看到政治老师教爵士舞、数学老师教写诗、语文老师教信息技术;其次,学校还跳出校门,借力家长资源、社会资源将课程办得丰富多彩。学校还组织田径运动会、GBA班际篮球赛、科技艺术节暨星级学生才艺展示等校内外活动,创造机会让学生广泛地参与实践。
学子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桂江二中在名校林立的各项比赛中屡获佳绩:近年来,该校在桂城街道校际辩论赛上夺魁;南海区器乐比赛获金奖;南海区中学生诗词大赛获一等奖;连续三届荣获南海区“书香伴我行,好书我推荐”活动特等奖;女足近5年街道赛获3冠军2亚军,男女足队员曾晋级南海区足球决赛……“让每一个学生在桂江二中都能出彩,是我们永远的初心。”范志炯校长和接受采访的一众老师如是说。
文/佛山日报记者林舒
图/学校供图
新闻推荐
2019世界5G大会的展厅里,参展商为观众介绍5G应用。新华社发■粤见5G——广东5G产业深调研③上周末,广州宝能国际体育演艺中...